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5 14:2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原标题:张爱玲遗稿《爱憎表》曝光 迂回曲折讲述自己过往
张爱玲
中新网8月5日电 据台湾旺报报道,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指出,最新近公开的张爱玲“遗作”,要属她自己剖析学生时代想法的《爱憎表》。此文的重构过程,日前在“张爱玲诞辰9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发表,全文并于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率先刊登,为两岸三地首见。
张爱玲身后,其实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所谓的张爱玲“遗作”问世。作为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很感慨,自己是统计学背景出身,要不是父母宋淇、邝文美,他自己从没想过有天要成为她的遗产守护者,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在不违背张爱玲意愿的前题下,整理她所留下的一切,还原更真实的张爱玲。
《爱憎表》手稿
手稿字迹难辨且杂乱
原本宋以朗并不打算让《爱憎表》发表,“手稿字迹模糊难辨且杂乱难以整理”,坦言自己也不怎么懂得欣赏张爱玲,实难单凭一己之力进行;而后在香港文学评论者冯晞干的协助下,从众多支离零碎的手稿中重构其貌。而其中最费时的工作在于将张爱玲的字迹逐一辨读后,一字一句搬入计算机。“像这里,她写‘马OO’,其实是要写‘马桶盖’(又称马子盖),省笔画她懒得写就画圈,因为她自己很清楚,可是我们不清楚呀!要推敲很久。” 宋以朗说。
张爱玲自述“最恨有天才的女孩太早结婚”
迂回曲折讲自己过去
张爱玲最早提及《爱憎表》是1990年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上,提到1937年高中毕业时在校刊填过一个调查,其中她填下“最怕:死;最恨:有天才的女人太早结婚;最喜欢:爱德华八世;最喜欢吃:叉烧炒饭”故而她名为“爱憎表”。但即使是她自己,“隔了半世纪看来,十分突兀”甚至完全陌生,需要解释,于是她花了约2个月的时间写〈爱憎表〉但陆续搁下,始终没有写完。
冯晞干指出,张爱玲《爱憎表》如《小团圆》,迂回曲折地讲自己的过去,除张氏回环往复式写法的文学性值得一探,另有其传记价值;相较于自传性小说,此文更为直述,可借以理解张爱玲的小说及其切身经历的关连。
冯晞干以《少帅》为例,当中特别提17岁应具由特别意义,在《爱憎表》中可见她写道:“我17岁那年因接连经过了些重大打击,已经又退化到童年,岁数就是一切的时候。我17岁,是我唯一没疑问的值得自矜的一个优点。”
重构《爱憎表》另一个重大的收获,在于从张爱玲的草稿中,可得知她的写作方法,首先会条列式地拟定写作大纲,且同一段话她会反复重写,添补内容,由此可知她为文力求尽善尽美,每篇文章皆悉心经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