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涛:"一点两线"工程保护"活着的古商城"

[素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历史遗存众多][古建筑群富集][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城”][周村传统村落存量为数不少]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周村区李家疃村

    李家疃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最西端,是淄博的西大门。李家疃的清代古建筑保存完整,规模宏大。于2006年被公布...

  • 路琮琮:做鲁商文化传承者

    早晨八点多,周村古商品城已经陆续有游客徘徊在青石板的古街上,而作为这里的讲解员,路琮琮这时也开始了自己一天...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耀南故居年

    8月27日,淄博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及副所长张砚铭做客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

  • 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

    闫涛,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1972年1月28日出生,1990年3月至1993年12月服兵役。1994年退伍安置到周村区文化...

正在直播
2015-08-28
  • 08:51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看到的是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网友们可以登录淄博大众网、淄博大众论坛、淄博大众网微信微博、“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等互动平台来进行提问,网友们也可以拨打大众网的热线电话0533-2868222来与我们的嘉宾进行互动交流。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嘉宾是淄博市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闫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文博工作专题采访栏目。

  • 08:51闫涛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和大家进行交流。

  • 08:52主持人

        周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转型中兴起的手工业商业城镇,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商镇,素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文化底蕴浓厚,历史遗存众多。闫所长,首先请您对周村的文化遗存以及咱们周村区的文博工作做一个简要介绍。

  • 08:52闫涛

        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同步,是东夷文化和齐文化的滥觞之地。几千年的文化不仅哺育了若干历史名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古迹。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我区共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254处,其中古遗址43处,古墓葬1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32处,古建筑66处,古石刻3处。现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周村古遗址数目众多,最具代表性的龙山文化遗址是鹌子窝遗址和商家遗址,1981年,曾在鹌子窝遗址出土了黑陶器具及各种石器等文物。王村镇的逢陵古城遗址,据传是商代逄伯陵所居之城,是迄今周村区发现的唯一古城址,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对于深入挖掘周村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南谢冶炼遗址,它的发现证明,自汉代时冶练业就在周村有了较好的发展。

      周村历代名人辈出,墓葬在周村的名人数不胜数,仅有皇帝赐谕葬记载的就有王教、曲迁乔、毕自严、李化熙、刘鸿训等等。墓葬最俱规模的是明清时期王村镇西铺村和万家村两个毕氏墓群及韩家窝韩氏族茔。此外金元时期的老龙窝古墓,汉代大史家墓及鹌子窝遗址上的龙山文化土坑墓,曾出土了高规格的文物和壁画、砖雕等,对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周村古石刻主要有韩家窝的明清圣旨石刻碑和见于古建筑内的为数众多的碑刻留存,如三星庙中同治年间重修碑记,魁星阁中清咸丰年间的创建魁星阁记,文昌阁、千佛阁、苏李时思堂等古建筑中的古碑刻遗存等。这些传书几百年的瑰宝,至今依然发出灿烂的智慧之光,指引我们研究周村发展史的道路。

      周村的古建筑存量尤其丰富,我区省保的17处文物点中有16处是古建筑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现在依然在发挥作用的周村古商城,有以经商起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的李家疃王氏大庄园和大七石氏庄园,还有各式各样的古代宗教建筑群。

      老字号遗存在周村尤为丰富,历史上,周村有“金周村”、“旱码头之称,繁荣时商号、作坊达5000余家,现在考评的老字号就有400余处,门类齐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这里有国内最早出版《聊斋志异》的印刷业老字号三益堂书局,有为制作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提供布料的丝绸老字号瑞蚨祥,有创办于1898年的东来升绸布庄。“八大祥”中的祥字号大多是从周村创业、发迹,继面走向全国。

      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中,比较著名的有1916年反袁护国运动中的吴大洲、薄子明领导成立的护国军司令部旧址燕翼堂,著名抗日英雄马耀南故居,始建于1948年的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园等,这些革命遗址是革命先驱同周村人民一道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历史见证。此外,还有宗教建筑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英国基督教会1905年创建的光被中学、美国天主教会1931年创建的培德中学等,记录了周村社会发展的历程,为研究周村近现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周村虽然还没有官方的博物馆,但民办博物馆发展迅速。继淄博艺术博物馆之后,福王红木博物馆、周村烧饼博物馆以及包括周村民俗博物馆、大染坊展馆、状元府博物馆、明清票号等在内的大街博物馆群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丝绸文化博物馆、醋文化展览馆、周村老染坊传习所、锦灰堆项目传习所等非遗博物馆群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

  • 08:52主持人

        正如闫所长所介绍的那样,清朝后期,“八大祥号”先后来到周村营业,远近富商巨贾云集、街市纵横、店铺林立,使得周村商业空前繁荣。下面请闫所长给网友们描述一下当时周村商业的繁荣概况。

  • 08:53闫涛

        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自古商业发达,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1775年,乾隆南巡时曾来过周村,并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周村与省府济南、潍县(今潍坊)同时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之商埠后,商业更加繁荣,日进斗金驾乎省垣之上,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

      据资料显示,清代的周村是淄博工矿产品、北方丝绸产品的重要转运城市,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中心,居山东四大商业重镇(济宁、临清、潍县、周村)之首。公元1885年,周村设立电报局,1904年周村开埠,胶济铁路开通后,成为济南、青岛之间最大的商业中心,丝织业户达3000家,占山东省大半。外资企业100多家,1905年年输入棉布棉纱200价值多万两白银,其余各种物资仅日本一国就价值达30多万两白银。1911年后,周村丝绸工厂、作坊达1400家。丝绸、棉布织机2500台,拥有4万多丝织工人,全省仅有的4家蒸汽缫丝工厂都在周村,年产量500担左右。1933年,周村丝绸产量41万匹,价值410万元,占山东省产量的63%。另外,周村的铜响业、皮革业、金融业、丝绸织造批发业,布匹业、粮油业、医药业、出版业等,都在山东的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 08:53主持人

        商业的空前繁荣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滋生了淄博的世家文化,像桓台的王渔洋家,像博山的赵执信家等,特别是在清朝时期,这都是特别有影响的大世家,这些世家文化都有很好的传统,家族的教育以及各个方面的传承都是非常好的。周村的世家文化同样厚重,那么请闫所长给网友们简要介绍一下。

  • 08:54闫涛

        说起周村商业的繁荣要先说说李化熙,他对周村古商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化熙,明崇祯七年(1634)中进士。初任湖州司理,又调任天津府。1644年,李自成义军势力壮大,崇祯皇帝命令在山西巡抚任上的李化熙赶往榆林三边,总督三边总理西征军务,率领大军进剿。等李化熙到达军中,李自成大军已经进逼北京,不久,明朝就灭亡了。李化熙只得率军回到老家周村。这时,周村也正饱受战乱之苦,李化熙率军抵达周村,一方面带来了大批军饷,增加了当地的购买力;另一方面,在兵荒马乱中辟出一个相对安宁的避风港。周围的乡绅、官僚、商人以及百姓纷纷迁到周村,人口剧增,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周村市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山东首屈一指的商业重镇。

      清廷入主中原后,李化熙审时度势,上疏请降,但最终官至太子太保、刑部尚书。此时李化熙虽然不断加官晋爵,地位比明朝时还要显赫,但因受满清贵族歧视、身背“贰臣”恶名,内心苦闷,无意恋栈,终于在清顺治十年,以“母老乞养”为由,辞官回到周村。

      李化熙辞官回乡后,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实力整顿市场秩序,在周村城内开设义集,在大街北首立起“今日无税”碑。(其实是李化熙子孙六代为周村人民代交赋税达200年)“零赋税”的优越经商条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商人前来周村贸易。蒲松龄在《鸮鸟》中描绘:“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

      而说到“世家文化”就不得不提起“一门二尚书”的王村毕氏家族,“一门二尚书”指的是明末户部尚书太子太保毕自严,及清同治年间礼部尚书毕道远。自毕自严起,毕家先后出过进士十一名,举人四十多名。毕家共计得到万历、天启、崇祯三代皇帝封赠、褒奖圣旨33道,现只有4道侥幸保存至今。

      虽说毕家是官宦世家,但是毕家最值得推崇是他们家训和子女的教育。这是毕自严之父毕木的功劳。毕木,号黄发翁,自小即通经史,读书多妙解,他一生最高的功名只是增生,依例被授予“儒官”的虚衔,但他的最大贡献是把8个儿子培养成才,取得了毕氏家族“四氏一品”、“三士同升”的骄人荣誉,开创了毕家“十七世诗礼门第,五百年孝友家风”的辉煌历史。

      他建立了“投豆亭”一日三省吾身,提高品德修养。置善恶簿,记录儿子们的功过是非,奖优罚劣。毕木为后世子孙立下了一条家训,其文曰:“守前谟,不居间,不放债,不攻煤井;愿后世,学吃亏,学认错,学好读书。”这“三不一守、三学一愿”的毕氏家训独具特色,直到现在仍被毕氏后裔牢记心间,津津乐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毕氏子孙。在他的精心教育下,他的八个儿子痛自砥砺,学业精进,出了两位进士、一位举人、两位贡生、三位秀才。其中四子自严、六子自寅、八子自肃,分别官至户部尚书、户部主事、辽东巡抚。《淄川县志·人物志·义厚传》记载了毕木的嘉言懿行,说他的八个儿子“居为良士,出为名臣,庭训力也。”这是对毕木教子有方的最高评价。

      更值得一提的是,蒲松龄先生就是应毕自严之子毕际友之请,在毕家执教30余年,并在毕家(也就是现在的毕自严故居)完成了《聊斋志异》的大部分和全部聊斋俚曲的创作,“石隐园哺育了鬼聊斋,万卷楼造就了蒲文化”之说当不为过。

      周村的世家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各位网友如有兴趣,可以之后再做讨论。

  • 08:54主持人

        恩,刚刚闫所长提到了周村古建筑群,据我们前期采访了解到,周村是淄博古建筑群的富集区,以周村大街为代表的古建筑群驰名省内外,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城”,下面,闫所长,你着重介绍一下周村的古建筑文化。

  • 08:55闫涛

        古建筑是历史的坐标,反映着当时发达的历史文化。作为当时影响全国的商业重镇,周村的古建筑在省内外极具影响并独具特色。周村古商业街位于城区西部,为明清时期山东省商业中心。古建筑约5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占地面积20.93公顷,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街区组成,它形成于宋元,兴盛于明清,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周村商埠文化和鲁商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载体。古街两侧阁楼与平房错落有致,高墙与低檐彼此相间,雕梁画栋,韵味悠长,大多为传统商业建筑形式,也有少数西式建筑和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功能上多为“前店后厂”的院落格局,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明清建筑群,对研究中国的古商业文化和齐地商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规模之宏大,风格之独特,为山东所仅有,江北之罕见,被我们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称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千佛阁古建筑群位于周村古商业街北首,由千佛阁、关商祠等6卒大殿组成,是周村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宗教建筑群,为研究中国宗教文化、古商业文化及鲁中、鲁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周村古代宅院也极富特色。明末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毕自严故居坐落于王村镇西铺村,现存古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内有建于1635年的振衣阁。蒲松龄曾在此执教30余的,并完成发著名短篇小说《聊斋志异》。此外,李家疃古建筑群现保留房屋200余间,占地60余亩,挺拔高耸,巍峨壮观;顺河街古建筑群院落分明;状元府房屋气魄雄浑。除居所外,周村淦河旁边依然可见清代城墙。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桥横跨淦河两岸,桥栏板上还有精美的花鸟、人物及故事雕刻,是当时连接济南、的主要通道,为周村经济发展做好出了巨大贡献。

  • 08:55主持人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以周村区李家疃村、万家村为代表的传统村落是周村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那么下面请闫所长着重介绍一下咱们周村区传统村落目前的分布情况以及现在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 08:55闫涛

        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虽然随着现代代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逐步被钢筋水泥所替代,但周村传统村落存量依然为数不少。比如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村落李家疃村。村落三面环山,两面环水,古村落还保留着原始的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村里还传承着大集、五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大七村、沈古村、万家村、韩家窝村等传统村落或依山,或傍水。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即有利于农业生产,又寄托着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区有国家级传统村落一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疃,省级传统村落3个,分别是万家村、大七村、西铺村。沈古村、东铺村、韩家窝村等也在申报过程中。

  • 08:56主持人

        提到开发和保护,我们就不由地想到咱们山东省和淄博市开展的“乡村记忆工程”,这项工程也在省市两级“两会”上多次提到。为了让更多的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我们周村的“乡村记忆工程”目前正在开展,接下来,就请闫所长给广大网友介绍一下,咱们周村区“乡村记忆工程”的开展情况。

  • 08:57闫涛

        “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是山东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模式的创新尝试。去年,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我区共上报了乡村记忆工程105处,其中传统村落6处,古树47棵,古街1条,博物馆群1个,古建筑50处,整理资料三万余字,拍摄照片500余张。我区的李家疃村、大街博物馆群成为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石氏庄园、毕自严故等六个点被列为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同时石氏庄园、沈古村、西铺村、韩家窝村等六处被列为市级“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

      近年来,我们积极对上升级申报,仅201415两年就新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同时加快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上争取,申请专项资金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例如:请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编制完成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毕自严故居和大街酒韵居、烧饼坊的文物修复方案,通过省文物局审批。目前,资金拨付文件已下发,正在进行工程招标的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完成了《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目前该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审批,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2014年底国家文物局拨付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又编制了《李家疃古建筑群立面整治及道路铺装设计方案》、《李家疃古建筑群“四大门”修复方案》,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完成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马耀南故居的修复;编制了《万家明清建筑群保护规划》和《万家明清建筑群菩提庵保护工程维修方案》,目前菩提庵的保护工程已完工。另外,石氏庄园的修复方案、沈古村、西铺村的古村落保护方案也正在编制过程中。

      同时,还加快了“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李家疃的乡村博物馆布展设计方案已接近完成,展品征集工作也同步进行。万家、西铺、沈古、韩家窝等乡村博物馆也在建设中。

  • 08:57主持人

        好的,经过闫所长的介绍,我们知道,周村区文博工作者在发掘和保护文物、展览馆藏、传承历史等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闫所长,咱们周村区在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还面临着哪些困难?

  • 08:58闫涛

        近几年,周村文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文物保护整体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这与上级领导和周村区委、区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密不可分,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加强。许多古建筑主体责任不明确。村落遗存的古建筑中一半为居民所有,一半由村集体或政府部门管理。民间所有的古建筑多数是能用则用,用则改装,无用且无力改动的则任其闲置,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除少数村能认识到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外,多数单位和个人没有充分认识到遗存古建筑的珍贵、稀缺和不可复制价值,缺乏应有的主动保护抢救意识,甚至有等、靠、要的思想。

      二是开发建设冲击较大。随着城市化和中心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妥善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上,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三是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期待省、市、区出台专门针对古建筑村落保护开发的科学规划和相关规范制度,同时,加快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实施。另外,我区文博专业人才队伍亟需扩大,目前文物管理所仅有2名工作人员,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文物事业的需求。

  • 08:58主持人

        正如闫所长所说,保护、传承、发扬文化遗存工作刻不容缓,丰富弘扬优秀的齐鲁文化,任重而道远。最后,请闫所长简要谈一下周村区文博系统下一步的工作。

  • 08:58闫涛

        下一步呢,要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创新文物保护工作理念、机制和方法,实施“一点两线”工程,规划建设以周村古商城为“点”,以北线石氏庄园、十里铺吕氏宅院、复兴庵和南线李家疃古建筑群、万家、苏李、西铺两条文化带为“线”的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体。实施项目带动,强化整体保护,夯实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我区文物保护工作水平,形成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特色鲜明的文物保护新局面。具体来说就是主要进行以下工程:

      (一)周村博物馆建设工程。我区规划在古商城三期保护开发工程中建设博物馆,将博物馆与古商城景区融为一体,成为我区标志性建筑。同时,加大文物征集力度,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在做好历史文物征集的同时,注重对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

      (二)李家疃古建筑群修复展示工程。根据《李家疃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总体方案》做好以下工作:1、全面修缮、整治历史建筑;2、全面整治核心保护区内的新建筑,改善古村落的传统风貌,使得新建筑和古村落形成良好的融合关系;3、推广老宅院的改造工程,提高居民居住质量,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探索建设传统文化生活体验区;4、建设乡村博物馆,作为传统民居、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的重要展示载体。

      (三)万家村古村落修复工程。根据《万家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以及万家明清古建筑群和村落的现状,以“保护主体、延续文脉,恢复肌量,保留记忆,展示文化,合理利用”为主体思路,做好抢救性保护古建筑、发掘整理毕氏文化和当地的民俗民风、建设乡村博物馆、恢复明清古墓葬等工作。同时,配套相应基础设施,满足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居民生产、生活要求。

      (四)大街古商城三期保护开发工程。适时对北大街古建筑进行修复、保护与利用。

      (五)石氏庄园修复工程。做好石氏庄园的规划以及修复方案的编制,深入挖掘大七村、石氏家族历史信息,抢救性修复现存古建筑,对古建筑群内新建筑及其他进行清除,按原形制恢复石氏庄园历史风貌,同步对大七村进行传统村落的总体规划,改造核心古建筑周围风貌,使新村与旧居达到风貌的和谐一致。

      (六)毕自严故居修复工程。按《毕自严故居古建筑修复方案》对现存古建筑进行修复,深入发掘毕氏家族历史文化信息,进一步展示特色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七)广泛开展“乡村记忆工工程”。依托“乡村记忆”工程,在保存留有大量古建筑的苏李村、韩家窝村、沈古村、西铺等传统村落中,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信息,编制整体保护规划,加快推进“乡村记忆工工程”实施。

  • 08:59主持人

        今天闫所长的做客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目前“山东24小时”客户端、大众论坛的点击量已经突破了 万人次,接下来,就请闫所长和咱们周村区的文博工作者们共同回答网友的问题。

  • 08:59主持人

        非常感谢闫涛所长做客大众网与我们网友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今天的访谈让广大网友了解了咱们周村区文博系统在传承发扬周村古商业文化、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记忆工程”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爱护文物,就像爱护我们的生命一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淄博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积极架起文物、博物馆工作者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次感谢闫涛所长做客文博工作主题采访栏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08:59闫涛

         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见!

往期回顾 更多>
  • 第一期:淄博市博物馆馆长王振华

    W020150628300918510847.jpg

    积极拓宽与群众的沟通渠道,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6月26日下午,淄博市博物馆馆长王振华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

  • 第二期:中国陶瓷馆馆长助理高岩

    W020150630575014170479.jpg

    中国陶瓷馆由古代陶瓷、现代陶瓷及艺术陶瓷三馆合一而成,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陶瓷第一馆,成为淄博的“会客厅”,而淄博陶瓷产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许多就业问题。6月30日上午,中国陶瓷馆...

  • 第三期:淄博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宓传庆

    宓传庆畅谈淄博文博各项工作(徐建彬-摄).jpg

    淄博是文物大市,通过开展全国范围的文物普查、配合工程建设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四种方式“唤醒”2374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建设单位施工和农村宅基地建设时,“要动土,先考古”,非法破坏、侵占国有文物...

  • 第四期: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

    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畅谈聊斋文化.jpg

    推进故居保护工作,打造拥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的文化名人纪念馆,积极通过各种国内和海外的高端学术交流加速聊斋文化“走出去”……7月16日,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焦伟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

  • 第五期:淄川博物馆馆长蔺开庆

    W020150718460227075060.jpg

    7月17日上午,淄川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淄川区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淄川博物馆馆长蔺开庆做客淄博大众网演播室,对淄川区文物保护与促进旅游工作、“乡村记忆”工程、传统古村落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大众...

  • 第六期:临淄区文物管理局局长韩伟东

    韩伟东对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做了详细的介绍(徐建彬 摄)_副本.jpg

    8月14日,临淄区文物管理局局长、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馆长韩伟东做客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并对临淄齐文化遗存、齐国故城遗址博...

  • 第七期:桓台博物馆馆长孔令涛

    孔令涛向网友介绍了桓台博物馆的详细情况(徐建彬 摄).jpg

    “桓台博物馆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工作新模式,着力打造流动博物馆,让博物馆‘变身’融入大众文化氛围。”8月19日上午,桓台博物馆馆长孔令涛做客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

  • 第八期: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

    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徐建彬 摄).jpg

    8月27日上午,周村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闫涛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文物、博物馆工作主题访谈栏目,就周村区的文化遗存以及文博工作、周村古建筑群的保护情...

  • 第九期:博山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周涛

    博山区文化出版局党组成员、博山区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周涛做客大众网与网友互动交流。(曹亮-摄)_副本.jpg

    12月22日(周二)上午,淄博市博山区文化出版局党组成员、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周涛将做客由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聚焦文物、博物馆工作》专题采访系列访谈栏...

  • 第十期:齐文化博物院院长马国庆

    W020151228638142008821.jpg

    “随着淄博文化强市的建设,蹴鞠文化将会得到更大的挖掘和发展。”12月28日上午,齐文化博物院院长、临淄足球博物馆馆长马国庆做客由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迹,让古迹重焕光彩——...

  • 第十一期:沂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中华

    W020160427538375560842_副本.jpg

    “山东古人类发源地”“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爱情文化发源地”,一个个闪亮的称号印证着沂源悠久的历史。今天上午,沂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中华做客淄博大众网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追忆历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