焦伟:"三位一体"打造聊斋文化新名片

[打造淄博历史新"名片"][纪念馆、研究会、学术刊物三位一体"合力"发展][聊斋故事深入人心][推动聊斋文化"走出去"][加强文化交流]

  • 蒲松龄画像与他的四枚印章

    蒲松龄画像是蒲松龄纪念馆馆藏中的“镇馆之宝”,系国家一级文物。康熙五十二年(1713)九月,蒲松龄七十四岁时其...

  • 朱月宁:中英双语浓情讲述聊斋

    朱月宁, 2013年初于英国卡迪夫大学硕士毕业,如今已在蒲松龄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近三年。提及讲解工作,朱月宁的脸...

  • 蒲松龄纪念馆工作人员回答网友

    7月16日上午,淄博市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

  • 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

    蒲松龄纪念馆是在蒲松龄故居的基础上,于1980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的,目前拥有七个院落、八个展室,占地面积5...

正在直播
2015-07-16
  • 09:34主持人

      山东新闻第一网,淄博网友生活圈。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看到的是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网友们可以登录淄博大众网、淄博大众论坛、淄博大众网微信微博,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等互动平台来进行提问,网友们也可以拨打大众网的热线电话0533-2868222来与我们的嘉宾进行互动交流。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嘉宾是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焦馆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文博工作专题采访栏目。

  • 09:33焦伟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和大家进行交流。

  • 09:33主持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先生对《聊斋志异》非常形象的评价和褒奖。《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老先生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小说家、文学家,蒲松龄纪念馆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的文化名人纪念馆,首先,请焦馆长对蒲松龄老先生和蒲松龄纪念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 09:32焦伟

        好的。作为淄博市唯一一位产生世界级广泛影响的文化名人,相信各位网友对蒲松龄都有所了解。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明崇祯十三年,也就是1640年出生。他自幼勤于攻读,文思敏捷,19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山东学政、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然而,此后却屡试不中,直到年逾古稀,方援例取得了个“岁贡生”的功名。

      蒲松龄的一生大体是在读书、写书、教书中度过的。三十一岁时,蒲松龄应同邑进士、时授江苏宝应县令孙蕙之聘南游做幕僚一年,这是他最远的一次游历。四十岁时进入本县毕家坐馆教书。毕氏在明末是显赫的官宦之家,馆东毕际有清初曾任江南通州知州。蒲松龄一面教毕际有的孙子们读书,一面代馆东写书札,应酬贺吊往来,宾主相处十分融洽。此时,蒲松龄生活安适,受到礼遇,有东家丰富的藏书可读,良好环境条件使他能安心创作《聊斋志异》及其他著作。他在毕家整整待了三十年,七十岁方撤帐归家,清康熙五十四年,也就是1715年逝世。今年恰是蒲松龄诞辰375周年、逝世300周年。

      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年轻时就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1679)春,他将已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且撰写了一篇意蕴深沉的序文——《聊斋自志》,自述他创作的苦衷与孤愤。此后,他在毕家坐馆的日子里仍然执着地写作,直到年逾花甲,方逐渐搁笔。《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大半生陆续创作出来的,是他毕生心血和才华的结晶,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堪称我国历史上的一座文学高峰,自刊刻出版以来即在海内外广泛流传,蒲松龄也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纪念馆是在蒲松龄故居的基础上,1980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的,目前拥有七个院落、八个展室,占地面积5000多平米,展厅面积600多平米。2006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保护遗址还有柳泉和蒲松龄墓园。我们的主要职能是:保护历史文物,弘扬聊斋文化,接待中外游客,开展学术研究。成立了蒲松龄研究会、蒲松龄研究所,主办有全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聊斋学研究专业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目前已建成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的名人纪念馆,成为淄博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是展示淄博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的窗口和名片。蒲松龄纪念馆先后获得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社科基地、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要深入了解我们馆,各位网友可以注意这些表述:

      我们是全国屈指可数的既有故居又有研究会和全国核心学术期刊的文化名人纪念馆。《蒲松龄研究》季刊实现了与山东大学文学院合作办刊,改版扩版后,聘请国内外23位专家学者成立学术顾问委员会,在聊斋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我们是地处乡村基层却在讲解接待工作中创出全省一流水平的纪念馆。讲解员在全国、全省以及全市比赛中多次取得骄人成绩,开办有英汉双语讲解,年讲解近4000场次。张晓在全省讲解员大赛中夺得了冠军,成为山东金牌讲解员。

      我们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珍藏有纪念人物生前画像和手稿手迹的纪念馆。蒲松龄是留有手稿和手迹最多的古代著名文学家,为人们了解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历程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

      在此,欢迎各位网友来纪念馆参观,聆听一代文豪的生平故事,体验鬼魅狐妖的艺术世界!

  • 09:32主持人

      焦馆长的介绍使广大网友对蒲松龄老先生和蒲松龄纪念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焦馆长,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咱们蒲松龄纪念馆的馆藏情况以及目前的展览情况?

  • 09:31焦伟

        为了充实馆藏、丰富展览,我们一直坚持通过各种渠道征集文物资料,使我馆藏品由原来的不足百件,发展到现在的一万三千多件。其中,有蒲松龄画像、手稿、印章以及蒲松龄用过的器物、文石等,许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蒲松龄著作版本百余种,其中较为珍贵的《聊斋志异》旧刻本有清乾隆五十年杭州陈氏开刻“青柯亭开雕”《聊斋志异》16卷本、道光三年知不足斋原本《批点聊斋志异》等;有英、俄、德、日、韩等多种外文版本;另外还有历代改编的白话聊斋、连环画册、戏曲影视剧本以及聊斋学研究的论刊、专著等。特别是还征集保存着一大批现当代文化名人、书画名家题咏蒲松龄的书画作品,如郭沫若、老舍、田汉、叶圣陶、胡厥文、王昆仑、刘海粟、俞平伯、李苦禅、黄胄、丰子恺、赵朴初、阳翰笙、吴作人、启功、周而复等都曾为我馆挥毫泼墨,留下脍炙人口的作品。

      在这些藏品中,最为珍贵的是我们的“镇馆之宝”——蒲松龄画像。康熙五十二年(1713)九月,先生七十四岁,四子蒲筠请江南著名画师朱湘麟为他画像。该画像绢质立轴,高258厘米,宽69厘米。画面上的蒲松龄,身着贡生礼服,正襟端坐,手捻胡须。该画像原由蒲氏后裔珍藏,1954年捐献于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这幅画像可以说是先生与画师共同创作,上有蒲松龄亲笔题跋两则,跋后钤有六枚印鉴。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留有肖像画的很少,这幅画像让我们目睹到了先生生前的风采,成为后世景仰缅怀先生的载体标志。

      蒲松龄纪念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陈列展览体系。主要有:

      聊斋复原陈列。聊斋原有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一间,聊斋正房是蒲松龄出生和去世的地方。堂屋正厅是蒲松龄会客的地方,东间是蒲松龄的卧室,西间是蒲松龄的书房,砖铺地、竹为棚,古色古香。陈列着先生画像和郭沫若题写对联以及先生在西铺坐馆时使用过的名石和部分家具。2014年,我们对东厢房进行了复原改造,真实还原了清代农民的生活场景。

      生平展览。以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橱实物,详细介绍了蒲松龄生平的几个重要阶段,如童年、结“郢中诗社”、南游、设帐“绰然堂”、科场失意、为民请命、柳泉采风、魂归聊斋等。同时展出了从蒲松龄墓中出土的灯台、捻珠、酒壶、酒杯、耳挖、铜簪、铜镜等。

      著述展览。该展室主要介绍了蒲松龄著作的版本和传播情况,展出有《聊斋志异》手稿影印件、外文译著、研究性论著等共三十余种近百册珍贵文物和资料。

      聊斋故事彩塑展览。精选了《聊斋志异》中十个典型的故事,用我国传统民间泥塑的形式,将主要情节立体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人们直观地了解《聊斋志异》的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

      馆藏书画展览。新中国成立后,不少现当代文化名人创作了一大批题咏蒲松龄的字画题词作品。我们在加强保护的同时,采取周期轮流展出的方式,让观众领略名家风采。

      回顾关怀展览:该展室展出了一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我馆参观视察时留下的照片与墨宝。纪念馆建馆以来,已经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参观。

      聊斋影视厅:我们去年新上了具有先进放映设备的聊斋影视厅,使有关聊斋题材的影视、戏剧作品和聊斋俚曲得以在蒲老先生故居播放,成为宣传聊斋文化的重要形式,填补了过去陈列的空白。

      另外,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使各个院落保持了清代农家小院的原始风貌,茅草屋顶、青藤缠绕、叶绿花香,间有四块“山明水秀”太湖石点缀,别具一格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 09:31主持人

      正如焦馆长所说,老舍先生评价蒲松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老先生倾毕生精力,搜罗资料,潜心创作,成就了这本文学巨著《聊斋志异》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于《聊斋志异》所引发的聊斋文化现象,焦馆长,您怎么看?

  • 09:30焦伟

        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学术性。

      《聊斋志异》不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小说数量、小说构思、描写手段,都比西方顶级短篇小说家如契诃夫等博大精深,这是因为蒲松龄站在中国文化史的肩上,引用了从六朝小说到晋唐传奇,乃至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两千多种典籍而创作出来的,一部《聊斋》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聊斋文化就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聊斋志异》成书后,因家境贫寒,蒲松龄生前无力梓行自己的著作,先是以手抄本流传,主要有康熙年间的抄本,雍正年间《异史》抄本,乾隆年间铸雪斋抄本,以及二十四卷抄本等。到了乾隆三十一年(1766),由山东莱阳人、浙江睦州知府赵起杲与鲍廷博首次编刻了青柯亭本问世,收文425篇,《聊斋志异》得以广泛传播。以青柯亭本为底本做的注本、选本、评点本、插图本不断出现,到清代道光年间,《聊斋志异》风行天下,万口传诵,几乎家有其书。光绪时,出现了《聊斋志异》图咏本,《聊斋图说》尤为精美。青柯亭本出现后,模仿聊斋者渐起,大诗人袁枚的《新齐谐》、大才子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有可观之处,但无论思想境界还是艺术水平,都难与《聊斋志异》抗衡。清代白话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镜花缘》等也都有聊斋故事的传承与联系。同时,聊斋也成为各种艺术题材改编和再创作的丰厚土壤与脱胎母体,新中国成立前已有二十多个剧种改编的一百余出聊斋戏,建国后聊斋戏曲电影更是不计其数。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且是世界文库的东方瑰宝。最早的译文是美国传教士卫三畏于1848年在《中国总论》发表《种梨》和《骂鸭》,1887年日本出现第一部《聊斋志异》日文译本,到二十世纪结束已有英、法、德、日、俄等二十余种外文译本,有朝鲜、维吾尔、蒙古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译本在广泛流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当中拥有外文翻译语种最多的一部作品。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说:他故乡的蒲松龄最会讲故事,他是蒲松龄的传人。可以说,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人在听贝多芬《命运》,全世界每一分钟也都有人通过《聊斋志异》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马瑞芳语)

      《聊斋志异》丰富的精神内蕴与卓著的艺术成就吸引着国内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的品味与思考、评析与研究。 因此,人们习惯于将写鬼写妖、刺贪刺虐的各类文学作品归类于聊斋文化,把人神、人鬼、人狐之间的博闻趣事、把社会上发生的奇闻异事也靠向聊斋范畴,成为深刻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审美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聊斋学研究也蔚为大观,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们要通过保护、展示、研究、宣教等形式来传承和弘扬聊斋文化,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才能使它更加生机勃勃、影响深远。

  • 09:30主持人

      那么焦馆长,蒲松龄老先生除了《聊斋志异》传之后世之外,还有那些著作流传下来为世人所传颂?通过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 09:29焦伟

        蒲松龄的代表作是《聊斋志异》,但他的创作成就并不仅限于此。他一生“旁骛斜驰”,勤于写作,几乎涉及文学的各个门类。既在传统的诗文方面颇有建树,又在创制通俗俚曲上卓有成就;既孜孜不倦于大量内容广博的杂著创作,又写下了不少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科普读物。由此可见蒲松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品格和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

      最早的依据是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碑阴的著作表,后又有新的发现。我们一般说,其著作还有:诗集收录1056首、词集收录92阙、杂著文集10种、赋10篇、小曲9种、俚曲15种、戏3出,约计160多万字。可以看出蒲松龄是个勤奋的作家。

      作为一生生活在农村的文人,他既擅长创作文雅的诗词,同时受到乡野文化的熏陶,也会唱写俗曲。他的诗起自康熙九年(1670)秋南游登程经青石关之作,最后一首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除夕所作绝句,距其寿终仅22日。他的诗词题材广泛,不仅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描写田园风光、吟咏历史古迹、感慨身世、抒发个人情感、讴歌爱情以及酬唱吊贺之作。他的诗如他的为人,大抵都是率性抒真,质朴平实,贴切自然,从这里面可看出他平生的苦乐辛酸,也可看出他的伉直磊落的性情。他作为塾师,中年创作了《省身语录》、《怀刑录》等教人修身的书,晚年《聊斋志异》基本辍笔,转而热心为民众写作,表现出对民生的同情和对世人的关怀。一方面用当地民间曲调和方言土语创作出《妇姑曲》、《翻魇殃》、《禳妒咒》、《墙头记》等反映家庭伦理问题的十五部俚曲,另有《闱窘》、《钟妹庆寿》、《闹馆》等三部戏曲,寓教于乐;一方面又为方便民众识字、耕桑、医病,编写了《日用俗字》、《农桑经》、《药祟书》等文化普及读物。

      这里应当特别说一说的是聊斋俚曲。虽然说俚曲是淄川地区民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地方戏,但在唱段中却是要有曲牌的,如《银纽丝》、《耍孩儿》、《叠断桥》等,所以,俚曲属于规模较大的演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短凑的曲牌小唱段。这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必须为百姓而创作,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只有采取百姓熟知的方式,才能起到针砭、警戒的作用。故此,聊斋俚曲的创作,成为他后半生致力的主要文学形式。如今,聊斋俚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发扬光大,我们馆的名誉馆长蒲章俊先生作为传承人,目前正致力于这项事业,专辟戏场为观众演唱,为弘扬聊斋文化而不断努力。

  • 09:29主持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部以《聊斋志异》为题材拍摄的电视剧《聊斋》搬上荧屏,该电视剧荟萃了多个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生动故事,个个都深入人心。那么焦馆长,除了电视剧《聊斋》之外,还有那些戏曲和影视作品是根据《聊斋志异》改编而来的?

  • 09:29焦伟

        自《聊斋志异》成书以来,就不断地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从各种地方“聊斋戏”到现代“聊斋”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以及其他艺术形式。蒲松龄就亲自改编过自己的作品,如俚曲《墙头记》。这其中,对《聊斋志异》的传播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清代以来当属文人改编的“聊斋戏”,在现代当属各种“聊斋”影视剧。

      自乾隆三十三年(1768),钱维乔将《阿宝》改编成戏曲《鹦鹉媒》,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聊斋”故事始终是戏曲改编者所青睐的,几乎每个篇目都被搬上过荧屏与舞台。据有关资料统计,《聊斋志异》被改编为不下四十种剧种,超过三百多出戏曲。如京剧中有《西湖主》、评剧中有《花为媒》、滇剧中有《洞庭记》、秦腔中有《十王庙》等。

      在山东地方戏中也出现了不少“聊斋戏”,如五音戏中有《胭脂》,吕剧中有《姊妹易嫁》,山东茂腔中有《花灯记》,柳琴戏中有《瑞云》,山东梆子中有《王者》等等。

      “聊斋”影视题材作品改编创作,第一阶段集中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1922年,商务印书馆影片部拍摄了第一部“聊斋”题材电影——《清虚梦》。这部电影是根据《聊斋志异》中的《劳山道士》改编,也是中国第一部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先后拍摄了41部聊斋电影,17部电视剧,掀起一股聊斋热。这一时期是港台聊斋改编电影大放异彩的时期,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最为知名者如导演胡金铨根据《侠女》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当年法国嘎纳电影节综合技术大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世界三大电影节奖;至今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根据《聂小倩》改编的《倩女幽魂》,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也是这一时期香港聊斋热的代表作之一。1979 年,由香港导演鲍方执导的影片《画皮》引入内地,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许多观众至今仍是记忆犹新。电视剧以1986 版《聊斋》最具的代表性,原汁原味的展现了《聊斋志异》的整体风貌,是影响最大的电视改编作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聊斋”故事更为电影电视改编者们喜爱,并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这些改编作品风格更加魔幻、故事改动幅度更大,甚至只是借聊斋的名义来演绎全新的故事。据不完全全统计,至今已拍摄电影43部、电视剧22部。网友们看到的电影如《倩女幽魂 》、《聂小倩》、《连琐》、《娇娜》、《画皮》、《画壁》、《画皮II》等;电视剧如《人鬼狐》、《聂小倩》、《花姑子》、《聊斋奇女子》、《聊斋新编》等。由于直观形象、受众更多,影视剧的改编创作也为弘扬聊斋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 09:28主持人

      蒲松龄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物保护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那么焦馆长,请您谈一谈蒲松龄纪念馆的文物保护工作。

  • 09:27焦伟

        这是我们的首要职能,我们正致力于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动编制总体保护规划。省市文物局、蒲松龄纪念馆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编制了蒲松龄故宅保护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现已获得国家文物局修改性批复,我们将积极做好规划修改上报立项工作。文化事业发展、文物保护利用不等同于旅游开发,历史上由于缺少蒲松龄故居与整个村落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蒲松龄故居周边的整体环境不容乐观。随着旧村改造,周边新的土建格局和特点已经形成反差,造成古村落风貌的遗失,编制实施保护规划十分紧迫。

      二是始终高度重视安保工作。更新了监控系统,实现安保系统升级。结合可移动文物普查,对文物库房进行了分类整理,克服困难对馆藏文物做了尽可能保护。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消防、安全档案和制度,突出抓好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不断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一直保持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的良好记录。蒲松龄故宅消防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进展顺利。

      三是积极实施展览陈列改造工程。2014年,投资50万元,完成了陈列改造一期工程,重建著作展室,新上聊斋影视厅,完成对聊斋东厢房的复原改造,真实再现蒲松龄当年家居生活场景。新的著作展室和聊斋影视厅大大地丰富了展陈内容,改善了故居的陈列展示环境,提升了馆藏保护水平。今后还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实施展陈改造,保护好我们的文物展品。

      四是坚持“修旧如旧”和整体保护的原则,做好故居修缮保护。包括对故居院落外墙进行修补粉刷,房顶茅草进行修补更换;各展室房顶做防水处理;对整个院落青砖地面进行修补,对院内古碑实行玻璃罩保护等。蒲松龄纪念馆不仅注意对故居建筑的维护,也积极筹措资金对故居周边环境进行修复性保护。对院外五棵古槐树进行防水加固处理,并设置了石质围栏;对蒲家庄的东西村门进行了修缮和重新粉刷等,营造了良好参观环境。

  • 09:27主持人

      通过我们前期的采访了解到,蒲松龄纪念馆除了担负保护历史文物,弘扬聊斋文化,接待中外游客的职责外,几十年来更是立足自身建设,坚持学术研究,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优势发展机制,并获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焦馆长,目前现状是怎样,为此我们都做了那些工作?

  • 09:26焦伟

        蒲松龄纪念馆“三位一体”的发展体制是指“纪念馆—研究会—学术刊物”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它包含纪念馆、研究会、学术刊物三个部分的有机统一,为我们更好地发挥职能、弘扬聊斋文化奠定了基础。一是纪念馆陈列展览。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二是研究会建设。蒲松龄研究会成立于1989年,是淄博市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以凝聚力量、继承创新,研究、引领和普及聊斋文化为己任,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开拓新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已发展会员150多人,先后召开了二十多次聊斋学研讨年会和八届会员大会,举办过两届国际聊斋学讨论会,带动聊斋学研究长盛不衰。三是编辑出版刊物。纪念馆在建立蒲松龄研究所、蒲松龄研究会等学术机构基础上,开办主办了全国唯一一家聊斋学专业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创刊以来,多次被省主管部门评为良好级期刊,被中国社科院确定为全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并加入了中国期刊网(CNKI)。

      《蒲松龄研究》始终坚持学术道路,有效联接了国际国内聊斋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在聊斋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统计,《蒲松龄研究》用户分布在16个国家和地区,有北美的哈弗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澳洲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西欧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俄罗斯国家人文大学,日本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等等,计3395个,成为我国几大科研机构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大院校、科研机构聊斋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蒲松龄研究》季刊自1986年创刊至今已29年,出版了95期,发表聊斋学论文2000余篇,近6000万字。

      近年来,我们在刊物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重点是抓好《蒲松龄研究》办刊质量的整体提升和研究会学术研究深化,建立学术发展长效机制。我们与山东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广泛接触,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刊理念。自2014年第3期起,由32开本改为16开本,并增设“《聊斋志异》与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新栏目,刊物容量得以扩大,封面设计更加新颖,装帧更加精美。成立学术顾问委员会,聘请马振方、周先慎、王志民、袁世硕、马瑞芳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术顾问,并与山东大学文学院达成协办协议,刊物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学术地位得到很大提升。

  • 09:26主持人

      据我们了解,蒲松龄纪念馆的讲解与旅游接待工作是咱们工作上的一大亮点,同样作为一所文化名人纪念馆,作为淄博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焦馆长,那么请您对蒲松龄纪念馆的讲解与旅游接待工作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 09:25焦伟

        这是我们特别值得一提的亮点工作。

      一个名人纪念馆,最关键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业务介绍出去,让大众理解接受。建馆伊始我们便注重讲解队伍的建设,一直把讲解作为宣传蒲松龄、宣传聊斋文化的重要手段。陈列内容丰富多彩只是一个方面,配以高水平的讲解才能把陈列变得生动活泼,让文物活起来,使游客受到入耳入心的传统文化教育。讲解更加直接面对观众的,因此,也是沟通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的最佳方式。

      蒲松龄纪念馆讲解队伍的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讲解员的选拔、到讲解词的编写、讲解员的培训,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选拔讲解员除要热爱讲解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外,年龄、身高、文化程度、形象、普通话水平、风度气质、外语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等也是重要因素。在培养讲解员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每周讲一个故事、精读一篇聊斋篇目、学唱一段聊斋俚曲等方式,开展讲评座谈,一步一步改进,一步一步提升,可以说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讲解员的敬业意识、文化素质都是培训重点。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训练讲解员的讲解技巧,在管理上,坚持竞争原则,优胜劣汰,鼓励个人成材。在讲解实践中,要求讲解员具有严格的科学态度,灵活地运用现有材料,做到“因人施讲”。根据游客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等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以得到最佳讲解效果。讲解时,既要热情大方、仪表端庄、风趣幽默,又要要言之有物、生动活泼,使讲解具备较强的学术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目前讲解员队伍已经成为我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蒲松龄纪念馆的“窗口”,其水平在全市乃至全省名列前茅。

      当你来到纪念馆参观时,在最会讲故事的蒲松龄面前,我们美丽大方的讲解员们用甜美的声音把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故事娓娓道来,期间还会给你唱上一段好听的聊斋俚曲,这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在对外联系上,我们加强与驻淄高校之间的交流,建立教学研基地,开展教学合作,促进聊斋文化进校园。积极与同行业交流,先后接待了曹雪芹纪念馆、高密莫言文学院、厦门陈嘉庚纪念馆等兄弟单位。积极与媒体合作进行宣传,先后协助央视“探索与发现”、央视“地理中国”、东方卫视“星旅程”、央视《读书的力量》等摄制组拍摄“聊斋文化”专题,多方面宣传聊斋。并在“聚焦美丽山东——百家网络媒体山东行”活动中,统一着装、人性化服务,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 09:24主持人

      201411月份,蒲松龄纪念馆赴台举办了聊斋文化展,据我们了解这是首次将聊斋文化推介到台湾,焦馆长,您给广大网友介绍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

  • 09:24焦伟

        为促进淄博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应台北文化艺术促进协会邀请,蒲松龄纪念馆于20141115日—22日,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红馆成功举办了“鬼唱诗——蒲松龄聊斋文化展览”活动。此次展览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生动精彩,既有民众喜爱的演出活动,又有专题讲座等学术交流,受到岛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我们按11比例在展厅搭建复制聊斋正房,同时带去书画作品10幅,各种聊斋著作版本18134册,使《聊斋志异》的传播历程、基本脉络得到了充分体现。还专门制作了“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人物传记片循环播放,安排了7场聊斋俚曲清唱会,使台湾同胞近距离接触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期间,共接待台湾各界观众近20000人次,观众以年轻人为多,涵盖各个年龄段。有不少外籍人士和残障人士也慕名而来。特别是吸引了来自台湾不同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学生的光临。蒲纪馆的工作人员与有关专家学者及聊斋爱好者不时举行座谈交流、探讨研究,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台湾民众对聊斋文化的喜爱之情。展览规模虽然有限,却聚集了很高的人气,期间人潮涌动,络绎不绝,有的观众甚至多次观展,表现出了台湾人民对聊斋文化的极高热情和浓厚兴趣。在聊斋俚曲表演区,每场演出都高朋满座,有人甚至提前赶到,静待演出开始。演出结束,人们有序排起了长龙,希望获得蒲松龄十一世孙、聊斋俚曲传承人蒲章俊先生的亲笔签名以作纪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办展之所以这样成功,在于两岸的密切协作。我们在省文化厅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综合协调下,克服困难,精心筹备,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筹备过程中,一方面要为展览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展品;一方面要对赴台方案进行精心设计,五易其稿,细之又细。为保证方案有效实施,还专门派人提前赴台进行实地勘察,根据情况继续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在方案设计完善过程中,还多方征求意见,特别是台湾方面的意见,使其更符合台湾民众的观展要求,为台湾同胞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 09:23主持人

      大家都知道,今年6月份,咱们蒲松龄纪念馆在扬州成功举办了一场“蒲松龄聊斋文化展”。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今年要选在扬州举办这个展览,难道蒲松龄还与扬州有什么不解之缘吗?焦馆长。

  • 09:22焦伟

        今年恰逢蒲松龄诞辰375周年,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重中之重便是在扬州举办蒲松龄聊斋文化展。

      蒲松龄先生于康熙九年(1670)接受同邑进士、时授宝应县令孙蕙邀请,游幕宝应一年,在扬州以及宝应、高邮等地留下了许多文章诗作、人文景观,并为创作《聊斋志异》积累了大量素材。后传世的《聊斋文集》的首篇《放生池碑记》、《聊斋诗集》的首篇《过青石关》都是与游幕宝应有关。蒲松龄游幕宝应仅仅一年时间,然而他在宝应兴利除弊、为民歌哭、愤世嫉俗,利用自己的才华,通过自己的笔墨,协助孙蕙为百姓做了许多善举好事。期间的文集《鹤轩笔札》共收集了九十篇文牍,诗集《南游诗草》共收集了七十八首诗作,《聊斋志异》中许多支柱性作品也与扬州有关,可以说,是文人荟萃、底蕴深厚、繁华富庶的扬州,成为了蒲松龄先生文学创作的始端,这就是他与扬州的不解之缘。

      此次办展活动,是在借鉴台湾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办展,形式丰富、设计新颖。展览中我们特设了“蒲松龄与扬州”这一主题板块。蒲松龄与扬州八怪同处一个时代,都是当时文坛画苑的巨擘和高峰。他们的作品不约而同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刻问题,有独特的思想水平和艺术风貌。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就曾为《聊斋志异》题跋题诗。在扬州,蒲松龄开始了一段精神之恋,聊斋中的许多女性形象,与他在扬州结识的歌妓顾青霞有关。这次展出的蒲松龄相关文物和生平介绍,与扬州八怪形成良好互动和互补,时隔300多年蒲松龄的“再次到来”,为扬州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致。

  • 09:22主持人

      今年恰逢蒲松龄诞辰375周年,逝世300周年,蒲松龄纪念馆作为弘扬聊斋文化的主要阵地、主力军,有没有开展什么主题纪念活动?

  • 09:21焦伟

        为纪念蒲松龄诞辰375周年、逝世300周年,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发行纪念邮票及纪念邮册。

      我馆与邮政部门联合制作发行了蒲松龄纪念邮票和有关纪念邮品,并于44日在蒲家庄广场举办了邮票首发式。2015年是蒲松龄诞辰375周年,也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千古绝唱,万世流芳”(李希凡语),为增进与曹雪芹纪念馆馆际间的合作交流,我们特组织人员去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参观学习,并派专人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纪念邮票首发式。

      在诞辰之日向社会免费开放。

      62,是蒲松龄诞辰375周年的日子,我们开展了向公众免费开放活动,使广大市民和聊斋文化爱好者走进蒲松龄纪念馆,切身感受聊斋文化的经典魅力。我馆还与淄川区邮政局合作,在故居院内设点,发售蒲松龄纪念邮折。62日仅一天的接待量就突破了3000人,由于准备充分,全天未发生一起人身安全事故和游客投诉事件。

      举办聊斋文化扬州展。

        前面已作介绍。“蒲松龄聊斋文化扬州展览”,65日上午在扬州八怪纪念馆开幕。当地媒体高度重视,包括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扬州电视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大量报道,吸引了扬州广大市民和聊斋文化爱好者到馆参观。

      复制选印《聊斋图说》工笔重彩画册。

      该图册是清宫旧藏,共计四十八册,今存四十六册。半开绘图,半开文字,文字上半部分是编绘者题诗,下半部分写《聊斋志异》故事内容,可谓图文并茂,绘制精美,设色雅丽,堪称艺术珍品。画册目前已部分印制完成,待全部印完后,计划在书画展厅开辟专门展区,向游客进行展示。

      编辑出版《蒲松龄诗词研究论集》及《蒲松龄研究纪念专刊》。

      从聊斋学研究角度来看,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已经十分普及和广泛,但对于蒲松龄先生其他作品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对诗词研究。蒲翁诗词在学术上的地位很重要,是他亲自编集的,能反映出他的年谱、交游、创作、思想、生活、情趣等,因此我们专门进行了约稿,拟编辑出版《蒲松龄诗词研究论集》。同时,把今年第二期《蒲松龄研究》编辑为纪念专刊,为蒲松龄诞辰献上一份礼物。

  • 09:20主持人

      从焦馆长的话中,我们能感觉到,文物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咱们淄博市广大文物工作者都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积极认真的做好文物、博物馆工作,那么焦馆长,您对蒲松龄纪念馆今后的发展怎么看?

  • 09:19焦伟

        蒲松龄是我市唯一一位产生世界级影响的文化名人,也是古代著名文学家中唯一留有作品手稿的,如何进一步弘扬聊斋文化、发挥淄博这张重要文化名片的作用,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的重大责任。一方面继续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寻求事业发展的突破。

      比如与大中小学校合作开设聊斋文化讲堂,并谋划筹建聊斋书院,弘扬传统文化,使聊斋文化的教育、教学更加有序化、规范化。

      比如不断完善“纪念馆—研究会—学术刊物”三位一体发展的机制,争取再举办一届聊斋学国际研讨会,成立中华文化促进会聊斋专业委员会,在中心城区建立聊斋文化研究院等。

      还有积极推动展览陈列改善,力争实现对书画展室的改造提升等。在上级大力支持下,做好文物征集工作,努力把纪念馆建成聊斋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展览中心。在出版方面集中力量完成对聊斋俚曲单行本、蒲松龄诗词赋单行本、聊斋文注白的编辑出版工作。

      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举办聊斋文化全国巡回展等,使聊斋文化成为宣传淄博、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载体。弘扬聊斋文化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此呼吁各位网友关心关注我们蒲松龄纪念馆,让我们共同为打造我市独有的聊斋文化名片而做出更大贡献。

  • 09:19主持人

      非常感谢焦伟馆长做客大众网与我们网友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今天的访谈让广大网友了解了咱们蒲松龄纪念馆在保护、传承、发扬聊斋文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尊重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架起文物、博物馆工作者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次感谢焦伟馆长做客文博工作主题采访栏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09:18焦伟

      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见!

往期回顾 更多>
  • 第一期:淄博市博物馆馆长王振华

    W020150628300918510847.jpg

    积极拓宽与群众的沟通渠道,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6月26日下午,淄博市博物馆馆长王振华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

  • 第二期:中国陶瓷馆馆长助理高岩

    W020150630575014170479.jpg

    中国陶瓷馆由古代陶瓷、现代陶瓷及艺术陶瓷三馆合一而成,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陶瓷第一馆,成为淄博的“会客厅”,而淄博陶瓷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许多就业问题。6月30日上午,中国陶瓷馆...

  • 第三期:淄博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宓传庆

    宓传庆畅谈淄博文博各项工作(徐建彬-摄).jpg

    淄博是文物大市,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文物普查、配合工程建设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四种方式“唤醒”2374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建设单位施工和农村宅基地建设时,“要动土,先考古”,非法破坏、侵占国有文物...

  • 第四期: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

    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畅谈聊斋文化.jpg

    推进故居保护工作,打造拥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的文化名人纪念馆,积极通过各种国内和海外的高端学术交流加速聊斋文化“走出去”……7月16日,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

  • 第五期:淄川博物馆馆长蔺开庆

    W020150718460227075060.jpg

    7月17日上午,淄川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淄川区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淄川博物馆馆长蔺开庆做客淄博大众网演播室,对淄川区文物保护与促进旅游工作、“乡村记忆”工程、传统古村落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大众...

  • 第六期:临淄区文物管理局局长韩伟东

    韩伟东对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做了详细的介绍(徐建彬 摄)_副本.jpg

    8月14日,临淄区文物管理局局长、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馆长韩伟东做客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并对临淄齐文化遗存、齐国故城遗址博...

  • 第七期:桓台博物馆馆长孔令涛

    孔令涛向网友介绍了桓台博物馆的详细情况(徐建彬 摄).jpg

    “桓台博物馆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工作新模式,着力打造流动博物馆,让博物馆‘变身’融入大众文化氛围。”8月19日上午,桓台博物馆馆长孔令涛做客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

  • 第八期: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

    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徐建彬 摄).jpg

    8月27日上午,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就周村区的文化遗存以及文博工作、周村古建筑群的保护情...

  • 第九期:博山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周涛

    博山区文化出版局党组成员、博山区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周涛做客大众网与网友互动交流。(曹亮-摄)_副本.jpg

    12月22日(周二)上午,淄博市博山区文化出版局党组成员、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周涛将做客由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聚焦文物、博物馆工作》专题采访系列访谈栏...

  • 第十期: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

    W020151228638142008821.jpg

    “随着淄博文化强市的建设,蹴鞠文化将会得到更大的挖掘和发展。”12月28日上午,齐文化博物院院长、临淄足球博物馆馆长马国庆做客由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

  • 第十一期:沂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中华

    W020160427538375560842_副本.jpg

    “山东古人类发源地”“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爱情文化发源地”,一个个闪亮的称号印证着沂源悠久的历史。今天上午,沂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中华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