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充电宝价廉质"忧" 切勿盲目认为容量越大越好

2014-08-18 13:45: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充电宝应运而生。因其体积小、携带方便而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14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充电宝鱼龙混杂,同规格售价最高相差5倍,还有很多三无产品,市民购买时应谨慎。
  原标题:无国标,不少充电宝价廉质“忧”

 
  张店美食街一家店铺售卖的充电宝外包装上除了有生产厂家和地址,并没有“3C”认证等标志。 本报记者 刘晓 摄

  本报记者 刘晓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充电宝应运而生。因其体积小、携带方便而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14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充电宝鱼龙混杂,同规格售价最高相差5倍,还有很多三无产品,市民购买时应谨慎。

  相同规格产品价格相差5倍 

  14日上午,记者来到淄博火车站附近的几家数码产品卖场,发现有不少商家在售卖充电宝。品牌和包装各式各样,有些充电宝外包装上全部都是一些英文,而且没有标明生产厂家。这些充电宝容量从5000毫安到20000毫安不等,容量越高,价格也越高,从35元到85元不等。

  “这些都是三个月保换,一年保修的,质量大可以放心。5000毫安的35元,20000毫安的85元。”一家店主说。

  而在一家较大的卖场内,共有两种品牌的移动电源,5000毫安的最贵208元,最便宜的也近100元。从35元到208元,价格相差5倍。

  张店西五路、金晶大道和柳泉路上多个手机卖场销售的充电宝产品也是品牌繁多,价格差别很大。

  无强制性标准,制造商准入门槛低 

  据了解,我国目前只有电池国标,移动电源行业却长期缺乏相关标准。众多企业涌入市场,分享移动电源这块蛋糕,难免会有许多资质尚浅、技术不成熟的企业,甚至小作坊制造出来的产品不过关,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淄博一家电池生产厂商孙先生表示,由于制造移动电源不存在技术壁垒,几乎所有的电芯、电路板都可以在普通电子市场直接采购,造成了制造商准入门槛过低。

  “充电宝引发的火灾并不少见,很多地方都发生过类似事件。”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工作人员介绍,充电宝主要由电路板和电芯构成,其中的电芯是质量好坏的关键。正规充电宝一般采用聚合物电芯,但市场上很多充电宝却使用价格便宜的锂电池,“锂电池容量越大越危险,还有很多使用的是翻新锂电池,更容易发热膨胀甚至爆炸。”防火专家建议市民,充电宝充好电后及时断开电源,电量不足时也不要继续使用,以免内部线路出现异常发生事故。购买前要先了解基本常识,分清电芯的类别,切勿盲目认为充电宝容量越大越好,要选择与手机相匹配的容量。

  长期用充电宝易损坏手机 

  据业内人士介绍,充电宝不宜长期使用。“充电器都不能混用,更不用说充电宝了。这种移动电源的电压不稳定,经常使用,轻则会损坏电池,重则损害手机的主板等。”业内人士说。

  除此之外,充电宝现在大都是锂电池的,“锂离子电池在过度充电、放电的过程中会出现‘枝晶现象’。枝晶会‘刺穿’正负极隔膜,造成充电短路,从而烧坏电池并引发火灾。”淄博一家电池生产厂商孙先生说。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