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古村:融南北方建筑之精华 设计风格独具特色

2016-05-24 22:33:00    作者:王镇   来源:大众网-鲁中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沈古村;古建筑
[提要]“沈古村的古建筑融合了南方和北方建筑风格的精华,门门相套,院院相连。”原始的木雕花棂窗,外圆内方,精雕细琢,又包涵着为人处世的深刻寓意。5月24日,“寻找乡村记忆 保护文化遗产”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沈古村时,记者们无不为此处古建筑精巧的设计风格所吸引。
90岁老人仍然居住在改造成博物馆的四合院中。

90岁老人仍然居住在改造成博物馆的四合院中

沈古村乡村博物馆收藏的针线簸箩。

沈古村乡村博物馆收藏的针线簸箩

外圆内方的木雕花窗。 

外圆内方的木雕花窗

  大众网-鲁中网淄博5月24日讯(记者 王镇)“沈古村的古建筑融合了南方和北方建筑风格的精华,门门相套,院院相连。”原始的木雕花棂窗,外圆内方,精雕细琢,又包涵着为人处世的深刻寓意。5月24日,“寻找乡村记忆 保护文化遗产”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沈古村时,记者们无不为此处古建筑精巧的设计风格所吸引。

  沈古村位于龙山文化的逄陵古城遗址之上,始建于汉代。据村碑和有关史料记载,沈古村原名土鼓城,西汉曾设置过土鼓县,南北朝高齐并土鼓入卫国。土鼓县废后,在故城周围相继建立了四个村庄,居民统称为古城。沈古村始祖原住公,明初携家人由寿光再迁古城,以农开基,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并更名为沈家古城。村中现存古建筑是沈氏先祖励精图治,为官者有之,经商者有之,于明、清建成。

  沈古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涛告诉记者,沈氏以“耕读忠孝传家,行善积德继世”,其保存下来的房屋、宗祠、墓园、族谱祖训等建筑遗构和文化遗留,历经沧桑,现保存有四合院7套,及青砖房屋82间,玉皇庙门一处、花园一处,有前门大街、后门大街等传统街巷8条。此外,还有大量的拴马桩、上马石、石碾、石磨等古迹。院落开扩大气,大门高大雄伟,房屋结构精巧,融合南北建筑风格之精华,以北方四合院为基础,以中轴渐进式,连续庭院为特色,门门相套,院院相连,小巷曲折悠长。房屋古朴典雅,融入南方房屋建筑之精巧,存留的木雕花窗形式各异,大多为圆型,还保留着原始的木棂窗,有冰棂、竖棂以及各种花棂,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巧妙、装饰精美,独具特色。

  乡村记忆工程启动后,沈古村利用一座清代四合院,建起了沈古村乡村博物馆。如今,九十岁高龄的沈大娘仍然生活在这座院落中,活的民风民俗与展出藏品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片和谐景象。该馆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分为历史发展厅、非遗文化厅、传统民俗厅、院落布景等,各厅根据主题布置不同的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实物藏品。这些主题厅及物品,充分展示了我国北方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记录了中国北方传统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村内古建筑、民风民俗相互呼应,构成一部浓缩的历史,留住“乡情”,让来者看见乡愁。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