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学滨:小细节有大创新 21年不懈研发创亿元利润

2016-05-08 17:21:00    作者:丁稳 张琦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他,爱岗敬业,坚守岗位21年;他,善于观察,把创新当做乐趣,节省上千万固定资产投资;他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参与创新项目为公司带来上亿元利润;他就是被评为“淄博金牌工匠”的山东金晶科技研发部经理宗学滨。工作21年,宗学滨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研发部经理,正是凭着他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编者按:一个国家要想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离不开的就是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的工作技能,也是一种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的精神品质。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大众网--鲁中网推出“不忘奉献 致敬匠心”系列专题报道,将陆续展现淄博市首批20名“金牌工匠”身上所蕴含的精益求精、耐心专注、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通过走近工作的基层一线,展现金牌工匠们的精神世界,挖掘他们为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所作出的无私奉献。

宗学滨介绍改良后的浮法生产线的工作原理。

使用高温燃气炉时,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高温隔离服、头盔、高温手套,两人配合下才能完成。

宗学滨介绍,经过改良后,生产线可以通过实时传送的板宽数据进行切割。

宗学滨正在查看化验后的数据。

宗学滨与同事讨论工作问题。

实验室与车间是宗学滨经常呆的地方。    

   大众网淄博4月27日讯(记者 丁稳 见习记者 张琦)他,爱岗敬业,坚守岗位21年;他,善于观察,把创新当做乐趣,节省上千万固定资产投资;他担任重大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参与创新项目为公司带来上亿元利润;他就是被评为“淄博金牌工匠”的山东金晶科技研发部经理宗学滨。工作21年,宗学滨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研发部经理,正是凭着他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创新为乐趣 节省上千万固定资产投资

  5月5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了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见到了被评为“淄博金牌工匠”的宗学滨。宗学滨是个细心观察并且喜欢创新的人,他的创新融入工作的点滴之中,正是因为他的善于观察、乐于钻研,还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节省上千万固定资产投资。

  在宗学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浮法玻璃生产线车间。记者看到,生产线上正在有条不紊的对浮法玻璃进行测量。据宗学滨介绍,原来玻璃板宽的测量,需要在玻璃出退火窑后进行人工测量,这样不但会增加人力,而且测量数据不够客观、准确,再加上退火窑较长,玻璃通过退火窑大约需要30分钟的时间,因此存在较大的滞后时间,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反映玻璃板宽度和拉引量等参数,不利于玻璃的稳定生产。

  宗学滨发现这个问题后,便思考起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先是花钱从淘宝上购买元器件,然后编写程序,在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成功在生产线上实施。“先是安装摄像头,实时拍摄玻璃,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上,通过程序计算出需要的板宽,再传到生产线上。”宗学滨告诉记者,改良后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该创新还获得了一项国家专利发明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

  此外,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宗学滨工作的始终。工作人员研制玻璃配方时,要用石英坩埚盛放原料,试验时要打开高温燃气炉多次取放,炉门打开时,热气高达1500℃以上高温,热辐射极强且高亮刺眼。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高温隔离服、头盔、高温手套,两人配合才能完成一次。因为受到高温辐射,操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作人员一天做不了几个样品。“太热了,年轻的小伙子都受不了这个温度。”宗学滨介绍说。

  宗学滨做实验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让工作人员不再被高温辐射,提高工作效率,宗学滨翻阅了多本资料,设计出高温燃气炉坩埚夹取车。记者看到,夹取车有着长长的手臂和灵活的轮子。工作人员在远距离就可以通过操控夹取车快速、稳定的夹取高温坩埚,防止被热气灼伤,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一天能做两三个样品,现在改良后一天可以做七八个,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倍。”宗学滨告诉记者,该创新还获得了1项实用新型专利。

  7年磨一剑 研发成功低辐射镀膜玻璃

  2007年,宗学滨参与金晶集团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的项目研发并且担起主要责任。宗学滨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金晶集团自主研发,所有设备自己设计制造,设备精度要求很高,例如设备钻孔的精度要求就非常高,要求孔深4米,且偏离中心的最大距离不大于1.5毫米,他们拜访了山东、北京、陕西的多家专业公司都达不到该精度。

  找不到专业公司,宗学滨只能亲自上阵探索研究合适的精度参数。“最后我们设计了专门的工装,在加工厂住了近一个月,平均1分钟就测量1次数据,加工时,眼睛始终不能离开工件。”正是宗学滨带领同事们不停的探究、讨论和试验,终于摸索出了加工所需的参数以及纠正预防,累计打孔深度近千米,没有出现1件不合格品,设备部件的加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项目在国内是首创,2013年开始量产,”宗学滨介绍到,自该项目投产以来一直是金晶集团的利润增长点。记者了解到,宗学滨在金晶集团工作的21年时间,参与的创新项目为公司带来了上亿元利润。

  实验室与车间两点一线 一年来仅休息一天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高品位石英砂矿逐渐减少,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适合生产超白玻璃的低铁石英砂制约了超白玻璃的生产,金晶公司决定研发超白玻璃专用低铁石英砂。2015年,宗学滨担任“金晶科技15万吨砂岩提纯产业化”项目负责人。“从去年砂岩提纯项目开始到现在,我就休息了一天,还是大年初一那天。”宗学滨告诉记者。

  由于该工艺采用强酸对砂岩进行处理,对设备选型、防腐等提出很高的要求,遇到了很多难题。为了解决新项目带来的工艺设计、编程等方面的难题,宗学滨每天早起晚归,在实验室查阅资料,进行小试,而后再到车间进行生产试验,一遍遍的实验,终于攻克了难题,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实现量产,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金晶集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已上报“淄博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

  随后,记者采访了宗学滨的几位同事,“敬业”是记者从同事口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宗经理特别敬业,一上班就到车间盯着项目解决问题,平时在办公室都看不到他。”宗学滨的一位同事对记者说。“我是从去年与宗经理一起工作,感觉他特别能干、能吃苦,特别敬业。平时我们下班了,他加班到十点多才回家。周末我们都休息了,他还是来加班。”已经在金晶集团工作几十年的老职工田军告诉记者。

 

>>“不忘奉献 致敬匠心”系列专题报道:

致敬匠心①张兴友:“当代国窑”幕后英雄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