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重忆抗日“兄弟连”七次大捷那些事

2015-08-07 15:11:00    作者:孔晓文   来源:淄博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大捷 兄弟连 抗日老兵 大众日报 南岩民兵
[提要]1944年,南岩民兵又巧施离间计,“虎穴锄奸”铲除了投靠日本人的伪乡长张子明,不费一枪一弹,智取第七次“大捷”。

  (晚报记者孔晓文 通讯员刘克伟)

  南岩民兵纪念碑

  1944.3.21日,《大众日报》向南岩民兵学习及南岩民兵创造惊人战果的社论与报道

  王家庄子战斗

  在沂源县档案局,馆藏着一幅珍贵的图片资料:1944年3月21日的《大众日报》,头条刊载“向南岩同胞和民兵英雄们致敬”的社论与报道。

  “当年兄弟一块杀鬼子,我们取得了七次大的胜利,人们都叫俺‘南岩民兵’,鬼子听了都害怕!”94岁的南岩村唯一健在的抗日老兵熊加福颤抖着手说:“但现在活着的兄弟就剩我了。”

  透过老人刚强坚毅的目光,我们仿佛跟着他一起回到了那片硝烟弥漫的岁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让我们重回沂源这片红色热土,找寻曾经的“抗日‘兄弟连’”和他们七次大捷的故事。

  让鬼子胆寒的“南岩民兵”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争先抢占沂鲁山区这块战略要地。1943年1月,国民党新编第四师吴化文部投降日军,形成日、伪、顽合流,沂源人民惨遭蹂躏,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周围几乎每个村庄,每天都有人被日本鬼子杀害。当时35岁的村民李为公被抓去做苦力,遭受毒打,想逃跑却被鬼子抓回去,当场就砍了头。村民董克河不知怎么惹了鬼子,结果被日本鬼子枪杀了……”老人咬牙切齿地说。

  日本鬼子的无比残暴,激起了沂源人民的满腔怒火。1943年3月,南岩村在队长刘建军的带领下建立了一支40余人的民兵队伍,也就是“兄弟连”,成为当时一支令日伪军恨得牙痒痒的抗日铁军。

  成立仅一个月,南岩民兵在队长刘建军的带领下,就包围了正准备抢劫的敌军,仅打三枪,就迫使敌人投降,俘获敌人13人,缴枪12支,取得首捷,声威大震。1943年6月,又击败敌军疯狂抢粮队,俘虏两人,缴枪两支,取得“二次大捷”。

  随着信心倍增,南岩民兵再接再厉。8月17日夜间,南岩民兵趁着夜幕,悄悄摸到玉皇山顶,全歼了日伪军一个加强排,毙敌34人,缴获小炮2门,机枪2挺,步枪18支,子弹一万余发,取得了“三次大捷”。8月21日,架云梯攻下斜山炮楼,毙敌8人,俘虏25人,缴获长枪27支,取得了“四次大捷”。10月21日,南岩民兵化装成日军,奇袭王家庄,民兵公丕文击毙了敌军指挥官,连取“五次大捷”,这次战斗毙伤敌军19名,缴获步枪56支。

  惨烈的南岩保卫战

  民兵队伍日渐壮大,经过多次战斗洗礼的南岩民兵,战术日渐成熟多变,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连续拔掉了日伪军的多处据点,让恼羞成怒的伪军陈三坎扬言要血洗南岩。

  1943年10月,一千多伪军从西北东三面,杀气腾腾地向南岩村袭来。战斗一下就进入了白热化,队里被称为神枪手的赵成淮腹部被敌人打中,肠子都流到了肚子外面,仍咬紧牙关继续战斗,直到英勇牺牲。在民兵们齐心协力下,接连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更将敌军伪副团长击毙,敌军大乱,慌乱的撤出了村子,南岩民兵取得“六次大捷”。

  但第二天,伪军卷土重来,五百多名日伪军也从松崮出发,沿宋家峪、房家圈一路逼向南岩,民兵掩护乡亲们安全转移。闯进村中的鬼子,将受伤未来得及转移的公茂志的头砍掉,将因大腿受伤未能转移的于功臣的头割了下来,并把心脏扒出来示众。第三天,残暴的敌人将南岩抢劫一空后放火烧房,全村170多户人家,烧得只剩下一口破旧的瓦房。突围出来的南岩民兵,藏在松崮顶躲避搜捕,由于当时区中队也没有条件医治伤员,熊加福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割掉了严重溃烂的右耳。伤痊愈后他们回到村庄,来不及缅怀惨死的战友,继续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1944年,南岩民兵又巧施离间计,“虎穴锄奸”铲除了投靠日本人的伪乡长张子明,不费一枪一弹,智取第七次“大捷”。

  山东民兵的光辉旗帜

  南岩民兵在对敌斗争中,屡立战功,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授予南岩民兵“南岩英雄民兵队”锦旗一面,授予南岩民兵队长刘建军“山东省特级民兵英雄和模范民兵指挥员”光荣称号,授予熊家忠、熊子明等“民兵战斗英雄”称号。1944年,3月21日《大众日报》发表了《向南岩同胞和民兵英雄致敬》的社论,南岩民兵成为山东民兵的一面光辉旗帜。

  其实南岩民兵只是沂源人民奋勇抗日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当时沂源人民同仇敌忾,不屈不挠,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据《沂源县志》记载,抗战时期,全县有2.3万人参军参战,2100多人负伤致残,1800多人为国捐躯,革命烈士的鲜血洒在了群山之中、沂河岸边。

  岁月荏苒,当年“南岩民兵”的战友们先后离世,如今只剩下熊加福老人。“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不受欺负了,咱都过上了好日子,但为此牺牲的那些人,我们不能忘啊。”熊加福说。

  熊加福有3个儿子和5个女儿,他时常给他们讲当年打鬼子的故事,也常常告诫儿女,要不忘教训,珍惜生活。“我们会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不要忘记历史,更不要忘记我们身边的英雄。”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儿子熊子安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