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英模王勤利:忠诚与挚爱在警察路上的传承

2015-04-03 09:46:00    作者:孙奉娟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14年前,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一名民警倒在了堵截全国重大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卡点上,他为了人民的平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4年后,当记者再次追寻一级英模王勤利的工作和生活点滴时,仍被他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所做的事,所表现出来的敬业奉献、挚爱俭朴的作风所感动……

  编者按:今年是淄博市公安局成立70周年,建局70年来,全市公安系统共有烈士119名,其中,建国前107人,建国后12人;在淄博市公安系统中, 一级英雄模范2人,二级英雄模范4人。在和平年代,广大公安烈士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缅怀革命英烈,向英雄致敬,传承和弘扬英烈的事迹,发扬优良传统,宣传公安工作和感人事迹,大众网与淄博市公安局联合开设“缅怀公安英烈”系列访谈栏目。先后邀请梁学章、王勤利、邱方正等英模代表的战友、同事及家人做客大众网,聆听他们对英雄事迹的回忆和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淄博市公安局博物馆陈列的王勤利的遗物

王勤利巡逻时戴的袖章

王勤利被送往医院后,医生给出的的诊断证明。

王勤利被追授一级英模称号的相关报道

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法治室民警栾宁(左二)、马登琦(左三)和王勤利儿子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巡警大队民警王磊做客大众网讲述王勤利的英勇事迹。(赵致捷 摄)

王勤利儿子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巡警大队民警王磊讲述王勤利对他成长的影响。(徐建彬 摄)

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法治室民警栾宁讲述王勤利的英勇事迹。(徐建彬 摄)

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法治室民警马登琦讲述王勤利的感人事迹。(徐建彬 摄)

  大众网淄博3月31日讯(记者 孙奉娟)14年前,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一名民警倒在了堵截全国重大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卡点上,他为了人民的平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4年后,当记者再次追寻一级英模王勤利的工作和生活点滴时,仍被他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所做的事,所表现出来的敬业奉献、挚爱俭朴的作风所感动……

  “拼命三郎”主动请命 堵截重案犯罪嫌疑人

  曾经与王勤利一起战斗过的民警栾宁,提起当年王副指导员牺牲时的经过仍记忆犹新。2001年,3月17日,被大队长“撵”回家整整50天没有休息的王勤利,在当晚陪妻儿看电视时,看到了关于缉拿石家庄特大爆炸案犯罪嫌疑人靳如超的新闻后,主动请命参加堵截任务。18日一大早,王勤利便穿着还未晾干的警服从40公里外的家中返回大队,带着11名民警赶到205国道白塔堵截点进行堵截任务。

  205国道是山东省内的主干道,车流不息。一辆、两辆、三辆……在查到40余辆车的时候,王勤利突然用手捂住胸口,“看他像很不舒服的样子,我们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可能是岔气了。一起执行堵截任务的民警田学宁背了背他,说顺顺气就好了。”同样参与堵截任务的栾宁回忆说。

  查到第50辆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王勤利在正准备上一辆公共汽车的时候突然栽倒在地。民警立即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但48岁的王勤利却因为心肌梗塞突发,从此再也没能醒过来。 那时,栾宁与马登琦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在生活上和工作上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王勤利副指导员关心。面对王副指导员突然牺牲,他们一时还不能接受。当回忆起王副指导员当年牺牲的经过,栾宁和马登琦的眼里都泛着泪花。

  单位同事的“百宝箱” 工作生活中的“修理工”

  1996年,刚调任博山公安分局巡警大队的王勤利,几乎把周一到周五晚上的值班任务全都承包了下来,他不止一次地说过:“穿着这身警服,是吃公安饭的,一天不干公安的事他心里就不舒服”。 像栾宁与马登琦这样刚参加工作的小同志,王勤利都把当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在工作上耐心指导。每天早上5点半,队员起床出早操,王勤利就在食堂给队员安排早饭,栾宁回忆说:“有时执勤回来晚了,食堂工作人员下了班,他亲自为大家下面条。”

  马登琦当时作为内勤民警,与王副指导员同吃同住两年多的时间,给他印象最深地就是王副指导员身边的铁盒子。里面总是堆满了王副指导员平时积攒的钳子、扳手、螺丝刀等小工具,这个铁盒子成了队上同事的“百宝箱”。“有时掉在地上一个小螺丝帽、小垫圈他也捡起来,放到他的‘百宝箱’里。”大队上不管谁的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掉了小零件,他的“百宝箱”就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他总能帮大家修理好。看似琐碎的小事,在马登琦看来,是王副指导员细心和坦诚给了同事更多的温暖。

  “王副指导员喜欢动手自制生活用具,他办公桌前的墙壁上挂着一盏壁灯,就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栾宁记忆深刻地是,王副指导员曾用铁条当做支架,安装上灯泡制作了一套照亮工具。

  为母亲烧火做饭积攒枯树枝 定期探望母亲

  在马登琦印象当中,王勤利副指导员不仅是个勤俭的人还是一个大孝子。

  马登琦回忆说:“在大队的后面有个院子,有处角落里总会堆着枯树枝,那是王副指导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原来,王勤利家住博山镇上瓦泉村,家里还有一位老母亲,农村做饭烧水都是烧柴火,王副指导的母亲年纪大了,拾柴火很不方便,他就抽空积攒些枯树枝,回家的时候带回去。”

  儿子感知警察家庭冷暖 子成父志传承警察梦

  王勤利的儿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了,并且子成父志,现在张店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工作。如今也已成为一名警察的王磊,已有了妻子和孩子。回忆起当年父亲对自己的管教,他已经体会到了一个警察父亲的平凡和挚爱。

  15岁的时候,王磊要参加一场足球联谊赛,在队里承担了守门员的角色。他为了征求母亲同意,就把联谊赛的事情给母亲说了,而母亲的回应却是,先让他做完作业再去参加比赛,但他觉得一支队伍少了门将是万万不可以的。正在与母亲“交锋”过程中,父亲恰巧回来了。父亲在了解事情来龙去脉之后,观点与母亲一致。但是,倔强的他仍然逃脱了父亲的追喊,踢了一场足球联谊赛。那几天,叛逆的王磊就产生了让父亲责备母亲的念头。”

  于是,王磊把母亲做的每道菜里都偷偷放了很多盐,想看一下父亲会不会责备母亲。最终,这顿饭,全家人都没有吃好,尽管这样,父亲没有责怪母亲一句话。这让他的心思落了空。

  事后,父亲对王磊说了一句话:“如果你母亲犯错,他不追究,也无法追究,如果你成为了一名警察就会明白。”当王磊回忆起这句话时,眼含饱含着泪花说:“我现在才体会到父亲为什们对母亲无限的爱和对我格外的严格,因为那是一种弥补……”。   高中升大学的那个暑假,王磊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去了一家网吧当网管,不放心儿子的王勤利,特意到网吧转了一圈,看到儿子趴到工作桌上睡着了,王勤利没有叫醒他就回家了。

  王磊回家后,王勤利就问他,如果在网吧里发现有不合法的事情是不是需要制止。“如果我制止了,我的收入就会降低。”当王磊这样回答父亲的时候,却发现父亲流泪了,父亲告诉他:“人要有责任感,不能推卸责任。”

  从警之后,回忆起那些往事,王磊更加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王磊说:“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我也从父亲的话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干警察工作要兢兢业业、堂堂正正。这,也是我为什么要选择做一名警察,继承父亲的遗志的信念所在!”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