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淡淡香——一个基层女民警的经历

2015-03-05 14:37:00    作者:许红   来源:淄博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彤彤;刘某;1975年;亲人;派出所工作
[提要]有一种风景,曾让我放慢脚步,忘记归途;有一种信念,鼓励我坚韧不屈,迎风舞动;有一种深爱,始终给我力量,伴我前行。”  2014年以来,经过派出所社区民警和我一道的努力,和平派出所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8.2%,其中“两抢”发案同比下降60%、盗窃发案同比下降24.5%,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

  

  

  

  

许红

  有一种风景,曾让我放慢脚步,忘记归途;有一种信念,鼓励我坚韧不屈,迎风舞动;有一种深爱,始终给我力量,伴我前行。蓦然回首,从懵懂到警校、从宣传到户政、从内勤到社区,从向往走进警营已20个年头。老师的教诲、前辈的指引、群众的理解、家人的支持,让我在点点滴滴中一步一步成长,在苦累难险中学会了更加坚强。站在时光的岸上,回眸春来秋往,心中满满的幸福和感动,竟不觉间泪花点点……

  青春年少

  抹不去的从警梦想

  1988年,我还是个中学生,电视剧《警花出更》正在热播,剧中郑裕玲扮演的女警察英姿飒爽、果敢柔情,令我崇拜和羡慕不已,每当看到她勇敢无畏制服罪犯的镜头,我总会为她欢呼喝彩,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愿望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于是上学放学途中,我总要绕道经过公安局的门口,停下脚步看警察叔叔阿姨进进出出,看那一身醒目的橄榄绿,梦想有一天也能穿到自己身上。

  1993年参加高考后,我毅然在志愿书上填报了淄博人民警察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焦急等待,终于如愿步入了警校大门,突然发现从警的梦想近在咫尺,好多个夜晚我久久难眠。警校两年的学习生活中,一个个蒙蒙亮的早晨,一个个骄阳肆虐的中午,多少次在操场上挥汗如雨,近乎残酷的训练历历在目,“敢为人先”、“要做就做最好”、“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不断壮大着自己。曾清晰记得,为了徒手翻越2米高的障碍墙,我在休息时间坚持练习,胳膊和双腿连磕带碰到处青紫,我咬紧牙关一遍遍助跑、腾跃,10天后终于成功越过。1995年,我很幸运地成为当年学校四名省级优秀毕业生中的唯一一名女生。毕业时,我面临市局机关和基层一线两个选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张店分局当一名基层民警,因为我向往扎根基层为老百姓做事的工作,这也是我警察梦想的初衷。

  因为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在宣传部门工作。初出茅庐,感觉一切都很新鲜。每当有随警作战的机会,哪怕要面对种种危险,我都第一个报名参加,扛着四十斤重的摄像机从未感觉到累。第一次遇到十分危险的情况是在1995年冬天,分局组织了一次紧急抓捕行动,我被抽调随警拍摄。嫌疑人是本区的一个王姓男子,抓捕过程中,王某手持匕首四下挥舞。因为我要拍摄最全面真实的镜头,一直跟随抓捕民警冲在前面,几次险些被嫌疑人划伤刺中,也是惊得一身冷汗。虽然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但闲暇时翻出当年的影像资料,看着非常晃动的镜像,特别是那惊心动魄的瞬间,仍是心潮澎湃、久久回味。

  一封感谢信

  让我做了警察妈妈

  2013年,我被调往张店分局和平派出所工作,担任副所长,分管内勤和社区警务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我把“愿意为居民们做些事,对百姓的承诺要说到做到”作为时刻提醒我的座右铭。

  2014年10月28日的清晨,派出所辖区的姚大娘跛着脚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所里,再三嘱咐道:“把这封信转交给所里的领导。”当我从所长手里接过这封泛黄的作业本单页写的信件时,心里说不出来的感觉,上面密密麻麻地写道:“这些日子,你们所的许红经常到我们家问寒、问暖,给我的孙女带来了学习用具,过节还给我们家送来油、面……感谢她,给我们相依为命的祖孙俩带来温暖……她真像俺的亲闺女啊。

  提起这封感谢信,就不得不说彤彤的故事。今年10月份,张店市民姚大娘带着孙女搬进了和平小区还不到一周的时间,我便通过社区走访了解到了这一家的困难:独自一人带着孙女彤彤生活,彤彤的父亲因病早逝、母亲正在服刑,二人仅靠姚大娘的一点退休金生活。姚大娘因岁数大、行动不便,失去了工作能力,而彤彤年仅10岁,姚大娘一家家庭经济负担重、生活困难。我了解到情况后,想为彤彤和姚大娘做点什么,于是我带着大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去看望彤彤一家。想到彤彤,马上就开学了,想让小女孩带着新书包和文具高高兴兴的去上学,我专门去挑了彤彤这个年龄段的小女孩最喜欢的书包和学习用具给她带过去。这样一回生两回熟的,姚大娘和彤彤也把我当成了亲人。彤彤亲切地叫我“许妈妈”。

  在与彤彤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她因家庭状况有些自卑,为了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让她树立坚强生活信念,我经常和她一起聊天,关注她每个阶段的学习和成长,在我的悉心开导下,彤彤对的生活信心越来越足,学习成绩在校名列前茅,彤彤的奶奶经常拉着我的手说:“闺女,你比彤彤的亲妈还疼她啊!”

  在这个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万人的辖区,社区居民常亲切的称呼我为“身边人”,大爷、大妈都亲切地叫我“小许”,孩子们愿意叫我“许姨”。他们的称呼让我内心暖暖的,当我看到这封感谢信的时候,我心里又增添了一份感动、自豪和责任,没想到自己的绵薄之力能换来群众的百般厚爱,这是我的福气,也是社区民警的荣誉。

  一张特殊的名片

  我成了辖区居民的“亲人”

  一张特殊的警民联系卡、一本入户调查登记簿、一支笔、一本笔记本成了我随身携带的“法宝”。我到和平派出所不到一年就跑遍了整个社区,辖区地图了如指掌,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门儿清”。我会在在每次入户走访的同时,向走访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告知其自己的联系方式,并承诺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或是节假日,群众有求必有应,绝不推辞。辖区群众只要有事,第一时间都会想起我。此起彼伏的群众来电,我会一个个的耐心倾听,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争取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2014年9月15日中午,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位老人急促的声音:“许警官,邻居又威胁我了,我现在都不敢出门了。”打来电话的是和平派出所辖区某个小区的王大妈。

  王大妈电话里说的邻居刘某是一名50岁左右的妇女,住王大妈家楼上。刘某患有精神疾病,平时就经常对着邻居们骂骂咧咧,大家也都没有跟她计较。没有想到,前几天王大妈出门时,被刘某用锤子打伤。

  从那天开始,王大妈就躲着刘某。9月15日上午,在楼下,王大妈又碰上了刘某,“我要弄死你!”刘某反反复复说着这句话,吓得王大妈赶紧跑回了家给我打电话。

  我一听就知道情况不妙,推测刘某的精神疾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继续留在家里,将给社区的群众带来危险。我立即与刘某的老公和女儿取得联系,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带刘某去治疗。在我的劝说下刘某的老公和女儿终于同意将刘某送到医院治疗。王大妈从那之后见到我就非得请我回家坐坐,她说:“小许啊,多亏了你,你大妈才捡回一条命啊!”

  2014年以来,经过派出所社区民警和我一道的努力,和平派出所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8.2%,其中“两抢”发案同比下降60%、盗窃发案同比下降24.5%,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

  淳厚亲情

  是难解的心结

  2007年至2013年期间,我在张店公安分局学区派出所工作,期间恰逢北京奥运会、十一运会等重大节庆活动举行,作为内勤民警,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压力极大。作为内勤民警,加班加点那是常有的事情。

  2011年上半年,正值学区派出所代表全市迎接上级执法规范化检查最繁忙的时刻。一天,我正在所里马不停蹄地筹备检查工作的时候,父亲遭遇车祸的消息传来,紧接着,母亲突发脑出血,亟待做开颅手术,祸不单行。不能缺手的工作和急需照料的家人,一时间,面临两难抉择的我陷入了困境。在急救车上,我拉着母亲的手,她用孱弱的声音说道:“你忙就忙去吧,我没事,这儿有你弟弟。”此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放不下手头的工作,满怀愧疚地把照顾母亲的担子托付给了未痊愈的父亲和弟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在母亲手术前,我强忍着泪水在电话里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实在走不开呀!忙过这段时间,我就去看您!”电话那边再次传来母亲孱弱的声音:“孩子,你有事先忙吧,工作要紧”。

  从父亲车祸到母亲做手术,在父母住院的这半年里,我没有因家里的事耽误过工作,而弟弟却因长期请假照顾父母丢了心仪的工作,我感到非常内疚。而母亲却这样对我说:“你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要懂得奉献,要舍小家为大家。”。

  2013年9月,我在和平派出所工作期间,公公、婆婆说单位组织出去旅游,由于不放心,我常给他们通电话,而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玩的挺好的。”半个月后,我发现他们的手机打不通,我便往家里打电话,正巧是婆婆接的,当我关心地问到旅游的事时,婆婆却说,她是一个人先回来了。当时,我就感觉到不太对劲,事后我才知道,那段时间,公公因病住院了,而婆婆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工作,才谎称去旅游了。知道这件事情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感动。

  我和丈夫双方的父母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父母却给予了我们莫大的理解和支持,这成了我工作最大的动力。在学区派出所工作的6年时间里,我因内勤工作突出,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并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四次,培养了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踏踏实实工作作风。

  一行行热泪

  是幸福的感受

  从警20多年来,亲人是我的铠甲,无论我有多忙,多累,他们都会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有时候是他们来安慰我;而当我深夜回到家看到他们熟睡的背影,内心的愧疚便不停的敲击我的心灵,让我夜不能寐。

  伴着星星归迎着晨光走的生活,使我失去了许多陪伴儿子的机会。每晚儿子都会打电话说“妈妈,你快点儿回来!我等你回来再睡觉”,而他却只能在等待中睡着,孩子只有在梦里才能在妈妈怀里撒娇。由于我无暇顾及他,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坚强。作为一名母亲,我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儿子的成长,对他我心里全是愧疚。特别是当我看到儿子空间日记的时候。“……瞥见杯子下压着的字条,便一阵抵触……不用猜就背得出来,又是有事、忙、加班回不来,让姑姑来送饭……我厌烦这种一家人却只剩我一人独自的生活……”这是儿子帅帅随笔写下听到我加班不能做饭的消息后的感受。

  “她又把药热好,不多言地看我喝药,于是,我浸在苦酸的药味中,品出一句话:人生中总会莫名忘记许多事,只不过,你忘得是尴尬,她忘得是追究。”这是儿子在感冒时候对母爱的理解。看到儿子的成长,我再次流下了一行行热泪。

  或许,我不如《警花出更》中女主角那样轰轰烈烈,但我们这群佩带警徽的普通人,用汗水在平凡中铸就了非凡。我们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我们更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无悔!

  有谁不爱自己的儿女,谁不爱自己的爱人,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只有我们警察战友们能舍小家、顾大家,千家万户才会多一份安宁。

  有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警察的幸福才会像花儿一样红!

  作者简介

  许红,女,197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95年从淄博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张店公安分局政工科、户籍科、学区派出所从事宣传、内勤等工作,2013年7月担任和平派出所副所长,分管内务和社区警务工作。多年来,许红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成绩,受到领导和同志们一致好评。在派出所工作7年间,许红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2010年被评为全区十佳政法干警,多次被评为全市情报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1月,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光荣称号。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