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8 09:17:00 来源: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据山东官方出版的《山东千年古县志》记载,山东目前共有“千年古县”74个,“千年古县”数量占总数140个县(市、区)的二分之一强,居全国各省区前列。所谓“千年古县”是指距今千年以上且一直沿用建制县及其以上古政区的名称。那么,两千年古县又都有哪些呢?山东两千年未改名的“千年古县”就有15个!
1、即墨2200多年
“即墨”因故城(位于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
历史沧桑,时代幡然,青岛、烟台南“门”北“窗”豁然开通,胶东腹地气象为之一新,即墨曩昔的陬隅闭塞之势也乍然转变,其南偎青岛,北达烟台,居南北交通之咽喉;烟青、青石公路必经县城,胶济、蓝烟铁路相交境内,如此“地利”,可谓得天独厚。古老的即墨,充满了新的希望。
2、莒县2200多年
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31个城邑,相当于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到春秋中后期,因屡遭征伐,莒国疆域日小。
战国时期,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另说齐先灭莒,后又为楚所取)。秦灭六国后始行郡县制,莒国改称莒县,属琅琊郡,治在莒城。唐、五代初属河南道莒州,后属河南道密州。宋属密州。
金元属莒州,州治莒县。
明省县入州,属青州府。清称莒州,治在莒城,初承明治,中升直隶州,后为散州,先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后属山东省沂州府。1913年改州为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1928年裁道后直属省。
1945年7月莒中县改称莒县,驻莒城,隶属山东省滨海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92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莒县由临沂地区划归日照市管辖。
3、东阿2200多年
春秋时,置柯邑,原属卫国,后属齐国。战国时改称阿邑,仍隶齐国。秦废封建置郡县,始称东阿县,属东郡。自秦已来,相沿至今已2200余年,其间除刘宋一度将东阿并入谷城县,解放后一度将东阿并入茌平县外,一直相沿。
4、平原2200多年
西周初,为齐国西境之下邑,城址在现王庙乡张官店东,因地处平原而名为平原邑。秦以平原邑置平原县。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平原郡,郡治设于平原县。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县城由张官店东迁今地(原属绎幕县)。隋初属德州,后属平原郡。唐中期属德州。清初至清末,属济南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平北县并入平原县,属德州专区;1956年原恩县东部划入平原县,改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属德州专区。现属德州地区。国务院1994年12月17日批准撤销德州地区设立地级德州市。此县归德州市。
5、茌平2200多年
秦行郡县制,置茌平县,属东郡,治茌平(今韩集乡高垣墙村)。汉属兖州部东郡。公元9年改茌平县为功崇县,25年改功崇县为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三国时为魏地,属冀州部平原郡。晋、南北朝治鼓城(今乐平铺镇土城村),属济州部平原国。后魏属济州部平原郡,北齐并入聊城县。隋初复置茌平县,治兴利镇(今杜郎口镇杜郎口村),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县。
621年复置茌平县,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627年并入聊城县。1130年复置茌平县,治今城,属山东西路博州。元属东昌路总管府,明、清属东昌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改属山东省政府,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专员公署。
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专员公署。1978年7月属聊城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8月属聊城市。
6、高密2200多年
据《金楼子·兴王篇》记载,“高密”是大禹的字。梁元帝萧绎在书中说:帝禹夏后氏,名曰文命,字高密。战国时,始有高密之名,亦为齐地。据《水经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秦灭六国后,推行郡县制,置高密县,属齐郡,后改属胶东郡。
西汉时,先后属胶西国、胶西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高密国,治高密。公元9年(新王莽始建国元年)改高密为章牟。东汉复称高密,改属北海国。三国时,高密地归魏,属青州城阳郡。西晋时,属青州城阳郡,东晋改属青州高密国。
南北朝时期,先属南朝宋青州高密郡,后属北朝魏青州高密郡,后改属胶州高密郡。隋时,属高密郡。唐时,县属河南道密州。五代建置、隶属相沿。北宋,县隶属京东东路密州。金,县改属山东东路密州。元代,县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胶州。
明初,县属青州府,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属莱州府。清初相沿明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属胶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东道和莱胶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密县初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1950年改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划归昌潍地区,1981年5月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地改市,为潍坊市。县均属之。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