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出生于明末官宦世家。从三世祖王麟以专习《诗经》读书仕宦开始,新城王氏在明清两朝科甲蝉连、簪缨不绝数百年。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明嘉靖进士,官至贵州布政使左参议,他曾制家训曰:“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并镌于石碣,昭示子孙恪守,这对其后世子孙的成才起了极大的作用。曾祖王之垣,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祖父王象晋,万历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还是一位农学家,著有农学专著《二如亭群芳谱》等著作。伯祖王象乾,隆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他在王氏家族中影响最大,朝廷对王氏“自颖川已下,以太师公象乾贵,俱赠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并敕造“四世宫保”坊褒奖。从叔祖王象春,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诗歌成就卓著,与钱谦益等齐名,对王渔洋的诗歌创作影响巨大。可见其家学渊源。
但此时,明王朝已是风雨漂摇,危机四伏,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满族屡屡入犯,作为海内望族的新城王氏也随之屡屡被难。崇祯五年,明叛将孔有德、李九成纵兵大掠新城,王氏家族与新城官民死300余人,此即“辛未之难”。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王渔洋生。崇祯十五年,王渔洋9岁时,清军锋镝再指新城,王氏殉难30余人,此即“壬午之难”。渔洋亲历了这场几至灭门的劫难,目睹了其母孙氏差点缢死的惨痛场面。崇祯十七年,王渔洋11岁时,明王朝灭亡,清朝入主定鼎。王渔洋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改朝换代的时期度过的。虽说他还是孩童,未必全懂得这场变故的全部意义,但国难家仇,不会不在他的心里留下印痕。清兵入关定鼎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清廷为了巩固其统治,在实行镇压的同时,又采取各种措施缓解汉人的强烈对抗情绪,如重用汉人降官,恢复科举,实行八股取士等。这样,随着清政权的逐渐巩固,绝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安心顺从地钻进四书五经、制艺、帖括的牢笼,奔科举仕宦之路。虽然最初王渔洋对仕进也有过犹豫、彷徨,但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清顺治七年,17岁的王渔洋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第一。八年参与乡试,得第六名。十二年会试中式。十五年殿试,中二甲第36名进士,被任命为扬州府推官。十七年,27岁的王渔洋赴扬州上任,其母嘱“其务尽职守”。这年是乡试,王渔洋一到任即被任命做江南乡试同考官。次年罢革了扬州沿袭多年鱼肉百姓的琼花观迎春之会,受到扬州人士的称颂。又参与了审处“通海寇案”。原来,顺治十六年,明将郑成功、张煌言率残部抗清,江南官民积极响应,郑、张之师一度攻下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后失败退至海上。清廷震怒,特派户、刑二部侍郎叶成格、尼满坐镇南京,按治海寇大狱追查迎降郑、张之官民。株连甚众,“监司以下,承问稍不称旨,皆坐故纵抵罪”。有些人还借机诬告陷害与己有隙之人。王渔洋参与勘问此案,对证据确凿者严惩不贷;而查无实据者全部释放;对善良者竭力保护,使许多人免遭杀戮;而对挟私仇图报复诬陷他人者则严厉惩处。其摘奸发伏、决断如神的表现,使钦差大臣也无所措词。王渔洋这样做,实际上庇护了一大批曾响应郑、张抗清的官民。这反映了他对反清复明斗争失败者表示同情,因而作尽可能的庇护,是他早期为官必然有的一种思想感情。这期间他还处断了清还积欠盐税等案。第一次任满考成时,被定为“失出法严”,不但不能升迁,还罚俸一年。其母孙夫人鼓励他说:“人命关天,你只要存心公道和宽恕,升迁和降职就不要去想它。”他清正自守,从不沾公家一文钱,每日之食只一两个蔬菜。扬州为南北咽喉要道,往来的达官显贵不断,但他只是礼节性地到码头迎送一下,从不送礼巴结。身为推官,“不名一钱”,他的至交穷诗友许天玉为参与会试去向他借川资,他无银可助,夫人张氏将手腕上的镯子脱下给了许作会试之资。他在离开扬州时写过一首诗:“可使文人有愧辞,韩欧坡老是吾师。四年只饮邗江水,数卷图书万首诗。”(后来扬州人曾建三贤祠,将王渔洋与欧阳修、苏东坡并祀于该祠多年。)他在扬州5年,还伸雪了居烈妇冤等案,其自撰年谱载“完钦部大事83案”,正如扬州如皋冒襄说的:“公实今日之循吏,仁而明,勤而敏,廉而能慎者也。”他最终还是得到了公正的评价,江南总督、巡抚等对其考满皆注一等称职,吏部、都察院会同复核均合格。康熙三年迁礼部主客司主事。八年放外任榷江苏清江浦关,专司船厂。以往,大木商汤甲买通自总督漕运都御史至道府船政同知,官商狼狈,从造船中谋取暴利。王渔洋到任后,革除了这些陋规弊端,凡发工银足称足色,毫不扣除;所造之船坚固耐用,颇利漕运。十五年迁户部四川司郎中。康熙帝历经三年,再三考察,因王渔洋诗文兼优,破格提拔“著以翰林官用”,任侍讲,旋转侍读,入值南书房。南书房是康熙帝在宫内的一个秘书机构。汉人由部曹改词臣,有清一代王渔洋是第一人。
王渔洋受到康熙帝的赏识重用后,再加上他勤谨清廉为官,从此仕途一路顺风。十八年入翰林院充《明史》纂修官。荐人以德才俱备为标准,如所荐汤斌,后成为本朝第一名臣,且荐之却不为其知。十九年迁国子监祭酒,主管太学,致使太学人才济济;秋试主持公道,杜绝公卿纨绔子弟请托,所以选拔人才都登第成为闻名于世的人。二十九年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充经筵讲官,兼《三朝国史》副总裁。七月秋审,他秉公执法,纠正了“杨成案”、“萧儒英案”等大错案。九月迁兵部督捕右侍郎。此间,曾审理了清皇室子孙的一个案子——“克什兔案”。克什兔乃旗人,患了毒疮,危甚。名医张希仁为其治愈。克恩将仇报,私造伪契,诬陷张氏全家卖身为奴于他,而且竟恶人先告状,将张氏告到官府。案子到了刑部,王渔洋审明案情后,判张氏无罪。克什兔仗势欺人,又告于宗人府,郡王召兵部侍郎对证,克无以对,宗人府维持刑部原判,并将克革职、鞭责。王渔洋不畏强御秉公执法可见一斑。三十年春,奉命主考会试(副主考),与其交23年的老门生惠周惕参与会试,正主考张玉书、陈廷敬,另一副主考李光地,三人皆欲拟惠为第一,独王渔洋不同意,结果置于第六。发榜后方知此人竟是自己的老门生惠周惕。只此一事,足见王渔洋之力持公道,清廉无疵,所以其门生故旧无人向其请托。三十一年,因奏知八旗逃官逃兵之事,皇上问之甚详,负责捧牌启奏的满州堂官不能对而失职,下吏部、都察院察议。部院诸官员都说此事汉人官员向来不参与,故与王渔洋无关。王却说:“满汉堂官平日共事一堂,又同启奏,小有利害辄分彼此,既非大臣之体,又非协恭之谊,某不忍为也。”于是也一同被降职。一代廉吏于成龙时任都察院总宪,叹服曰:“真有古大臣之风!本朝此类事,过去唯见于魏敏果公,今又见于公耳。”八月调户部右侍郎,主宝泉局督理钱法。旧例铸出钱币都须向主管官员呈样钱,实为受贿。他主管宝泉局后,力主革除此弊,从未派人去过钱局,严防染指,其清廉至此。三十三年转户部左侍郎。在户部7年始终廉洁自励,举朝皆知。如三十四年,开“捐纳授官”,内阁九卿及各省督抚都引见保举,好多人借机互相利用,谋官,取利。而渔洋一例不染。三十六年,其二儿子启汸被任命为河北唐山县令,王渔洋总结其为官数十年的经验,专门写了一篇《手镜录》给启汸,其一生“不负民”的做官宗旨流溢于字里行间。如其中的“春秋课农,须亲劝谕鼓舞之,尤须减少驺从,自备饮食,令民间不惊扰。”“加派一事最碍官声,最为害民。……断断不可一毫染指。切嘱,切嘱。”教育儿子要做一个“清慎勤”、“不负民”的好官。三十七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身居高官,提拔任用官员均秉公行事,不循一情面,绝奔竟钻营之途;告诫署官举人论事务崇大体,不得毛举细故;下衙回家,不是读书,就是与一二布衣故交谈诗论文,不与其他官员拉帮结派,所以,其堂堂都察院总宪之家门可罗雀。这期间,汉军御史郭金城上疏裁冗员,下九卿集议后,欲裁监察御史若干名。王渔洋力持不可:“天子耳目官,可增不可减。”他充分认识到了监察监督对国家、防止腐败等国是的重要性,呼吁监察监督机制要增强,而不能削弱。其意见终被采纳。此见解,在今天也十分有意义。三十八年迁刑部尚书。至此,王渔洋已进入康熙朝高层统治机构,成为台阁重臣。但他毫无骄矜之气,秋审、朝审更其勤谨、审慎,纠正了不少冤假错案。如“徐起龙案”:徐的女儿被其婆母曹氏伙同奸夫辛二与和尚逼奸两月有余,徐起龙与表弟侯六登曹氏之门理论,被曹与奸夫打出,而曹还以“白昼入宅抄抢”告于官。徐侯被解至刑部,初审司官又草率结案。王渔洋访得其实,诘问司官:“你们是畏势呢,还是循情呢,或者是已纳贿呢?竟敢如此判决诳瞒我!”立释徐侯二人,严惩了曹氏、辛二等。京城士民无不称快。王渔洋之所以能明断此类疑案,一是自身“清慎勤”、“不负民”,秉公执法;二是洞悉官场中的畏势、循情、纳贿等弊窦,总是尽自己的权力抵制,力求宽大,心系民命。如四十二年趁万寿节启奏释放了800余囚犯。七月,如实启奏山东水灾,为民请命,使皇上下诏户部速拨通州仓米往赈。此间,皇上连续赐御书“带经堂”、“信古斋”等。四十三年九月因“王五案”失察而罢官。主要原因是,康熙帝晚年时诸皇子争位,太子胤礽被废,而渔洋“因与理密亲王(胤礽)酬唱,为上所怒,故以他故罢官。”实际上王渔洋历来置身朝中党派之争之外,康熙帝误认渔洋是太子党;当然,渔洋也确有失误。造成其失误的重要原因是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难以事事洞悉,从而被部门官员欺瞒,最后竟以“失察”之名被罢官。在此之前他曾想上疏乞求退休归里,只因熊赐履等人上疏乞休未被允准,所以未敢继请。应该说,封建社会的“终身为官”制度也是造成王渔洋失误的一大因素。当时,其好友们都劝他再上疏申辩,但他却说:“我年已迟暮,如此能以微罪罢归,实属万幸,已知足矣!”这年十月三日,“遂巾车就道,图书数簏而已。送者填塞街巷,莫不攀辕泣下。”做了45年官,归里时的行李仍只是数箱图书而已!
王渔洋归里后,康熙四十六年山东大旱,家里虽“瓶无储粟”,却谢绝了济东道巡抚宋广业的好意,不具册领赈。四十九年,康熙下旨将因公失误而罢官的王渔洋等六人官复原职,以示格外加恩。圣旨将王置于第一位,可见他在康熙帝心目中的位置。而此时他已是疝气病重,辗转床褥,只得让二儿子启汸带上他的亲笔疏书晋京谢恩。
王渔洋一生“不负民”,政绩卓著;但他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席之地,主要还是他的博大精深的诗作和诗论成就使然。
他7岁入小学读书时,读到《诗经》中的《绿衣》、《燕燕》等诗,便“枨触欲涕”,产生一种朦胧的感情,可见他有喜爱诗歌的天性。八岁即私取唐诗诵之,学会了五七言韵语。长兄王士禄见他如此爱诗,就取唐代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的诗作,让他手抄、吟诵。长兄推荐的王孟韦柳的这种诗歌风格先入为主的熏陶,对渔洋一生的诗歌创作和诗论主张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1岁时,祖父命诸孙属对,出的上联是“醉爱羲之迹”,难度颇大,而年龄最小的王渔洋却应声对道“狂吟白也诗”,对得十分对仗工整,受到在场人的一致称赞。12岁时游大明湖即作了《明湖》诗。15岁时已成诗一卷,曰《落笺堂初稿》,由长兄为其序刻。其中的《落叶》、《锦秋湖二绝句》等诗,遣词工丽,气韵婉转,已颇近其成熟之后的诗作,初步显示出王诗的神韵特色。家乡美丽如画、世称小江南的锦秋湖,对孕育诗人的神韵才情,无疑也起了相当的作用。顺治九年王渔洋与长兄晋京会试,一路上诗情淋漓,“每遇邮亭野店,辄题诗壁上。”会试中式后,竟未殿试而归,“始弃帖括,专攻诗。聚汉魏六朝四唐宋元诸集,无不窥其堂奥而撮其大凡”,由此可知其渴望摆脱八股制艺牢笼的束缚而肆力为诗的心情。他广泛学习古人的作诗经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诗学修养,打下了坚实的诗学基础,使其诗歌创作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如其时的诗作《蚕租行十首》,委婉凄凉地叙述了一个因繁重的租税、残酷的逼迫造成蚕农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可以与杜甫的“三吏”媲美。这类诗在渔洋后来的诗作中是不多见的。而这时期他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作还是《秋柳四首》。顺治十四年(1657)秋,王渔洋与当时的齐鲁名士聚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举办秋柳诗社,见“亭下杨柳十余株,披拂水际,绰约近人。叶始微黄,乍染秋色”,婆娑摇曳,王渔洋不禁心有所感,赋成《秋柳四首》。全诗借秋柳的衰色为触机,以委婉的笔调,巧妙的用典,用难以实指的语言,含蓄模糊的意象组合,创造出了一种朦胧意境,感慨盛衰无常,悲叹故物凋零,有强烈的物过境迁的时代感,与那一时代许多人要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主观要求正合拍,与客观形势亦相适应。所以,此诗引起了广泛共鸣,问世不久,和者即不下百家。从此,王渔洋的诗名饮誉大江南北。这组诗既是渔洋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神韵诗论的代表作,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后来成为清初诗坛领袖的奠基石。在清代诗坛上,这首诗是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赴扬州任推官,起初虽因未留任京官而心情低落过,但江南山青水秀的美丽风光,正合了他嗜好山水的秉性,南方触目皆是的故国遗迹易于引起他的民族意识的共鸣。在扬州5年,他借公事之暇,遍游江南山水名胜,如南京、苏州、无锡、扬州、如皋 等地的明景都游览过。顺治十八年,因为喜爱太湖中的渔洋山之秀美,竟自号“渔洋山人”。曾有诗曰“拈花悟禅心,……萧然远尘思”,“欲乞五湖长,垂钓将已矣”,才做官几年,竟有了弃官到太湖中永做一钓翁、远离尘俗的想法,可见其迷醉山水之情至深。他爱诗,故也爱交诗友。初至扬州,即谒见了“国朝两大家”的吴伟业,吴对他十分赞赏,称他“昼了公事,夜接词人”,“王公真天才也”;他以诗及“典远谐则”的诗论贽于两朝诗坛领袖钱谦益,钱一见即欣然为其诗作序,中有“与君代兴”之语,即已言明将来诗坛盟主定是王渔洋无疑。王渔洋感激钱氏赏识之情,没齿不忘,后来在其《古夫于亭杂录》中说道,虞山钱先生“真生平第一知己也”。王渔洋所交诗友并非只有名流,而是遍及各行各业,甚至有乞丐。他还乐于提携后进、布衣诗人,只要有一篇之胜,或一言可采,都予以鼓励和扬诩。还与遗老逸民诗人交友唱和。顺治十八年因公赴南京,住布衣丁继之家,听丁讲述秦淮旧事,渔洋写成《秦淮杂诗》20首。举行了许多大型的诗歌唱和活动,如康熙元年春的修禊红桥,袁于令等诸名士参与,王渔洋赋《浣溪沙》三阕,其中的“绿杨城郭是扬州”句大江南北广为流传,还有绘为图画者;三年的红桥唱和之会更盛,90岁高龄的林古度都从南京渡江赶来参与。渔洋再赋《治春绝句》20首,和者绢素横飞。扬州红桥也因此声名大彰;四年春,在如皋冒襄家又举行了水绘园修禊,85岁的老诗人邵潜及毛师柱等人都参加了,渔洋立成七言古诗十章,事后刻《水绘园修禊诗》。这一些都奠定了王渔洋在东南诗坛领袖的地位,为其后来成为一代诗坛宗主铺平了道路。
入京后,常与龚鼎孳等京师名诗人唱和;康熙八年,其《渔洋集》(1300多首诗)刊行,名震京师;十一年典四川乡试,得诗300余首,结为《蜀道集》。因受江山之助和两宋诗的影响,“毋论大篇短章,每首具有二十分力量。所谓狮子搏象,皆用全力也。”又连续刻《八家诗选》、《十子诗略》等,引起了朝野关注,台阁重臣李蔚、张英、冯溥等都以王渔洋诗为最;魏象枢、施愚山等人,每有诗作,必让其指瑕改定。魏象枢说:“吾仕京师三十年,惟心折一阮亭耳!”十七年,被康熙帝试以诗称旨破格简拔入值南书房后,曾征其诗300篇谓《御览集》,阅后评曰“作诗甚佳”,这就从一国之君口中明确承认了王渔洋的诗坛领袖地位。二十三年祭告南海,又得诗300余篇,辑为《南海集》,陈恭尹评云:“虽不及蜀道之宏放,而天然处乃反过之。”二十四至二十九年,父去世在家守制期间,编就《十种唐诗选》和《唐贤三昧集》,为其神韵诗论作了形象的注脚。三十四年集甲子使粤以前及丁卯以后诗、庚午以后杂文为《蚕尾集》十卷。三十五年祭告西岳、西镇、江渎,得诗100首,结集曰《雍益集》,曾自述道:“无复当年《蜀道》、《南海》豪放之格。然览古兴怀,得江山之助,生色有加。”三十九年,仿效黄庭坚《精华录》编定自己的《渔洋山人精华录》。四十三年集乙亥迄甲申官户部侍郎至刑部尚书的京邸之作为《蚕尾续集》。在京为官期间,还有《池北偶谈》、《居易录》等著作。
罢官归里后,“闭门著书,不以一字通朝贵。”又成《古夫于亭稿》、《蚕尾后集》、《诗话》等诗作、诗论著作;还有《香祖笔记》、《古夫于亭杂录》、《分甘馀话》等笔记著作;又据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选》精选900余首成《唐诗绝句选》,进一步归结和重申其神韵诗论是其一生的主导思想。康熙四十九年,歙县程哲兄弟致书王渔洋,征其诗文,汇为全集,刻版印行。时渔洋已病不能起,便于枕上口授,让其子启汧查检朗诵,详加去留,编次为92卷,据御赐“带经堂”名命曰《带经堂集》。五十年五月十一日王渔洋于故里逝世,享年78岁。一代诗宗陨落了,举国文坛名士无不悲惋。如蒲松龄含泪吟诗四首,以示悼念,其中第一首有句云:“儒林道尽典型尽,大雅风衰文献亡。”再如渔洋的门生孔尚任,亲赴新城吊唁,即使是与渔洋诗论针锋相对的赵执信也恸哭曰“典型杳矣!”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