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 21:1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图为观赏盆景《缘》。 郭惠民 摄
中新网兰州11月15日电 (郭惠民)废旧的瓶瓶罐罐,经过打磨、切割、改造,再种上花草或景观树,变成独具特色的艺瓷工艺盆景。甘肃平凉民间艺人何文华,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经常在废弃的瓶瓶罐罐上“舞刀”。
今年54岁的何文华“玩”瓷器已有36个春秋。从小喜欢与大自然亲近,痴迷奇石盆景,参加工作后,他将业余时间都精力在“玩”瓷器上。
受到家庭传统文化熏陶和父亲影响,小时候何文华就喜欢摆弄父亲捡回的石头和样子奇特的瓷酒瓶,后来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构思,对花瓶、瓷瓶进行加工改造,并种上花草、中草药和景观树,形成独特的艺瓷工艺盆景。
何文华说,由于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在平时的摸索实践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许多造型独特的酒瓶,大多是陶瓷做的,只有把表层的釉磨去,才能在瓶身上打眼、开洞。“整个打磨过程需要非常小心,不然酒瓶很容易破裂,我摸索了半年多时间,才找到顺利切割的方法和要领。”
1998年,何文华创建了自己的瓷雕工艺盆景工作室,开始创作。他收集瓷质杯盘、茶具、花瓶、酒瓶和石材、树草、苔藓等物品,对瓷质容器本身进行再创作。通过构思、布局、选材、瓷雕、镶嵌、打磨、栽植等一系列程序,把植被巧妙地栽种进瓷瓶,创作出独特精巧、美观雅致的艺瓷工艺盆景。
“酒瓶经过切割加工来栽种盆景,不但能变废为宝,还能增添室内的艺术情趣。”何文华说。
因为花瓶、酒瓶等瓶口相对较小,透气性较差,与其它盆景相比,艺瓷工艺盆景的养护难度就大了许多,要十分讲究施肥和浇水,否则会形成干枯甚至烂根。何文华说,为了解决艺瓷工艺盆景内绿化植物不易成活的弊端,他对艺瓷容器进行了改良,在其底部用水锈石进行粘合替换,有效解决了容器底部吸水、渗水差的问题,使容器内的植物根系健康生长。
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何文华每年都坚持订阅《花木盆景》、《中国花卉盆景》、《盆景制作艺术》等书刊杂志,还常参加各种文化艺术博览会、交流会,以及文化艺术类学习培训。
2016年1月,何文华被甘肃省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为了将艺瓷盆景的手工技艺传承下去,何文华创办公司,培训新人。目前,已培训600多人次,并有430人从事艺瓷工艺盆景、花卉盆景、苗木培育产业。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