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3 14:42: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齐文化法制、开放、包容、创新思想与鲁文化相互补充促进
张庆盈谈到淄博文化时表示,淄博是文化名城,是齐国故都,也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有800多年繁荣昌盛的历史。除此之外,淄博其他的文化元素还有很多,比如蒲松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还特意提到过他的创作深深受到了蒲松龄的影响。淄博的世家文化厚重,像桓台的王渔洋家,像博山的赵执信家,特别是在清朝时期这都是特别有影响的大世家,这些世家文化都有很好的传统,家族的教育以及各个方面的传承是非常好的。
“一带一路”是国家的大战略、大布局,是国家非常宏大的一个手笔。张庆盈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在国家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国际形象非常好的提升,一个大的战略布局,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对于每个人来讲,每个企业来讲,对于每个城市来讲都是息息相关的。张庆盈讲到,对于淄博来讲,在国家大举措、大战略的引导下,“一带一路”对于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产业走出去,淄博有很多举措。
张庆盈认为,文化首先是理念,就像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相互补充促进的文化。鲁文化更多的是理,齐文化则更讲究法,所以齐文化中的法制、开放、包容,创新等思想恰恰是鲁文化所要学习用于革新的因素。齐鲁文化在“一带一路”大战略、大思潮、大布局的情况下,齐鲁文化一定要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中有所展现,这是理念方面。在理念的传输之下,另一个方面就是产品或企业,因为理念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这样的载体可以是文化产品,也可以是文化的一些其他表现形式,就像淄博的陶瓷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符号的彰显来进行文化元素的体现,从而通过“一带一路”使淄博文化走出去。
张庆盈说,过去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通过丝绸、陶瓷、茶叶等商品的贸易打通的这个道路,所以丝绸、陶瓷、茶叶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优秀传统文化载体。除了这些还有现代文化的元素,现代的技术、传统的理念、文化的底蕴等,传统和现代、国际和国内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得这种文化平台越做越好,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也会彰显地更加突出,在“一带一路”这种战略布局中有所定位和体现。
政府主导,遵循市场规律,促进淄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张庆盈说,一般提起淄博首先想到三个方面: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首先,淄博是一个工业城市,1955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省政府前身)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公布,将淄博工矿特区改为省辖淄博市,标志着淄博市的正式成立。淄博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是一个综合实力很强的工业城市,淄博是中国第16个工业总产值、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1万亿元的城市,淄博工业有着非常好的基础。1904年,清政府在博山建一个玻璃厂的时候,标志着淄博近代工业的开始,尤其后来在博山和淄川发现了煤矿,发现煤矿之后,淄博的近现代工业就逐渐蓬勃发展起来。
张庆盈谈到,文化要以产品为载体。淄博有多家综合实力很强的陶瓷企业,除了日用陶瓷外,还有艺术陶瓷、建筑陶瓷等。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淄博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淄博把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淄博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GDP占到百分之五以上。现在,淄博文化产业GDP贡献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但是淄博文化产业概念相对比较宽泛,因此淄博着力把文化产业做优做强。
张庆盈告诉大众网记者,从政策上,政府会做好扶持工作。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政府正在做一个比较创新的举动。政府拿出5000万作为政府引导资金,吸收社会力量,像天使、风投等社会资本,政府虽然是主导,但是还是需要市场的力量,遵循市场的规律,来促进淄博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有它的特殊性,它不像传统企业,文化必须要讲究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要相对应。张庆盈谈到,不能一味追求文化产业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它的社会效益。政府设立引导资金的目的就是推动、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搭建文化产业公共平台需要政府来做,企业更多的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上积极创新,政府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文化产业公共平台的搭建。
淄博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4A级景区有13家,正通过努力逐步向5A级景区发展。对文化旅游产业中跟文化有关的都会得到政府引导资金的帮助扶持,政府引导资金可以投到项目,也可以投到企业,利用资金运作的方式。政府只是拿的引导资金,但是之后更多的是专业团队来进行运营和管理。政府就是让社会知道,政府有这部分引导资金,以政府来主导,遵循市场规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在国家大战略的指引下,推动齐文化走出去
张庆盈分管淄博外事工作,张庆盈告诉大众网记者,淄博的国际交往有历史和传统。淄博在海外有十几个友好城市和友好关系城市,淄博与友好城市和友好关系城市之间开展了全方位的广泛合作,合作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教育、科技方面,通过一系列交流积极推广了淄博在国际上的文化和形象。淄博的工业实力较强,所以淄博跟欧洲的一些国家在科技领域上的合作比较多,目前淄博在大陆之外已建立起三个孵化器,台湾一个,其余两个分别是在德国慕尼黑和美国旧金山湾区,在 “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指引下,淄博积极地走出去在各个领域加强与国际合作。
齐鲁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庆盈提到,儒家文化中比如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传播的更多是鲁文化,齐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开放、法制、包容、重商,让齐文化走出去,首先要把齐文化优势挖掘出来。齐文化跟鲁文化还有一点不同,鲁文化现实存在的载体很多,比如三孔、《论语》等,齐文化的载体更多是埋在地下的,也叫地下博物馆,所以齐文化更多的是理念上的传播。淄博正在努力通过一些措施使齐文化这种理念转化成现代生产力,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的资源,把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变成文化产业的优势,去挖掘齐文化的现代生产力。淄博每年都会搞一些弘扬齐文化的活动,像齐文化国际研讨会,每年9月份齐文化节。齐文化一个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姜太公,后裔遍及海内外,很多海内外名人都是姜太公的后裔。
“文化需要载体,文化要和科技融合,文化要与金融融合,文化要和各个不同领域融合发展。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要让淄博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齐文化玄妙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让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张庆盈告诉大众网记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