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1名赴京治病孤残儿昨日“回家”

2016-02-04 13:51:00    作者:李妍   来源:淄博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孩子 辅具 孤残儿 朱妈 治病
[提要]2015年10月13日,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送11名孤残儿到北京进行“明天计划”手术矫治和康复,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大部分孤残儿已经完成手术,并且进行了较好的康复训练。”  下午3点左右,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大巴车回到了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朱喜荣和所有工作人员早已等在了门口。

  在福利院工作人员怀里,孩子开心地笑了

  福利院工作人员欢迎孩子回家

  小慕恋与栾慧娟“击掌”

  还有3天就是春节了,如果问身边的孩子“新年愿望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想要新衣服或是要去游乐场。然而,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的孩子们最希望的是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年能和家人在一起团聚,享受爸妈的疼爱。“过年了,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外面,在北京的手术很成功,我们要把孩子们接回来,热热闹闹过个年!”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院长朱喜荣说。

  2015年10月13日,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送11名孤残儿到北京进行“明天计划”手术矫治和康复,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大部分孤残儿已经完成手术,并且进行了较好的康复训练。2016年2月2日,记者跟随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一起踏上了接孩子们的“回家之旅”。

  “我想我的朱妈了”

  靠轮椅行走35年 她终于站起来了

  “我要去看看小妮,小妮子能站起来了,太为她高兴了。”2日下午3点半左右,记者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抵达位于北京的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工作人员迫不及待地去飞奔上楼。

  周小妮从两岁开始,就成了朱喜荣的“孩子”,她一直喊朱喜荣“朱妈”。因为双髋、双膝关节屈曲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小妮自记事起就一直依靠轮椅行走。“我很心疼小妮,虽然她也做了母亲,但在我眼里她还是个孩子,永远长不大,得知这次的康复治疗有希望让小妮站起来,我心里特别激动。”朱喜荣说,周小妮的手术非常成功,看到她站起来,还可以推着助行器走了,她心里的高兴难以用语言形容。

  “我最亲的人就是朱妈了,刚来福利院的时候太小,很多事已经记不得了。”周小妮说,福利院就是她的家,福利院的所有人都是她的亲人和兄弟姐妹。从“朱妈”那里周小妮感受到了母爱,她现在也学着“朱妈”的样子来爱自己的孩子。“三个多月没见朱妈了,我们从来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我好想她,也好想家。”周小妮说。

  “北京,梦想和希望开始的地方”

  变得自信和爱笑 5岁女孩更加开朗

  在这次接受治疗的孩子中,有个叫小慕恋的5岁女孩让人印象深刻。圆圆的小脸,大大的眼睛,腼腆的笑容,模样十分可爱。但负责照顾小慕恋的栾慧娟告诉记者,因为双马蹄足畸形,双膝、双肘、双碗关节僵直和多关节挛缩症,小慕恋双臂无法活动,也无法站立,后来老师们训练她用脚拿东西学写字,“恋恋一直很内向害羞,很少和人交流,甚至笑容都很少。”

  但这次见面,让栾慧娟颇感意外的是,小慕恋变得开朗了很多,她会主动挪到床边让抱抱,还经常开心地笑,可以用脚和她击掌。“医院的护工嘱咐了很多注意事项,恋恋现在可以用腿自己站,平衡性也更好了,手术的成功让她更有自信了。”栾慧娟说,之后会看康复的情况,逐步训练小慕恋站立和行走,“这次的治疗让孩子们更自信地追求梦想和希望。”

  医院护政部的护士长刘艳慧告诉记者,孩子们的手术都非常成功,而且康复训练也十分努力,“看到孩子们能站起来,能走路,我们的心情也很激动,尤其周小妮站起来的时候,全科室的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在医院的每一天医护人员都尽心尽力的照顾,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争取一个更加光明和希望的明天。”

  “车不要停,我们快点回家”

  返程路上 孩子不停催问时间

  3日上午8点半,收拾好孩子们的行李,在医院护工的帮助下,孩子们顺利坐上了回家的大巴车。在医院时,护工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三个多月,已经有了感情,很多孩子因为疾病原因,语言能力有所欠缺,只能用哭来表达他们的不舍。“回家了也要努力做康复,等你好了再来看阿姨。”一位护工一边将牛奶塞进孩子的口袋,一边抹着眼泪说再见。

  上午11点左右,大巴车已经进入山东,途径高速路服务区停车休息时,10岁的小福晨突然急切地问:“为什么停车了,我们不是要回家吗?”工作人员赶紧解释,只是停车休息,一会儿就走。小福晨转头看向车外,自言自语地说:“车不要停,我想快点回家。”

  下午3点左右,经过近7个小时的行程,大巴车回到了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朱喜荣和所有工作人员早已等在了门口。见周小妮下车,朱喜荣一下迎了过去,像照顾孩子一样把她抱在怀里。每位孩子和工作人员脸上有满溢着幸福的笑容。

  “过年了,不能让孩子们在外面,必须接回来团聚。”朱喜荣介绍,除了全院的大联欢,每年春节期间部分工作人员还会接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小家,享受家庭的温暖。而今年的春节,除了正常的休息和联欢,儿童院还会为孩子们安排康复课程,帮助他们恢复,“因病情需要,年后周小妮还要再回到北京接受康复训练。”朱喜荣说。

  记者手记

  两天的“温暖之旅”

  3日早饭后,随行的医生提醒大家要提前吃上晕车药,工作人员王姿洁也要了一片药。“你晕车吗?来的路上没有不舒服呀!”医生问道。王姿洁回答:“我给孩子准备的。”……类似的细节有很多,两天的相处中,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喜好、性格工作人员都了如指掌,难过了安慰,淘气了批评,像对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样。面对采访时,很多孩子十分腼腆,不爱说话,但当他们和福利院的“妈妈”、“爸爸”、“哥哥”在一起时,立刻变得十分健谈,孩子会问:“哥哥,你想我了吗?”

  聊天时,工作人员说,有些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经懂事,并且有些敏感,和陌生人相处时会有一段时间的熟悉期。据了解,很多福利院的孩子姓党,但为了消除孩子内心的差异感,自从2012年开始,福利院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就采取了一套新办法,孩子们有了“百家姓”。“孩子们需要的是社会上更多的关心和关爱,需要家庭的温暖,我们愿意用自己的付出让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工作人员说。(文/图 晚报记者李妍 通讯员侯海光 王珊珊)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