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0 09:1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
“每周一图”以“地图”为载体,融重庆地理、历史、文化、美学为一体,按照公众的切实需求,每周定期推出。阳光明媚,春暖花开,《重庆春来赏花地图》为市民外出踏青提供了帮助。马拉松开跑在即,一张《重庆国际马拉松赛线路图》被争相传阅。七夕节到来,《重庆爱情地图》也适时出现……地图解读着重庆,也传播着地理知识,宣传着城市文化。
“老百姓关心什么、当下的热点是什么,我们的团队就做什么选题。既要贴近老百姓,也要具有服务性。”2013年8月29日,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正式启动“每周一图”工程。“80后”工程实施负责人张海鹏介绍,团队中的伙伴平均年龄29岁,分别来自地图制图、历史地理、自然地理、景观设计、影视编导、计算机等不同专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敢于创新、拥有激情、热爱地理”。
“市民现在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和手机APP等新媒体方式查找‘每周一图’,便可进行下载和浏览。”张海鹏说,在每周不同的主题地图服务过程中,团队的小伙伴不断深耕地理信息数据,也不断发现地图服务的另一种延伸,即地理知识服务和地理文化服务。“我们乐于把原本枯燥的专业数据变成了具有可读性、普及性的地理知识产品,通过一张张专题地图呈现给读者。”
2015年元旦期间,重庆火车北站北广场正式投用,部分列车从原来的南广场始发迁至了北广场始发。由于很多旅客不了解站场调整信息,导致元旦当天不少人错过了列车。“每周一图”团队的队员们火速出击,兵分两路连夜对重庆火车北站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踏勘、核实,赶制出《重庆火车北站交通组织地图》,服务了市民出行。
“与传统地图服务相比,我们将绘图模式从以往的被动出图向主动策划出图转型,不仅克服了传统制图时间周期长的不足,建立了一套快速制图、发布流程的机制,这也是传播模式的一项创新。”张海鹏告诉记者。
一群小伙伴,分工合作,众志成“图”。蒋雪和安丽超是团队里的女生,均毕业于武汉大学地图制图专业,在“每周一图”制作中,她们研发出了快速制图的模板。从事专业制图工作16年的“大叔”何俊,凭着专业看一眼便知颜色的RGB数值……
团队成员们说,无论是要“用脚步丈量土地”,还是“巡天遥看一千河”,市民对“每周一图”的热爱,就是他们继续创作的动力。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