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30 10:07:00 来源:大众网-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29日上午,汪盛泉来到深井旁,为记者介绍这口井的情况。 记者 王帅杰 摄
晨报淄博3月29日讯 一口深40多米、用来浇地的深井,在道路拓宽后处在了路边上,张着口非常危险。七旬老人发现后,自掏腰包购买了井盖。记者采访发现,这位老人坚持义务补路、修桥30多年,足迹遍布十几个村子。
近日,桓台县马桥镇郝寨村的村民尹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称邻村木佛村新修的路边上有一口40多米深的井,这口井原本没有井盖,他最近发现这口井被盖上了井盖,旁边还增加了警示牌。而这些,都是邻村一名七旬老人自掏腰包购置的。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桓台县马桥镇木佛村,在一条刚铺好的路的路边,找到了尹先生所说的那口深井。记者看到,这口井的直径约60厘米,井盖被搬到一边,附近的村民正在抽水浇地。在深井旁边,一块警示牌上写着一个红色的“井”字。
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这口井以前位于农田之中,去年道路被拓宽,井口就处在路边了,而且这口井一直没有井盖,直至村里一名七旬老人自掏腰包购买了井盖。这名村民所说的七旬老人名叫汪盛泉,今年74岁,就住在离农田不远的木佛村。
随后,记者一边向村里走,一边询问老人的住处。当听说记者要采访汪盛泉时,一名村民说:“他不光买井盖盖上那口深井,而且义务补桥、修路30多年了。他可是一个大好人,不图名,不图利。”
记者走进汪盛泉家中,满头白发的汪盛泉正坐在屋里,屋里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我一个人生活多年了,平时也没有什么事,就喜欢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到附近的村子里转悠着玩。看到一些道路上和桥上有些大坑,我就想办法把它们修补起来。第一次补好了村头的那条小路时,看到村民从自己修好的路上经过,我心里特别高兴。”汪盛泉告诉记者,农村不比城市,城市有专门负责修补道路的单位,很多农村的道路修好后一用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往往坏了也没有人修。
“这些路面基本都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积水,看不清坑有多深,很容易导致经过的村民受伤。”汪盛泉说。
“每次修补道路,汪盛泉都得骑车十多里路,到处去捡别人不要的混凝土块、砖块。”汪盛泉的弟弟告诉记者,“他把这些捡来的材料搬回家,再去需要修路的村里,拿着铁锨一点一点地补上。有时候材料不够,他就自己花钱买。基本上每次修路都得干好几天。”
据汪盛泉老人介绍,30多年来,他已经义务修补道路20多条,修补桥梁两座,这期间还补上了不少缺失的井盖,涉及附近的十几个村子。
(记者 王帅杰 报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