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金农民博物馆:千余“老物件”诉说南金村600年变迁史

2016-05-26 22:40:00    作者:陆瑞洋 孙晨   来源:大众网-鲁中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一个葫芦瓢、一把锡茶壶、炊帚、木勺、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小货郎、磨剪子戗菜刀的老艺人、集市上的剃头匠,“东方红”拖拉机……作为山东省内首家介绍农村变化、农民生活的博物馆,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南金农民博物馆,展现了南金村600年变迁史,让人们置身于此“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南金农民博物馆2(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南金农民博物馆(徐建彬 摄)

潘琥、潘豹兄弟一家四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至临淄凤凰山下安家。(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潘琥、潘豹兄弟一家四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至临淄凤凰山下安家。(徐建彬 摄)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南金村的房子。(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南金村的房子。(徐建彬 摄)

奋进的南金人。(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奋进的南金人。(徐建彬 摄)

20世纪50年代南金村古街生活的一个场景。(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20世纪50年代南金村古街生活的一个场景。(徐建彬 摄)

緾足女鞋(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緾足女鞋(徐建彬 摄)

纺车(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纺车(徐建彬 摄)

馆内陈列的钢脚马车。(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馆内陈列的钢脚马车。(徐建彬 摄)

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新人结婚的“标准”婚房。(徐建彬 摄)_调整大小

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新人结婚的“标准”婚房。(徐建彬 摄)

  大众网--鲁中网淄博5月26日讯(记者 陆瑞洋 孙晨)一个葫芦瓢、一把锡茶壶、炊帚、木勺、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小货郎、磨剪子戗菜刀的老艺人、集市上的剃头匠,“东方红”拖拉机……作为山东省内首家介绍农村变化、农民生活的博物馆,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南金农民博物馆,展现了南金村600年变迁史,让人们置身于此“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据南金村村委委员路桂香介绍说,秉承“不忘过去,创造未来,建设南金”的办馆理念,南金农民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南金村投资1500万,历经五年,2012年正式开馆,建筑面积4774平方米。博物馆选址在村内原来的翻砂厂旧址上。南金农民博物馆属于村集体所有,自开馆以来,常年免费对外开放,现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共4万余人次。路桂香介绍说,共分五大展厅,分别是:“苦难时世 长夜难明”、“金鸡报晓 农民翻身”、“十年内乱 航船偏向”、“卅年创业 铸就辉煌”、“展望未来 欣然追梦”。每个展厅,或实物或图片,陈列着众多从民间收集到的各个时期涉及生活起居、农耕生产等各方面的展品,用沙盘按1:50比例还原的七十年代南金村全貌,更是直观地展现了这些年南金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南金农民博物馆共收集藏品计1967件,以民居、服饰、饮食、婚丧嫁娶、交通运输、农具六大类为主,展现了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遗产,有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还有旧时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例如,木轮小推车、耘锄、钱褡子……博物馆浓缩了南金村600多年的变迁历史。

  在生活用品展厅,路桂香指着一种叫“拧不够”的汲水工具动情地说:“看到这‘拧不够’,仿佛又回到小时候俺家院里的水井旁,一辈子忘不了那甘甜的滋味。”在这个博物馆里,参观者可以从每个物件中找回自己的“乡村记忆”。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