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姬连庆 通讯员 武建强 张善第 报道) “感谢你们,若不是法官们的努力,我这十几万元就打了水漂了。”7月23日上午,市民肖先生将一面写有“执法廉明 救危扶困”锦旗送到了淄川区法院执行局执行三庭法官的手中,感谢他们帮助自己要回来十年前的一笔欠款。
原来,自己经营生意的肖先生算是“先富裕起来的一批人”,手里有一部分富余资金。“2006年,我峨庄村的一个朋友强某在当地经营一家企业,他找到我,说自己的生意周转,急需资金。”肖先生告诉记者,强某当时找了担保人,还承诺给自己一定的利息。
肖先生看到强某既有工厂又有担保人,就将12万元的资金借给了强某。但是到了约定还款日强某却找理由推脱还款,肖先生多次找强某催款,但是强某却始终推脱。无奈之下,肖先生只好将强某和其担保人告上了法庭。法院依法判决,强某归还肖先生的欠款以及利息。
案件进入到执行程序后,淄川区法院执行局执行三庭受理了肖先生的案子。但是,强某当时为了躲债,已经去了外地。执行法官还发现强某不仅没有银行存款、房产等可执行财产,而且其厂房用地是集体土地,无法执行,案件执行陷入了僵局。
但是,淄川区法院执行局执行三庭法官没有气馁,继续努力。为了找到强某,法官们多次半夜前往峨庄,对强某的住所和厂子进行查堵。“为了我的案件能够迅速办结,法官们可是没少花力气。”肖先生感动地说。
今年5月份,案子出现了转机,在法官们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当时为强某借款的担保人,并依法对其采取了强制措施,他归还了肖先生的部分欠款。同时,法官进一步加强了对强某本人银行账户等的监控。
近日,执行法官通过多方查询,发现强某账户中存入了一笔款项,法官立即采取措施,依法对这笔款项进行了查扣,并将其欠肖先生的款项及利息19.4万元划拨给了肖先生。
“没有法官们的努力,我这笔十年的‘烂账’就真的成了死账了。”肖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特意把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给了法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