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19:20:00 来源:搜狐教育 我要评论
近期,由黄磊、海清这对儿明星师徒联袂演绎的《小别离》火爆荧屏,接地气儿的台词、贴近生活的人物设定和自然的演绎,将“留学潮”的教育问题又推到了风口浪尖儿。剧情中千万家庭的缩影,也让大家思考,面对出国学习的选择,如何才能成为能够与孩子肩并肩成长的优秀父母呢?百利天下留学小编给大家提供四点建议。
1、换位思考,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
剧中的家长们,做出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决定,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有的是觉得孩子成绩不好,在中国没有出路;有的则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精力陪伴孩子……孩子的意见,似乎在这件事面前并不重要。家长“大包大揽”,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出国,也是现实中常见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百利天下留学的小编建议家长们可以与孩子来一次深谈,在平等和倾听的前提下,说出彼此的想法,也许孩子对未来有自己规划。家长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正确的引导。
2、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
剧中的张子枫曾经对着父母哭诉“你们根本不关心我,关心的只是分数”。“拜分”父母就此产生。对于准备出国的学生来说,分数固然很重要,GPA、雅思、托福、GRE,让人揪心的数字有好几项。但是学习之余的活动必不可少,社团活动、志愿者、培养一项小爱好,这些经历,不仅可以让孩子在辛苦的学习中放松一下自己,更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家长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做好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分配。
3、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
很对家长会抱怨:现在的小孩儿,太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了。但是,家长很多时候也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当然,这个现象背后有很多无奈,父母努力工作想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有时会忽略与孩子的沟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他多么有主见,个性多么独立,都需要父母的关怀,在失意时鼓励指引,在开心时共同分享。这种感情方面的需求,父母的地位无可取代。
4、鼓励孩子亲自动手
出国留学的孩子,一定要成长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自己打理生活、完成必要的人际沟通、良好的自律能力、以及积极自信的态度和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起来的,所以家长们要提前鼓励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在家里做做家务、学学简单的烹饪、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解决和同学朋友的小摩擦、与老师进行沟通。这些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儿一点点累积,孩子的进步肯定不只一点点。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