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16:4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跑马拉松、办马拉松赛,都应量力而行。这不仅仅是一句提示,更应成为理性参赛、专业办赛的一个标准
对任何一个马拉松赛组委会来说,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比赛中发生参赛者猝死事件。尽管参赛者猝死并非大概率事件,但每一次悲伤袭来都在为所有的马拉松赛参赛者、组织者敲响警钟:参与马拉松赛、筹办马拉松赛,一定要量力而行。
在5日进行的2015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上,一名参赛者在距离半程马拉松终点几百米处倒地不起。相比于对这样一个悲伤消息的唏嘘不已,很多人对另一组数字并不了解:共有两万多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深圳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医疗保障团队为8000多人次提供了医疗救助,其中包括肌肉痉挛、扭伤拉伤、关节疼痛、低血糖等多种不适。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国内日渐红火。但赛事的红火、参与的踊跃,并没有改变马拉松运动参与个体要做好身体和心理两重储备的现实,当然也没有改变马拉松赛事需要调动庞大而有效的安保、医保、志愿服务力量的现实。在一个又一个规模不等、层次不一的马拉松赛背后,马拉松赛所营造的欢乐氛围传递给公众的,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跑马拉松很轻松、很快乐的层面。
跑马拉松赛很难、办马拉松赛更难,这是一个不应改变观感的事实。如果只是把跑马拉松当成一种时尚,也许仓促上阵出现危险的概率就会增大;如果只是将马拉松赛当成一场嘉年华,也许安保、医保与志愿服务的水准就会降低。而真正形成国内马拉松赛蓬勃发展的氛围,需要的一定是理性参赛与专业办赛的双重支撑。
从仅有为数不多的专业运动员参赛到动辄数万人极短时间内抢完参赛名额,从专业马拉松赛事的冷清寥落到大众马拉松赛事的遍地开花,国内马拉松运动正处在由量变向质变转换的关键阶段。此时此刻,因个别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影响到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开展实属不该,但忽略参与、筹办马拉松赛事的相应储备也会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跑马拉松、办马拉松赛,都应量力而行。这不仅仅是一句提示,更应成为理性参赛、专业办赛的一个标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