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画像与他的四枚印章

2015-07-16 16:10:00    作者:刘波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蒲松龄画像是蒲松龄纪念馆馆藏中的“镇馆之宝”,系国家一级文物。康熙五十二年(1713)九月,蒲松龄七十四岁时其四子蒲筠请江南著名画师朱湘麟为其画像。

蒲松龄的四枚印章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手稿

蒲松龄手稿

    大众网淄博79日讯(见习记者 刘波)蒲松龄画像是蒲松龄纪念馆馆藏中的“镇馆之宝”,系国家一级文物。康熙五十二年(1713)九月,蒲松龄七十四岁时其四子蒲筠请江南著名画师朱湘麟为其画像。

  该画像绢质立轴,高258厘米,宽69厘米。画面上的蒲松龄,身着贡生礼服,正襟端坐,手捻胡须。该画像原由蒲氏后裔珍藏,1954年捐献于蒲松龄故居管理委员会。

  这幅画像可以说是蒲松龄与画师共同创作,上有蒲松龄亲笔题跋两则,跋后,钤有六枚印鉴。题跋一则曰:“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尔忽已白头?奕是对尔孙子,亦孔之羞。”蒲松龄自谦相貌丑陋,身材修长,已经74岁,算来也有两万五千多天,可惜一事无成,而今已是白发苍苍,面对子孙感到很羞愧!接下来蒲松龄意犹未尽,又题了第二则曰:“癸巳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蒲松龄把身穿的这身贡生服称为“世俗装”,并且说穿这身衣服并不是他的本意,但这毕竟代表了蒲松龄一生所取得的最高学位,在儿孙的劝说下他才无可无奈的穿上了这身衣服,希望后世子孙看后不要笑话他。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留有肖像画的很少,这幅画像使大家目睹到了蒲松龄的风采,成为后世景仰缅怀蒲松龄的载体标志。蒲松龄画像、蒲松龄手稿四件以及蒲松龄生前使用过的四枚印章都是国家一级文物。

  蒲松龄一生著述甚丰,然而,生前因为穷困潦倒,所有著作均未刊行,主要靠民间传抄,直到清乾隆年间,才有刊本问世。蒲松龄纪念馆收藏的蒲松龄著作版本有百余种,其中《聊斋志异》旧刻本中较为珍贵的有清乾隆乙巳五十年杭州陈氏开刻“青柯亭开雕”《聊斋志异》16卷本、道光三年知不足斋原本《批点聊斋志异》、道光壬寅年但明伦的《聊斋志异新评》、道光丙午年三让堂藏版的《聊斋志异增注》、咸丰辛酉年青柯亭《聊斋志异评注》、光绪及民国年间的各种《详注聊斋志异图咏本》。新版《聊斋志异》的精、平装本有《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张友鹤的《会校会评会注聊斋志异》、以及《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等。外文版中有清光绪六年英文版阿·格里斯译的《中国书斋神话故事》和1908年、1916年后的各种再版本。日文版有平凡社的增田涉等《聊斋志异》、角川书店的柴田天马译《全译聊斋志异》。俄文版的有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聊斋志异》和莫斯科文学出版社的《聊斋志异》等。匈牙利版的有赫利孔出版社的《聊斋志异》。馆藏蒲松龄诗词、文、杂著、俚曲等旧抄本有几十件(册),其它各种蒲学资料近万件。

  蒲松龄的四枚印章,原随葬蒲松龄墓中,1966年墓被毁后流散民间,同年将其收回,存蒲松龄故居。1982年,山东省文化局将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印章共4枚,石料均为寿山石。 “蒲氏松龄”印章,圆形,阳文篆书,直径1.8厘米,高5厘米; “松龄留仙”印章,正方形,阳文篆书,边长1.8厘米,高5.2厘米; “留仙”印章,正方形,阳文篆书,边长1.5厘米,高5厘米; “柳泉”图章,正方形,阳刻柳树、小桥、人物,图寓柳泉,边长2厘米,高5厘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晓雨

更多新闻:

  • 蒲松龄画像与他的四枚印章2015-07-16 16:10: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