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淄博8月31日讯(记者 李乐天 通讯员 闫盛霆 王远国 仇慧清)今年以来,淄川区太河镇立足生态产业优势,着眼长远,精准施策,扎实开展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工作。太河镇精准扶贫工作涉及94个村,其中省定贫困村54个,精准识别贫困户1585户、2788人。困难户致贫形式多样化,家庭状况不一,如何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带领广大贫困户顺利脱贫,成为摆在太河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因贫施策“打基础”
太河镇确定了精准施策、项目资金整合、抓好社会扶贫、精准管理“四个坚持”工作法,扎实推进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严格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案和一加一、一对一挂包帮扶责任制。整合结余扶贫资金和移民扶贫资金,以固定投资收益的形式重点对一般贫困户给与补贴,确保实现全镇贫困人口脱贫。积极与市、区挂包部门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帮扶部门的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各方面支持;通过邀请专家定期组织贫困户进行集中技能培训,提高技能就业能力。扶贫项目资金严格履行报帐提款、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程序,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定期对农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完善扶贫对象纳入和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促进扶贫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开展。
发展农业“强造血”
为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转变持续贫困的现状。近年来,太河镇共实施专项扶贫项目81个,涉及项目资金1744万元。其中,2013年度实施项目7个,涉及梦泉、罗圈、同古坪等7个村,项目覆盖大棚种植、核桃种植、樱桃种植等产业,种植项目及大棚产业已初显效益。2014年度实施项目25个,涉及陈家井、东石、西同古等25个村,项目覆盖连翘种植、核桃种植、樱桃种植、板栗种植等产业。2015年度实施项目49个,涉及陈家井、南马鹿、北镇后等49个村,项目覆盖花椒种植、核桃种植、樱桃种植、猕猴桃种植、蛋鸡养殖、育苗分红、核桃深加工、旅游扶贫等产业。太河镇依托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农业产业化优势,让贫困户的生活持续得到有效保障,早日摘掉贫困“帽子”。
“近几年,我们桐古坪村依托上级扶贫政策扶持,先后在南坪、东坡、东六地片等地栽植核桃420亩、1.9万余株,如今每亩收益在1000元左右。2014年,挂包帮扶同古坪村的市审计局又免费提供树苗,帮助贫困户种植核桃100亩,覆盖贫困农户181户。”对于农业产业扶贫的路子,太河镇桐古坪村村主任王国峰充满信心。
产业带动“增后劲”
今年以来,太河镇积极争取产业扶贫资金支持,投资1690万元,对54个省级贫困村进行科学编制项目方案,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实施龙头产业带动。发展旅游产业龙头带动脱贫。整合西同古、杨家、东石等20个村扶贫资金600万元投入到淄博潭溪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旅游产业扶贫,每个村年固定收益2.1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户扶贫。
同时,太河镇还发展光伏产业扶贫,在北镇后、东同古、十亩地等14个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进行招投标,陆续办理并网手续。发展农家乐项目扶贫,在峨庄、小口头、梦泉等18个村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类项目,通过签订扶贫协议书,按照精准扶贫规定标准补助给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探索电商项目扶贫,与淄博景辉旅行社合作,在北下册、东东峪2个村发展电商扶贫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