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对从业者素质有着很高要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职业所需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和伦理意识等。心理咨询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咨询的效果。由张爱莲博士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谁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一书,基于实证研究,探讨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水平的提升路径,对于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训、录用和管理,以及从业人员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特转载该书的这一部分内容,希望能为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第八章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水平的提升路径
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同机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从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胜任水平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再结合结构访谈中来访者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评价与期望,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从行业层面、机构层面以及从业人员个体层面探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胜任水平的有效提升路径,以下是几点初步思考。
一、关注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甄选
由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求助者的心理有着重要影响,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但不能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还可能会加重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甚至对来访者造成严重伤害。本研究面向来访者所作的访谈让我们对此深有体会。因此,很有必要实行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甄选制度,做好从业人员入门时的把关工作。
按照传统观念,在招聘选拔人才时比较重视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但是研究证明,处于胜任特征表层的知识和技能相对易于培养和改进,而核心的个性与动机等处于胜任特征的深层,难以培养。因此,用人单位应当选拔具备适当个性与动机的候选人,然后教给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然而,由于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考察相对容易,所以目前国内对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要求更多体现在专业背景和受教育程度上,对个人特质的重视远远不够。而本研究所做的调查表明,无论是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还是来访者,均认为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需要具备相应的个人特质。
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个人特质的重要性,国内外均有研究者论及。比如,卡瓦纳强调,有效的心理咨询更依赖的是心理咨询师的人格特征,而不是咨询者的知识和技巧。他认为知识与技能不是不重要,而是因为教育很难改变人的那些基本的人格特征。盖伊曾论及做心理治疗师的人的特点,并提及某些特质使得他们适合参与培训,包括: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富有情感洞察力、内省、能表达热情与关怀、有耐心等。他还描述了不适合做心理治疗工作的一些个人特点,比如:有太多的情绪压力、应对方式不当、孤独与隔离、渴望权力等。还有研究者提到,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而言,单有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技巧只有在正确的时候由正确的人使用才会有效。张宁等也提到,心理咨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掌握和弥补的,但心理品质则常常是与生俱来的,改变和弥补非常困难。因此,严格地筛选从业人员,是保证心理咨询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由于人格特质对于心理咨询的重要性,美国学者波普和克兰呼吁,在心理咨询培训项目招生以及对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进行评估过程中应考虑个性因素。英国学者桑尼克罗夫特和坦塞拉也提到,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人格特征和态度因素是有必要考虑的,这在受训对象选择阶段是最重要的,接下来才是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在招聘阶段也应注意人格特征和态度因素的识别,尽量不任用不合适的候选人。
正是由于从业人员个人特质的重要性,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资格要求除了专业背景与受教育程度外,还有个人品质方面的要求。在英国,要获得“注册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也需要满足个人特质方面的要求。英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协会《关于咨询和治疗的伦理规范和执业完善框架》中,也有对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人员个人品质方面的要求,包括共情、诚实、正直、达观、尊重、谦虚等。在德国,由于有许多人希望参加心理治疗的培训,申请者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例如申请参加精神分析培训者需要经过三次访谈式的评估,通过者方可参加培训。申请参加行为治疗的培训也需要经过两天的考核筛选。因此,进入心理治疗培训者,通常都是心理学系或教育学系毕业生中的优秀者。
与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个人特质有着严格要求的做法相比,我们目前在这方面还几乎是空白。事实上,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队伍,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保护,也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绩效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到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和专业组织很有必要就此进行探讨,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培训和招聘等环节,对想要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进行筛选,并最终能形成各方公认的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甄选制度。
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培训
当前,我国民众对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具有良好信誉、专业服务水准高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从我们大范围的调查和小范围的访谈均可看到,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对从业人员专业伦理的培训也亟待加强。
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专业培训既包括职前培训,也包括入职后的培训。我国目前接受心理健康服务职前培训的主要有两部分群体:一是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二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培训的学员。从现状来看,针对这两部分群体的职前培训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显示,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少数学校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的培训不足、绝大多数学校缺乏专业伦理培训等。研究生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需要加强科学和道德伦理、行为的生物基础、行为的认知情感基础、心理师的个人与专业发展、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等方面的培训。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规定:硕士生需在有效注册的督导师督导下从事不少于100个小时的心理治疗或咨询活动。规律的、正式的、个体和/或集体案例督导小时数不少于100小时。尽管这一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对于我国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出有较高胜任水平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培训存在的问题则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入门标准过低、培训内容不合理、培训时间不足等方面,迫切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除了职前培训需要改进之外,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入职后的培训也非常重要。美国心理学会(APA)、美国咨询与发展学会(AACD)等学术组织成立了许多提供继续教育的机构,为那些已通过考试、获得开业资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人员提供再学习的机会,以保证他们的服务质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当事人的需要。国外有大量研究考察心理治疗培训、临床经验、技术和效果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建立有效治疗联盟的能力是对心理治疗效果最好的一个预测指标,而预测这种治疗联盟的最好指标又是关于心理治疗的专业知识以及现场的临床督导。研究者认为,这种关于治疗的专业知识实质上是由专业技能、治疗师的个人特质以及灵活运用技术的能力组成的。
从我国当前实际来看,许多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学员与真正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短时间的理论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有调查显示,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最需要的是实践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事实上,即使是已经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也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与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吸收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更好地为来访者服务。
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外,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也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职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均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心理咨询伦理是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的行事准则,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人际互动的规范。它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而言既是约束,又是保护。中国心理学会于2007年发布了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总则包括“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具体内容涉及专业关系、隐私权与保密性、职业责任、心理测量与评估、伦理问题处理等方面。如果所有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都能通过培训对专业伦理守则有很好的掌握和遵守,相信一定能减少对来访者造成伤害的事件,同时也减少对从业人员自身信誉和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的负面影响,使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赢得更多的信任,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有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民众。
三、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督导制度
国内有学者认为,心理咨询师培训过程中的督导是指学习者在有经验的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实践咨询技巧,改进咨询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美国学者伯纳德等认为,临床心理督导是高资历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士为该领域的下级或者初级工作者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评价性的、长期性的,旨在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并确保来访者健康利益的干预活动。
国外心理咨询师培养经验表明,督导是保证咨询师培养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美国,要获得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除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接受长达2000小时或一年左右的专业督导。即使在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执照后,还须接受终身的专业督导。这是因为,督导过程也是职业胜任能力的评估反馈过程,督导可以帮助被督导者提高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认识自己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限、盲点、个人特征以及语言行为等特殊习惯可能对咨询或治疗过程产生的消极影响,同时督导也帮助受督导者增强专业伦理意识。
心理咨询师培训中的督导分为职前督导与在职督导两大类。职前培训的督导是指大学里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对他们参与实际咨询工作的实习给予指导、帮助,使他们掌握作为合格咨询师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职培训的督导主要是指对正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师定期进行督导,以协助他们解决疑难个案,处理自身情绪,提升专业能力。
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中,有66.8%的人没有或很少接受过专业人员的督导,71.5%的人目前没有专业督导。只有1.7%的专业机构一直为专业人员聘请督导,而46.6%的机构从来没有聘请过督导。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具备督导能力的督导师相对于需要接受督导的从业人员来说相当缺乏。因此,目前急需培养一大批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督导师来加强对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督导。可喜的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近年来在多个省市建立了督导点,由督导师对当地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集体督导,很好地推动了当地专业人员的成长。
除了接受资深督导师的督导外,结合我国当前实际,也可以采取同行督导等方式来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胜任水平。同行督导是指一组同行在一起讨论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种情感体验,是团体督导的一种形式。在具备督导能力的督导师数量远远不足的情况下,同行督导可以在彼此的讨论中,取长补短,促进专业成长,增强职业认同。另外,案例讨论也是督导的一种形式,是同行督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可以发现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的不足,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结合国内心理咨询与治疗督导工作的现状,有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组织督导培训、建立督导体系、加强临床督导工作的教学和研究。近年来,旨在培养心理咨询与治疗督导师的督导培训工作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展开,对于督导工作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随着合格督导师数量的增加,有关部门和专业组织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探讨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督导制度,使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能够在切实有效的督导下,不断提高胜任水平,确保专业服务质量。
四、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个人成长
在本研究面向来访者进行的访谈中,我们看到,有的咨询师由于自身个性、情绪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无法很好地帮助来访者。同时也有来访者提到,好的心理咨询师应该首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的确,很难想象,一个自身面临这样那样问题的人,能够很好地帮助其来访者。有学者认为,只有功能完备的人,才有权利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只有自己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像救生员一样的人,才会有能力解除落水者的负担,才能教会并放手让落水者自己去游泳求生,他才会富有创造性和活力,才有可能帮助其他人上岸。詹宁斯与史考夫荷特曾对高水平心理治疗师的认知、情绪以及相关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心理治疗师特别好学,善于从所积累的经验中大量吸取有益成分,重视认知的复杂性与模糊性。在情绪方面善于接纳,心理健康并且会维护自身的情绪健康,能意识到他们自身的情绪健康对他们的工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实践表明,注重个人成长和维护自身情绪健康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至关重要。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服务工作,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体验到来自当事人、自我和服务机构的巨大压力,因此咨询师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之一。职业枯竭可表现为身心疲惫、情绪低落、价值感降低、创造力衰竭、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进而还会影响到整个生活状态。造成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具体原因包括:咨询实践中缺少督导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缺少与其他人的合作、个人付出太多、缺乏成就感、工作压力过大等。为了有效预防职业枯竭,需要关注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的个人成长问题。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成长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成长,二是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心理咨询师助人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却忽视了咨询师自身的成长问题。许多研究认为,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比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培训内容。作为专业的助人者,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影响咨询效果的核心因素。如果咨询师个人成长欠缺,就难以拥有工作中所必须的个人安全感、自信心与活力,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挥也会因此受到限制,也就无法为求助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只有自身是一个体验着成长并具有成长功能的人,才可能体会到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人的成长。
对于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如何预防职业枯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国内外均有学者论及。如美国学者卡斯洛等人谈到,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参与自我保健活动,以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应处理好个人压力,以将个人压力对工作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史考夫荷特等强调,个人成长是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培训中的一个基本方面,而自身接受个人治疗也是个人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也有学者主张,心理咨询工作者要丰富自己的个人生活,适当参加文娱体育和旅游等活动,保持与自己家人、领导、同事和朋友之间的良好沟通关系,以使自己的生活均衡发展,身心健康愉快。
除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自身应注重个人成长外,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应关注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应保证从业人员有接受继续教育和督导的机会,避免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因职业枯竭和身心健康问题而影响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从业人员促进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