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景区“没吃饱” 专家:提高景区内涵是关键

2015-10-08 14:48: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景区游客 景区开发 游线路 导则 满天星
[提要]今年“十一”假期是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实施的第一个黄金周,该《导则》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淄博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部门下一步也将集中资金和资源打造几个比较大的景区项目,做出品牌,拉长旅游产业链,吸引更多外地游客。

  今年“十一”假期是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实施的第一个黄金周,该《导则》要求各大景区核算出游客最大承载量,并制定相关游客流量控制预案。记者从淄博部分景区了解到,多数景区游客都没有超过最大承载量,有的景区游客不到最大承载量一半,景区远远没有“吃饱”。

  有的景区游客数不到承载量一半

  据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统计,“十一”期间,景区每天接待游客情况为:1日1.9万人,2日2.1万人,3日2.1万人,4日2.15万人,5日1.8万人,6日1.7万人,而景区的最大承载量5万人,最佳承载量3万人,游客数量还远未达最大承载量。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天平均接待五六千人,该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是九千人。而其他一些像博物馆等人文景点,游客更是稀少。

  “虽然人数没有超标,但是我们都已经做了预案,在景区增加服务人员,确保游客游览体验。”原山景区负责人说。

  而与淄博的情况相比,省内其他地市的不少景区游客出现暴增。省内游客暴增的景区多主打“文化游”、“体验式旅游”。曲阜三孔景区2日一天接待游客9.2万人次,梁山旅游风景区接待游客10.5万人次。

  景区各自为战对外难成合力

  近年来,淄博旅游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对外吸引力仍然不足,而各个景区往往各自为战,缺少品牌景区支撑。周村古商城、原山、鲁山等景区,在淄博比较有名,但到外地市,就缺乏知名度,更缺竞争力。

  淄博是齐国故都,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也有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近年来形成了东西文化线、南北风景线的旅游格局,但是目前淄博的景区基本上呈现“满天星”的状况,对外没有统一的形象和合力,一些景区的资源没有充分挖掘。“有些资源来头不小,是世界级的,但没有充分开发,游客没有深度体验,所以留不下深刻印象。”周村古商城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淄博景区发展也缺少统一的的规划和引导,一些景区存在盲目发展的情况。比如,有的景区主打历史景观,但是却建起了生态庄园,还搞起了特色养殖,没有一个主题,就很难形成特色。市旅游局副局长荆茂彬也告诉记者,淄博的景区开发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划与统一,不能各自为战。

  专家:注重游客深度体验,加大推介力度

  “淄博景区还应该在景区内涵上下功夫,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大力推介二三日游线路,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曾表示,以后的旅游一定是深度体验性质的,游客的精神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单纯的游览参观已经不是未来趋势,作为旅游开发部门,一定要认识到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淄博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部门下一步也将集中资金和资源打造几个比较大的景区项目,做出品牌,拉长旅游产业链,吸引更多外地游客。

  而目前,淄博在旅游大项目建设方面已经开始行动,齐古城项目已经开始建设,由长城影视文化集团投资的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项目签约落户淄川区,该项目投资30亿元,将打造以齐长城为核心的旅游文化创意园区。周村古商城和原山国家森林公园也在积极争创5A景区。

  淄博市旅游主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外营销推介的力度,先后到周边地市、高铁沿线城市等进行推介,这些都会对淄博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