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杜静波:面团里捏出缤纷世界(图)

2014-05-12 09:19:00    作者:孙奉娟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杜静波;面塑艺人;淄博民间艺人
[提要]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面团在十几分钟内就被捏成不同形状的动物、人物面塑。近日,大众网记者在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办事处杜静波的家里,看到了她如何将一块块五颜六色的面团变成一件件的艺术品。

杜静波在给记者展示怎样捏萝卜

“吃货”

    大众网淄博5月11日讯(记者 孙奉娟)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颜色的面团在十几分钟内就被捏成不同形状的动物、人物面塑。近日,大众网记者在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办事处杜静波的家里,看到了她如何将一块块五颜六色的面团变成一件件的艺术品。

  初学面塑捏出孙悟空 被同事笑为外星人

  杜静波今年53岁,10年前9月份的一个晚上,她在淄博人民公园散步时,看见来自河南的老艺人现场捏一些西游记里的人物,半个小时的时间,西游记当中的主要人物就被这名老艺人捏得栩栩如生,风趣调皮耍着金箍棒的孙悟空等作品吸引了她的目光。

  杜静波告诉记者:“我当时就想拜师学艺,但被那老艺人拒绝了,就索性把他所有的面塑全部买了过来,晚上回家就开始研究怎样捏。”杜静波回家后开始试着用面团捏,但面塑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很难。没有师傅手把手地教,一个孙悟空的面塑被她捏了2个小时也没成功。眼看着夜深了,杜静波一点睡意也没有。

  凭着对面塑的兴趣,杜静波仔细回想河南那名老艺人捏面塑的过程,并把老艺人捏的那些东西拿出来做比较。“我第二天请了假,在家研究了一天怎么捏面塑。第三天上班的时候还把捏好的孙悟空拿给同事看,同事却说像外星人一样。”

  虽然不被看好,杜静波也没有放弃,经过一个星期的尝试之后,她终于捏出了一个和那名老艺人捏的形状相似的面塑,当时她很兴奋。“起初,捏出的东西往往容易干裂,我便尝试着在面粉中按适当比例掺入不同颜料、蜂蜜,通过长期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套使面塑作品能够长期保存的办法。”杜静波说,她制作的面塑作品不烂、不裂,而且颜色鲜艳,有利于长期收藏。

  10年刻苦钻研 被列为张店区非遗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现在她捏面塑的技术已经成熟。如今,杜静波的面塑已经被列为张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杜静波告诉记者,面塑是一门很俗的艺术,但是大俗就是大雅,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很受外国人的青睐。

  搓、捏、切、压、剪,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杜静波就把几块普通彩色面团捏成萝卜、卡通人物,杜静波告诉记者,她捏的作品现在已经不计其数了,“在2008年,我捏了5000左右个福娃。”

  杜静波说,制作泥塑的过程看似简单,但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需要一周或更长时间。要提前一星期和面,然后经过醒、揉、蒸、加入颜料等数十道工序。从颜色的调配到制作再到动物形象、服装服饰的搭配,每一步都相当繁琐。

  “捏面塑最重要的不是手,而是心,重要的是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每种动物的姿态神情都要了然于心。”杜静波说。只有仔细观察生活,做出来的东西才有感情,加上她比较深厚的书法、绘画功底,她借柔软的面团、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一个个鲜灵活物、一片片盎然生机,展示出一个美妙神奇的民间艺术世界。

  近几年,杜静波连续到幼儿园、中小学讲授面塑技艺,很受学生的欢迎。“除了到学校讲课之外,我还在自己的家里招收了一些小学生。”杜静波说,做面塑可以加强孩子的耐心,而且还可以这门手艺传下去。“我学面塑一是做着娱乐,送给朋友,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学生,更是希望把面塑作品传下去,让面塑得到传承。”杜静波说。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