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逢田:一个残疾劳动者永不言弃的创业之路

2015-04-30 15:34:00    作者:王萍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做强者先从做个善良的弱者开始。”这是高逢田在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喜欢旅游、看球赛、听音乐、写作……今年32岁的高逢田看起来阳光、充满活力,若不是走路的姿势和较慢的说话语速,你几乎看不出他的残疾。
高逢田发表的作品
高逢田和他的朋友唐守富
高逢田下班后自己做饭
高逢田业余时间看看书
外出游玩的高逢田 

    大众网淄博429日讯(见习记者 王萍)“做强者先从做个善良的弱者开始。”这是高逢田在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喜欢旅游、看球赛、听音乐、写作……今年32岁的高逢田看起来阳光、充满活力,若不是走路的姿势和较慢的说话语速,你几乎看不出他的残疾。

    善良的弱者用乐观书写人生

  高逢田一出生就被确诊为先天小脑萎缩,11岁才开始站立学着走路,但是双脚是踮着的,只有脚尖着地,走路不是很稳,经常摔跤。12岁时,高逢田才与小自己4岁的妹妹一起走进自己梦想的校园,能在学校交到更多的朋友是他最高兴的事。

  高逢田告诉记者:“从记事起我就发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别的小朋友都会跑了,自己在家里却站不起来只会爬。上学后对于同学异样的眼光,我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有时候会和同学们开玩笑:再看,就要收钱了呢。乐观、幽默的自己反而收获了更多的朋友,不仅没有嘲笑,同学们还会非常用心的帮助自己。”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去世,高逢田决定退学进入社会锻炼自己。

  走出家门找工作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四处碰壁、没有钱买饭吃、没地方睡觉只能睡大街……这些他都经历过。高逢田告诉记者:“当时不敢回家,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觉着为家里做不了什么,如果能自食其力,最起码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高逢田从朋友那里得知残联有可能帮自己找份工作,他就用身上仅有的7块钱打车去了残联。

  自食其力 用双手创造人生价值

  在张店区残联的帮助下,高逢田给工人洗过衣服、看过大门、看过储藏室、给工人考勤签到过。他说:“虽然可能给工厂创造不了多大效益,但是我不怕吃苦,只要在自己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干啥都行。”

  2012年,高逢田的母亲被确诊为骨癌,生命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提起母亲,高逢田含泪对记者说:“我终于能挣钱了,知道母亲生病就每月往家打钱,每次都想多给母亲打点,天天在厂里想着能省多少而不是能花多少,希望母亲的病能早点好。那段时间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在我眼前痛苦、难受,我几乎崩溃了。仅仅陪了母亲2个月,母亲便在125月去世了。我当时万念俱灰,消沉过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高逢田像是一朵随风飘荡的蒲公英,在自闭、沉默、消极中过着每一天。同样是身体残疾的朋友们便带高逢田出去游玩,领导的关心、同事的问候让高逢田意识到自己还有朋友,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母亲的离去而停止。在朋友和同事的陪伴下,高逢田渐渐的又回到了以前那个乐观、积极的状态,并在共青团淄博市委举办的2014年青年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因为母亲生病需要大笔费用,高逢田为了增加收入曾经在工作的厂区浴室门口摆过小摊,卖些洗浴用品。从最初每天赚几块钱到几十块钱,有时候一天下来竟然能赚够好多天的伙食费,高逢田渐渐有了创业的想法。他让朋友从沂源老家捎带农产品销售,后来又租了个门头售卖沂源苹果,他还和残疾人朋友一起做残疾人公益工作者,和朋友们一起琢磨创业。考虑到当前大家对食品安全、绿色食品的关注,高逢田和朋友联办了一个纯榨花生油工作室,做良心油,并借此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食品安全。

   做人生的强者 永不言弃

   没有自尊、受到歧视、排斥外界,是大部分人对残疾人的误解。其实结交朋友、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才是他们生活的常态。采访中,记者遇到了高逢田的朋友唐守富,他刚刚用电焊改造了一辆手摇三轮车,记者从他身上也同样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高逢田介绍说:“唐守富会开三轮摩托车,哪都能去,现在基本上算是我的专职司机了。”唐守富也乐呵呵的说:“我们在一块就取长补短,他不会的我会,我不会的他会。我喜欢开摩托车、修东西,会点电焊,平时没事喜欢搞点小创造,我把我三轮车上所有用脚的地方都改装成手动,开(三轮)车都用手指挥。”

   谈到以后,高逢田还是希望有机会把他的绿色花生油店继续做下去,把创业进行到底,还可以修鞋,有资本了开个修鞋店也行,总之,不能闲着,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有想法总比天天混日子强。唐守富则希望以后退休了回老家搞点养殖。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人生的价值。靠别人的同情、帮助只是一时的,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是自己最大的财富。谈到家庭,高逢田有着对家的渴望,希望能成个家,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为了家去努力付出。

初审编辑:陈修胜
责任编辑:刘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