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2014-09-15 14:31:00    作者:   来源:淄博市人民政府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管仲,名夷吾,字仲,齐桓公尊称为“仲父”,颖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相之一。

管仲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天资聪慧,遇事好动脑筋,酷爱读书,愿意接近名人贤士。他自幼与鲍叔牙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生活上的密友、政治上的知己。年轻时二人一起做买卖,分利时管仲总是要大头,鲍叔牙不认为他贪心,因为他家太穷;管仲也曾几次入朝当官,老是得不到国君的赏识,不被重用,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无能,而是没有遇到明君;管仲也曾当过兵、打过仗,总是临阵逃跑,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胆怯,是因为他家有老母无人照料。管仲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僖公,他有三个儿子:公子诸儿、公子纠、公子小白。齐僖公安排管仲和召忽作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作公子小白的师傅。

  僖公去世后,公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他是一名昏君,与妹妹文姜淫乱,杀鲁桓公,齐国的政治出现了动荡混乱的局面。管仲与公子纠避乱逃到鲁国,鲍叔牙与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小白自幼与齐国上卿高傒关系密切,当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大夫雍廪又杀死无知,齐国朝议确立新君时,高傒已暗中派人到莒国召小白归齐。这时,鲁国得知无知被杀,便发兵护送公子纠归齐继承君位。为防止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管仲亲率一支人马在中途堵截。管仲与小白在莒道途中相遇,自然话不投机。管仲看准小白,偷射冷箭,小白应声倒在战车上。管仲见小白已死,火速回报公子纠。公子纠大喜。其实,小白安然无恙,管仲那一箭只射中了他的衣带钩,他怕管仲再射,装死瞒过了管仲,然后在鲍叔牙的护卫下,直奔齐都临淄。高傒作内应,小白先入都城,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立即发兵,与鲁军大战于乾时,鲁兵败走。

  齐桓公安排鲍叔牙主持国政,鲍叔牙坚辞不就,力荐管仲。齐桓公不忘一箭之仇,说:“管夷吾箭射寡人,几乎死于其手,现在还要重用他,合适吗?”鲍叔牙力争说:“他是为了自己的君主才这样做,只要赦罪让他回来,他将同样为您效力。若想安定齐国,称霸诸侯,非他莫属。”齐桓公终于被打动了,他接受了鲍叔牙的计策,把管仲从鲁国用囚车接回了临淄。桓公用人不避仇,唯才是举,使管仲由槛囚而为齐相。

  管仲为齐相后,针对时代特点和齐国的实际情况,大胆革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振兴齐国、争霸诸侯的谋略。他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改革和建设。使齐国迅速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

  管仲的业绩,总括而言,主要在内政、外交两个方面。

  其一,内政方面:他继承了姜太公的治齐之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措施有: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所谓“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通轻重之权,缴山海之业”。即大兴鱼盐、山林、河海、农工之业,发展生产,壮大经济,增强国力。二是提倡爱护老百姓,对人民实行“宽政役,敬百姓”、省刑罚、薄赋敛的政策。主张对老百姓要“爱之、益之、利之、安之”。提倡“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三是为了适应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的需要,对原有社会组织进行改革,对知识分子、农人、手工业者、商人,实行“四民分业”,“勿使杂处”,实际推行生产的专业化,极大地调动了国人的生产积极性。四是在用人制度上,实行“三选法”,千方百计,广开用人渠道,任用优秀人才,参与治理国家。由于实行了以上的改革措施,使齐国老百姓得到了充分休整,军队有了充足的兵源。

  其二,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霸业的巨大成功。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在当时“天子卑弱,诸侯力争”,各周边少数民族交相攻伐中原的情势之下,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当时各诸侯国公推的盟主,称霸达数十年之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霸。齐国先后制服了鲁、宋、陈、蔡、曹、邾等中原地区的诸侯国,灭掉了谭、遂等小国,扩充了齐国的疆土。仅据《春秋》记载,十余年间,齐就与各诸侯国三次会师,两次结盟,六次攻伐,终于确立了霸主地位。二是攘夷。首先是北伐戎狄,安定了北方。戎与狄都是当时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平王东迁以来,他们的势力逐渐强大,直逼中原,成为各诸侯国最大的外部威胁。管仲辅佐齐桓公伐山戎,直到太行山以北地区;数次打退狄人的侵扰,维护了燕、邢、卫等国的安全。并在戎狄交界的边防修筑工事,防御戎狄的进犯。使中原地区形成几十年的长期安定局面。三是尊王。以尊奉周室为号召,积极维护一统的局面。

  管仲因势利导、通权达变的大政治家的风范和智慧,在齐桓公创建的政治舞台上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齐国国富民强,终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齐桓公三十五年的葵丘之会是齐国霸业的顶峰。诸侯云集,天子赐胙,盛况空前。但这次盟会也是齐国霸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齐桓公志得意满,不免傲气凌人,引起了部分诸侯的不满。但齐桓公并没有意识到骄气对霸业带来的危害,反而自我陶醉。葵丘之会后,他想要“封泰山,禅梁父”。封禅是古代帝王举行的大典,一般来说,开国换代,江山易主,致使天下太平,才“封泰山,禅梁父”(即在泰山之上筑土为坊,祭祀上天,称“封泰山”;在泰山之南的梁父山辟基祭地,称“禅梁父”。)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之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事。管仲清醒地认识到,齐桓公的狂妄之心,将导致尊崇周室而号令诸侯的霸业毁于一旦。他力谏桓公不要这么做,可桓公不听,他认为自己的功业不亚于禹、汤、周武王三代开国帝王,坚持要封禅。管仲便假托祭品难集,阻挠此事。他说:“封禅必须用鄗上产的黍、北里产的禾、江淮间产的灵茅,还要有东海产的比目鱼、西海产的比翼鸟,然后还要有15种祥瑞之物不召自来。如今凤凰、麒麟等祥瑞之物不来,嘉谷不生,反而蓬蒿藜莠茂盛,鸱枭之类恶鸟常常飞来,您要封禅,这能行吗?”一席话说服了桓公,终于放弃了错误的决定。

  管仲年事已高,又患疾病。病危时,他仍为齐国内部隐藏的忧患而焦心。第一是早立太子,确立了太子昭为接班人。管仲为消除后患,把太子登位之事嘱托给了当时势力较强的宋襄公。第二是桓公的三位近臣:易牙、竖貂、开方,桓公认为这三人都是忠臣,甚至糊涂到想让他们接替管仲为相。桓公问管仲:“仲父如果不幸弃寡人而去,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说:“知臣莫如君。”桓公问:“让易牙为相如何?他能把自己的儿子蒸了让寡人吃,看来他是没有什么不可放心的了。”管仲说:“爱子是人之常情,禽兽尚且如此。易牙对亲生儿子都如此残忍,对您又将如何呢?”桓公又问:“竖貂为了做寡人的贴身随从而自施宫刑,看来他是完全可以信任了。”管仲反对说:“人没有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他对自己身体都如此残忍,对您又会怎么样呢?”桓公又问:“卫公子开方侍奉寡人15年,连他父亲去世都未回卫国,对他恐怕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吧?”管仲说:“爱父也是人之常情,他连自己的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吊丧,说明他心里根本没有父亲,这样的人对您会忠会爱吗?”管仲不仅坚决反对这三人为相,而且要求桓公驱逐他们。管仲对桓公说:“伪诈不会长,虚假不会久,希望您尽快驱逐这三个人。”

  管仲死后时间不长,桓公病重。宫中各公子夺位之争日趋激烈。公子无亏占了上风。借混乱之机,易牙、竖貂、开方联合作乱。他们堵塞宫门,建筑高墙,把重病中的齐桓公禁闭在寿宫之中,不许任何人出入。他们在外假传桓公之命,号令群臣。桓公在病中又饥又渴,却不见一个人影。这天,一宫女越墙来到寿宫,桓公说饿,宫女一点食物也找不到。桓公说渴,但喝的东西什么也没有。宫女把易牙等人作乱的事告诉桓公。他听后,老泪纵横,慨然长叹:“啊呀!管仲真是圣人,他看得多么远呀!若人死后真有灵魂,我将有何颜面去见仲父呢?”说完,以衣蒙面,死于寿宫。

  管仲还为后世留下了内容丰富的文化典籍,《管子》就是反映管仲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世致用之书,如政治思想中的法治思想、民本思想、用人思想,经济思想中的义利并重、以农为本、四民分业、重视工商等,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管仲以卓越的政治才干和智慧辅佐桓公四十余年,使齐国终成霸业,民富兵强,发展成为东方泱泱大国。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出现最早、功绩最卓著的改革家,是受后人仰慕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理财家,是我国历史上“名相”的典范。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