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地区先秦文物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2013-04-24 14:15:00    作者:   来源:临淄区情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考古;文物;北辛文化;齐城;1986年
[提要]
   近年我们为配合文物保护和地方史的研究,重点对 淄博境内先秦文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重要遗址的考古发 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发掘资料,并对淄博地区先 秦历史的某些专题进行了研究,亦获得一批科研成果。 兹予介绍:

  自1981年始,我们配合文物普查工作,基本上摸清 了淄博地区先秦文物的分布状况,为淄博地区先秦历史 文化和文物的专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考古调 查资料表 明:淄博境内的先秦文化遗址分布不仅灿若群星,而且 很有规律,内函丰富,类型齐全,在鲁北地区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淄博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均分布在南 部沂源境内的山崖溶洞内,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分布在河 流沿岸的台梯上,商周及其以后的各类遗址已不限于河 流沿岸,即在淄博境内随处可见。经调查迄今为止淄博 境内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文化遗址400余处,其中属原 始社会遗址103处,奴隶社会时期的遗址120余处。

  1.淄博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

  辎博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址是1981年在沂源 县土门镇九会村东北约1000米下崖洞南60米处发现的沂 源猿人洞穴遗址。该遗址共获猿人头盖骨化石一块,牙齿六颗,肱骨一块,股骨一块,肋 骨一块,眉骨二块及十几种伴生哺乳动物的化石。经鉴定猿人化石为两个成年猿人的骨骼, 其时代系更新世中期,与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年代相同,距今约四十万年,并被命名为 “沂源猿人”。此猿人遗存是我省发现唯一的最早猿人遗址,也填补了我国猿人地理分布上 的空白,对了解北京猿人,安徽和县猿人和东北猿人之间的关系及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分布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猿人居住遗址在沂源境内发现有两处,即千人洞遗址和上崖洞遗址。千人洞遗址处在一奥陶纪形成的一个大型石灰岩溶洞内,洞的北 端保留有完整的文化堆 积剖面,经试掘文化堆积有四层,一、三层是粉砂质粘土层,夹有灰烬层;二、四层为上下文化堆 积,分别为0.4和0.6米。上层发现脉石英石器4件,下层发现21件。研究确认该遗址是一处 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居住遗址。(戴尔俭,白云哲《山东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古 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0卷1期,1966年2月)上崖洞遗址亦处在一大型溶洞内,遗迹处在洞 穴的近口处,文化堆积厚达15米,洞内采集石英石制作的石器50余件,多为尖状器,刮削器 和石核。考证推测遗址距今约七至八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张学海《论四十年来山东先 秦考古的基本收获》,《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

  2.淄博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淄博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较普遍。最早的发现是1956年淄川王母山北峰的巨石文化遗存。据调查遗存是用几块巨大的自然石块经人工简单加 工后竖立而成的建筑物。盖顶石长1.84、宽1.16,厚0.88米,呈扁平状,下有高0.7米的三根石柱自然支撑,形似石冢。

  周围还发现有打制石器和赤褐色夹砂陶片,这是淄博地区发现唯一的一处巨石文化遗存,据考证巨石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一种文化, 欧洲太平洋沿岸多见此类文化遗存,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荣城沿海一带也发现有此类遗存,故王母山发现的巨石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地方文化。

  淄博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时代最早的是1990年在临淄齐陵镇后李村发现的“后李文化”遗址。该遗址下层出土的陶器器类单一,形体高 大,造型厚拙古朴,陶质粗糙,陶色斑驳,圆底器多见,器类主要有深腹罐形釜,盆形釜、盆、钵、罐、碗、盂、器盖、支脚等。上述陶器因其制作原始,器物群独 具特色而被命名为“后李文化”。该文化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距今约8000余年(王永波、王守功、李振光《海岱地 区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六个周年纪念会论文;任相宏《黄河下游新发现的后李文化》,《中国文物报》1992年2月16日)。

  淄博境内发现的北辛文化时 代遗址(亦称前大汶口文化和北辛文化鲁北类型)均属中晚期,有张店傅家乡的浮山驿遗址和黄家遗址,出土的器物与鲁甫地区典型的北辛文化遗址出土器物有别, 具有鲁北地区同类型遗物的特征。继北辛文化之后是大汶口文化,淄博地区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址多分布在张店、淄川、临淄、沂源境内的淄河、孝妇河、沂 河沿岸,计38处。较典型的遗址有:临淄的薛家、崖傅、后李,前李、东古、崔家;淄川的口头;张店的大寨石佛堂和沂源的中儒林,西顾庄等遗址。龙山文化是 继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地方原始文化。淄博地区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不仅数量多,而且面积大,分布广,堆积厚,地貌典型,计有70余处。典型的遗址有: 临淄的桐林田旺,董褚,张店的冢子坡、院上、桓台的新城,前埠,庞家、淄川的三台,北沈马、周村的皇姑顶、水磨、安子窝,沂源 的北曹家庄,涝坡河,西鱼台等。如临淄桐林田旺遗址,面积5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3— 4米,特别是钻探发现了成片的夯土层,被确认为我省目前已知最大的一处城堡遗址。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帝国。当中原地区进入夏朝后,山东地区发现的是方国时代的岳石文化。岳石文化是由龙山文化发展而来,淄博地 区发现的岳石文化典型遗址不多,仅在北沈马、西鱼台,唐山等大型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有岳石文化典型遗物,进而证明岳石文化是由龙山文化接绪发展而来的一种 地方土著文化。

  3.淄博地区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前期典型遗址,城址的发现

  商周以降,我国进入奴隶制繁荣时期。特别是武王剪商,分封诸侯,姜尚受封齐地,建立齐国,至始皇统一六国灭齐的800余年间,泰沂山脉以北地区 属齐国境地。《左传·昭公 二十年》载:“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莉氏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 之”。这是淄博地区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相继建国的唯一史载,而淄博地区调查发现的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遗址,城址,墓葬主要反映了上述所建方国的情况。淄博境内发现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遗址已较普遍,计有32处。典型遗址有:临淄齐国 故城、双庙、尧王,西 路、西孙、柴家,张店的南家、大高;淄川的石谷、公孙;桓台的旬召、史家、华沟;周村的商 家、丁家;沂源的西后里、地淤沟、大桑树、东安等。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齐国的强盛和文化经济的繁荣,作为齐国中心地区的淄博一带,遗址、墓地已随处可见,分布更加密集。而此时最有代表性的是城邑遗 址,城市的广泛兴起是 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的主要标志。淄博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城邑遗址有十二处,主要有:齐国故城,安乎故城,昌国故城,般阳故城,马陵故城,於陵故城, 逄陵故城,西安故 城,渠邱邑故城,蔡邱邑故城,棘邑故城,会城故城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