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桓台县:“小支点”撬动乡风“大文明”

2025-05-13 17:14:3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冠男

  大众网记者 王冠男 通讯员 于军 王馨蓓 淄博报道

  近日,淄博市桓台县少海街道紫悦城社区“美在家庭”创评小组来到居民滕雪玲家中参观、打分,庭院内绿植郁郁葱葱,花朵娇艳欲滴,各类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自社区开展“美在家庭”评选活动以来,滕雪玲一家积极响应,将庭院美化与家庭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温馨家园。

  “家里人打扫卫生比以前更积极了,环境变干净了,自己心里很舒坦。在周末,邻里之间还会互相交流经验,打扫楼道等公共卫生区域,这样一来,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了。”市级“文明家庭”成员滕雪玲对活动赞不绝口。

  以家庭“小美”汇聚社区“大美”。紫悦城社区通过“美在家庭”评选,将移风易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具体行动,改变了居民的行为习惯,让文明新风成为看得见的“幸福生产力”。

  文明新风的培育不仅体现在家庭环境的改善上,更深入到居民的婚俗观念转变中。5月9日,在少海街道宝发社区,一场主题为“拒绝高价彩礼”的“小板凳拉呱”活动正在进行。桓台县计划生育协会宣讲员任兰兰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解析了高价彩礼的法律界定及其社会危害,并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因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经济负担等问题,倡导“重感情轻物质”的婚恋观,引发了社区居民的强烈共鸣。

  “我觉得年轻人的婚姻还是应该以感情为基础,不需要无意义地攀比。我的孩子也到适婚年龄了,他说计划旅行结婚,我很支持年轻人的新想法。”宝发社区居民张翠华说。

  据了解,宝发社区积极开展“四到家门”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成立“喜事帮帮团”、为新人送电子鞭炮、签订禁燃禁放承诺书等形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真正让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工作深入人心。

  “我们通过网格员入户宣讲、微信公众号推广、文艺活动融入等方式开展持续宣传,引导居民争做文明婚俗的践行者,推动婚俗观念从‘面子’转向‘里子’,为文明新风扎根社区注入新活力。”少海街道宝发社区党委书记张冉介绍说。

  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婚礼形式上也得到了体现。5月2日,索镇街道东镇村村民高奎刚家举行婚礼。清晨,志愿者们便早早来到高奎刚家中,帮忙布置婚礼现场。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张贴大红喜字,有的装饰彩带气球,不一会儿,整个院子就充满了喜庆氛围。婚礼没有奢华的车队,没有繁琐的仪式,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装饰着鲜花和喜字的环保电动车,组成迎亲队伍,既绿色又环保。

  婚礼现场,村支书担任证婚人,为新人送上真挚祝福,还分享了对婚姻和家庭责任的感悟。婚礼结束后,志愿者们又马不停蹄地帮忙收拾场地。一位志愿者笑着说:“能帮着办这场新式婚礼,看到新人幸福,咱心里也高兴。这新式婚礼就是好,不铺张浪费,还热闹又温馨。”高奎刚也感慨道:“以前看别人办婚礼,又费钱又费力。这次有志愿者帮忙办新式婚礼,轻松又有意义,真得感谢他们!”

  近年来,桓台县索镇街道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东镇村紧跟步伐,通过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实践新婚礼的推广。这种新式婚礼,不仅为新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还弘扬了文明新风尚,让村民们在喜庆中感受到了新变化,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据了解,桓台县计划生育协会与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合作,持续推动全县所有村居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积极挖掘展示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同时,我们发动各镇(街道)、各村(社区)志愿服务队,利用重要节日、社区‘睦邻集市’、农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理念,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凝聚移风易俗的强大合力,倡导群众自觉成为文明新风的引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桓台县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涛表示。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