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双创”力量 助力山东省企业转型升级

2016-10-20 15:05: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仿佛眨眼之间,2016年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活动周)已接近尾声。这次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助力东风,这个创新创业企业接洽的优质平台,这场山东创新创业者思想碰撞交流的饕餮盛宴,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与会嘉宾参观山东“双创”周展会现场

  新华网济南10月19日电(迟焕东) 仿佛眨眼之间,2016年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活动周)已接近尾声。这次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助力东风,这个创新创业企业接洽的优质平台,这场山东创新创业者思想碰撞交流的饕餮盛宴,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回顾本次活动周,可谓亮点频出,算得上是推动山东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一场“及时雨”。

  活动形式多样,百花齐放

  正如山东省科协相关领导介绍,本次活动周可谓准备充分、内容丰富,“1+10”的活动模式,既主次分明,又覆盖面广。据了解,本届活动周筹备期间,通过省直有关部门面向各行业、各区域进行了展示项目征集工作,共征集各类主题展示项目305项,最终确定了180项面向公众展示,让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过足了瘾。

  本次活动周的主场馆活动精彩纷呈。启动仪式结束后,“双创”成果主题展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创业创新代表人物和团队的创业故事打动人心;创新创业载体平台让人跃跃欲试。山东省创投联盟高峰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商学界精英,围绕创新创业、区域经济、资本对接、转型升级等议题展开讨论,解读深刻,发人深省。

  当然,各地的分会场活动也是各具特色。各高校和社会组织,结合自身特点,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双创”活动。山东省物联网协会、齐鲁工业大学、济南海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企校人才合作与物联网科技创新论坛;山东开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互联网+主题路演,山东省人社厅举办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投融资路演;山东农业大学举办的山东省农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等。

  高新技术集聚,产业支撑

  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多方互动成为本次活动周的最大亮点之一。参与本次活动的高校包括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有山东省科学院莱芜技术转化中心、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等,更是有海尔、海信、浪潮等国内一流企业助阵,可以说聚集了省内顶尖的高新技术元素。

  在举办的活动中,更加注重校企结合及成果转化。比如10月17日,企校人才合作与物联网科技创新论坛,活动现场,遴选的第三届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北斗时空物联专题赛比赛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路演,展示了来自全省的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由来自高校的科研学者、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投资公司负责人等组成的评委团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并分享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经验。

  在主会场,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海信CAS)与海信外科智能显示系统(海信SID)作为“十二五”期间产学研成果的典范亮相展会。浪潮大数据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模式,以数据的力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了“大数据创客”模式,汇聚创客、中小微企业,以大数据核心技术和40PB数据资源为依托,支撑A、B创客创新创业。

  助力企业转型,注重实效

  本次活动周的主题是“创新创业引领,产业优化提升”。这是山东省在考虑全省实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活动周举办过程中,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也成为重点突出的内容之一。

  比如在主展馆,海信的精准医疗产业展示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海信CAS和海信SID不仅开辟精准医疗新领域、推动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更是传统产业转型的成功探索。 在多年技术积累基础上,海信凭借海信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和海信SID(外科智能显示系统)正式进军医疗领域,过硬的技术和独特的产品优势,让海信在传统家电产业外,成功开辟医疗市场,实现产业升级。目前海信CAS已经在全国三十多家三甲医院使用,成功案例超过千例。

  再如,海尔海创汇创业孵化平台也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成功案例。在海尔海创汇展区,展示的既有智能硬件,又有投资理财平台。与以往的展会不同,海尔海创汇还展示刚刚孵化的新项目——三只小蛛智能机器人。这些参展项目,依靠海尔内部资源及上下游资源,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国内专业的创业孵化平台,目前海尔海创汇平台上吸引了众多创客和创业项目。(完)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