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2 14:12:00 来源: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7月11日,张纪青带领记者来到了张纪富曾经生活过的院子。大门上“光荣人家”的牌子,仍在诉说着张纪富的故事。 记者 马斌 摄
1976年张纪富入伍时所拍照片。家人提供
晨报淄博7月11日讯 “我哥牺牲后,尸骨无存。那时候我娘还在,想儿子了只能到我爹的坟上去哭。现在好了,在烈士陵园给我哥建了衣冠冢,算是入土为安了,也给我们留个念想。”今天上午,在张店区房镇镇麻营村,烈士张纪富的妹妹张纪青说。
1956年,张纪富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6年3月参军入伍,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永别。刚入伍时,张纪富与家里一直有书信往来。但是,从1979年春天开始,家里就再也没收到张纪富的来信了。家人很是担心,曾多次到处打听,后来才得知,张纪富已经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了。直到1979年9月,部队从四川绵阳派人送回遗物,他们才知道张纪富牺牲了。
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张纪富的母亲经常以泪洗面。逢年过节,想念张纪富时,老人只能到丈夫的坟上哭诉一番。1994年,张纪富的母亲年仅61岁就去世了,“从那以后,我尽量避着那个院子走。因为一看见,心里就难受。”11日上午,张纪青带领记者来到张纪富曾经住过的院子。几十年过去了,早已物是人非,原先的老房子早已翻新成了新房,只有大门上依然挂着“光荣人家”的牌子。
“7月12日一早,我们全家人就会集合,一起去张店区烈士陵园。”张纪青说,哥哥的衣冠冢建好了,立碑留个纪念,以后祭扫起来也方便多了。
张店区民政局优抚科有关负责人介绍,张店区散落在山间、地头的烈士墓可以免费迁移到张店区烈士陵园。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迁葬了200余名烈士。
记者 马斌 通讯员 朱雪峰 张军 报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