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淄博会是啥样?淄博城市规划报国务院待批

2015-07-15 18:29:00    作者:刘波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今天,修改后的《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结束公示报国务院待批准。
淄博城市总体规划结束公示报国务院待批
2020年528万人在淄博
  大众网淄博7月15日讯见习记者 刘波)今天,修改后的《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结束公示报国务院待批准。

  具体内容如下:

  张店城区

  承担淄博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由老城片区、新城片区、高新区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教育园区组成。2020年,张店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28.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37.41平方公里以内。

  淄川城区

  承担中心城区副中心职能,重点发展物流业及现代制造业;由淄川北部片区、东城片区、西城片区组成。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5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3.88平方公里以内。

  博山城区

  承担淄博市中心城区副中心职能,重点发展旅游业和以机电、陶琉及新材料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由博山北部片区、中心综合服务片区和博山南部片区组成。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41.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50平方公里以内。

  周村城区

  承担淄博市中心城区副中心职能,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巩固轻纺工业;由周村北部片区、中心片区、南部物流商贸片区、东部新区组成。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2.70平方公里以内。

  临淄城区

  承担淄博市中心城区副中心职能,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无影响的区域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生物工程产业,加大齐文化的开发力度,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地位的石油化工基地和齐文化旅游名城;由辛店片区、齐鲁化学工业区、独立工矿片区组成。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5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4.29平方公里以内。

  中心城区呈“T”字形态

  《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指淄博市行政区范围,包括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五个区和桓台、高青、沂源三个县,面积5965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中心城区指张店城区、淄川城区、博山城区、周村城区和临淄城区以及各城区之间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用地。中心城区呈“T”字形态,面积93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与济南并肩构筑“双核”发展格局

  根据“总体规划”,从城市职能来看,在济南都市圈中,淄博将作为区域性中心承托重要的城市职能,与济南构筑为“双核”的发展格局,成为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淄博是典型的工业城市,是一座以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多资源工矿城市、山东省的重工业基地。其支柱工业有石化、医药、纺织、建材、机电、冶金等。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新材料、精细化工、基础电子元器件等。淄博将逐步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基地。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总体规划”指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要以齐文化发源地、齐国故城为主线,以保护古城址、古墓葬、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等文物古迹为主要内容,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抓住特点,打造品牌,凸现文化底蕴,形成淄博的人文个性。在保护名城的同时,对名胜古迹及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淄博市文化事业的对外交流,促进城市现代化文明和经济发展。

  2020年人口达528万形成“一城、两轴、十二片”空间结构

  根据规划,到2020年,淄博人口达52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75%。2020年淄博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306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320.7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4.83平方米。

  届时,规划将形成“一城、两轴、十二片”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城”指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该地区在区域位置、经济水平、资源条件、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协同发展优势,成为淄博市城镇发展的核心地区,带动市域南北两翼的发展。

  “两轴”指依托交通联系主轴线,形成联系中心城区和三个县城的南北向市域经济发展轴和东西向市域经济发展轴。发展轴承载着市域空间上的联系,构成市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关系。

  “十二片”指由地理临近、职能相关、发展相联系的城镇组成的十二个城镇组群。城镇发展将以“片”为单位,以县城或中心镇为中心,带动片区内其他城镇共同发展,到规划期末,形成片区特色突出、产业互补、环境协调的发展格局。

  四级标准配置重要公共设施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规划将形成“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座中心城区、3座县城、30个中心镇、21个一般镇。市域城镇等级规模分为三级。1座300-500万人一级城镇(中心城区306万人),3座10-20万人二级城镇(桓台县城20万人、高青县城10万人、沂源县城20万人),51座1-2万人的三级城镇。

  “总体规划”将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市域重要公共设施按四级标准配置。具体来说,一级公共设施主要布置在中心城区,辐射全市范围。包括行政服务中心、商业金融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医疗中心等;二级公共设施主要布置在桓台、高青、沂源三个县城,辐射县域范围。包括县域的商业、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设施;三级公共设施主要布置在中心镇驻地,辐射镇域及周边镇范围,包括商业、教育设施、医院、体育、文化活动等设施;四级公共设施主要布置在一般镇驻地,辐射镇域范围。包括小型商业网点、文化站、体育活动场地、卫生室、小学等。

  在城市综合交通方面,将构建由济青高速公路、济莱青高速公路、济潍高速公路和滨莱高速公路组成的“三横一纵”的重要对外交通和过境交通通道。构建由济南至滨州城际铁路、邹平至寿光铁路、胶济铁路及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淄博至东营铁路、辛泰铁路组成的“两纵四横”的铁路干线系统。

  中心城区实施“四线管制”

  根据规划,中心城区将实现绿蓝紫黄“四线管制”。城市绿线指市级公园、区级公园、专类公园、主要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的范围线;城市蓝线指孝妇河、南部排洪沟、玉龙河、猪龙河、涝淄河、上海路防洪河道、范阳河、乌河、淄河、淦河、浊河、米沟河、般阳河、岳阳河、白杨河、石沟河等主要地表水体的保护范围;城市紫线指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城市黄线指对城市布局和周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范围。中心城区“四线”范围内用地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实施管理。

  三类生态功能区主导生态、生活、生产服务

  根据规划,淄博划分3类生态功能区,分别为南部山地旅游农林生态区、中部城市工矿生态区、北部平原农业生态区。

  南部山地旅游农林生态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生态服务。该区域禁止开发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通过自然恢复的手段,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和防护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该区分为两个生态亚区:自然风光旅游生态亚区和林、果、粮生态亚区。

  中部城市工矿生态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生活服务。该区域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布局优化,加大城市土地调整力度,控制建设规模,加强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消减污染物排放量。该区分为两个生态亚区:城区及工矿生态亚区和近郊旅游及农业生态亚区。

  北部平原农业生态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生产服务。该区域规划巩固、建设沿黄生态防护林带,治碱改土、改善土壤环境,建立多种模式生态农业,发展优化立体种植模式,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开发工程,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和农林生态产业链。该区分为三个生态亚区:沿黄生态亚区、粮棉生产生态亚区和高效观光农业生态亚区。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