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楼 | 从试点到标杆 淄博“好房子”何以成为省级“样板间”

2025-04-17 20:56: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言丽

  大众网记者 孙晨 淄博报道

  2025年4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将“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发布会搬到了淄博市新东升·福园小区。这场在“好房子”楼前召开的发布会,不仅是对山东首个省级“好房子”标准的生动解读,更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淄博作为全省高品质住宅建设的“优等生”,正以创新实践为全省提供可复制的“淄博路径”。

  政策松绑:为“好房子”腾挪创新空间

  淄博的探索始于顶层设计的突破。2024年,淄博便出台《促进新建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管理措施》,从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松绑,鼓励房企提供更多公共空间和便民设施。例如,风雨连廊、下沉庭院等公共设施不计入容积率,为设计创新留足余地。政策激励下,房企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品质提升,如新东升·佑园项目通过“空中活力环”串联社区与公园,打造“把房子建在公园里”的居住体验。

  这种“政策留白+市场活力”的模式,让淄博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标准制定—项目落地—经验输出”闭环的城市。此次省级《指引》中关于“层高3米”“分户墙厚度≥200mm”等指标,正是对淄博先行经验的吸纳与升级。

  实践样本:从“痛点治理”到“毫米级精度”

  作为国家级棚改示范项目,福园通过“立体社区”设计(上层居住、下层商业)、140余项施工标准升级(如三玻两腔隔音窗、钢丝网架保温系统),破解了隔音、渗漏、停车等传统痛点。其创新实践被写入《指引》,例如“三次蓄水试验检测防水”“分户验收透明化”等要求,均源自淄博项目的技术沉淀。

  此外,淄博在既有住宅改造中同样贯彻“好房子”理念。如市府一宿舍片区改造,通过加装电梯、拓宽户门通行净宽至0.8米,将老房子升级为适老化社区,印证了《指引》“新旧并重”的导向。

  市场突围:品质与信心双赢的“淄博解法”

  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整,淄博以“品质驱动”破局。通过四批43条政策组合拳,从土地供应(优质地块优先用于“好房子”)、融资支持(公积金存款激励银行放贷)到销售服务(“先验房后收房”制度),打通开发全链条。数据显示,2024年淄博商品房销售面积逆势增长12%,新东升·福园等项目去化率超90%,印证“好房子不愁卖”的市场逻辑。这种“用品质换信心”的路径,为全省提供启示。

  未来启示:从“一城创新”到“全域标杆”

  淄博经验的深层价值,在于其系统性。从设计端的“多样性户型库”、建造端的“42项企业施工标准”,到运维端的“智慧物业+城市书房”,形成“全生命周期”品质管理体系。这与省级《指引》提出的“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维度高度契合。

  选择在淄博发布省级标准,既是对其阶段性成果的肯定,更寄托着“以点带面”的期待。正如发布会现场专家评价:“淄博将‘好房子’从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语言,为全省树立了‘从有到优’的转型样本。”

  一场发布会,一次现场教学。当政策制定者走出会议厅、走进社区庭院,山东“好房子”建设的逻辑愈发清晰:唯有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可触摸的案例,才能让“住有优居”从愿景照进现实。淄博的实践,正为齐鲁大地书写这份答案。

初审编辑:孙莹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