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8 08:45:00 来源:武汉晚报 我要评论
一手带大的两个孙子上学后回了自己家,突然闲下来的奶奶开始整天发呆犯糊涂。儿子担心她是老年痴呆,带着她来到市一医院神经内科,却被告知是抑郁症。昨天,武汉晚报记者从市精神卫生中心、武大人民医院、市一医院的神经内科和精神心理科了解到,抑郁症在早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门诊中大约有三成的老年痴呆是抑郁症导致的“假性痴呆”。
孙子接走不到一个月,奶奶变“痴呆”
家住光谷的刘阿姨今年68岁,两个儿子成家后各自买房搬了出去。10年前,大儿媳生完伢不到4个月就去上班了,刘阿姨一手揽起了带伢的重任。
孙子每天跟着她吃睡,一刻也离不开奶奶。平时,老姐妹们喊她打麻将她说没空,老伴叫她出去旅游她也不肯,每天就围着伢打转。转眼孙子6岁了,媳妇把伢接到汉口上学就带走了,一个月也难得回来一次。
“孙子离开了,每天心里空落落的。”过了没多久,小儿子也添了个孙子,刘阿姨失落的心很快就被填满了。今年8月,3岁的小孙子上幼儿园,也被接回去了。
过了不到一个月,刘阿姨的老伴发现她有些不对劲了:原来蛮讲究的一个人,家也不收拾了,整天眼神发直坐在沙发上发呆。可能是伢走了心情不好,老伴并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刘阿姨越来越糊涂:前一分钟做的事,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晚上躺在床上也是发呆,记性很差,整天丢三落四,人也变得迟钝。
担心她得了老年痴呆,儿子把她带到了市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邱昕详细问诊推测,刘阿姨很可能是因为两个孙子接连离开,失去了生活重心,出现“假性痴呆”。做了相关量表和一系列检查后,邱昕诊断刘阿姨患的是抑郁症。
随后,她给老人开了抗抑郁的药和治疗失眠的药。前几天刘阿姨来复诊时,症状明显好转。
性格内向认真的老人容易“假性痴呆”
“‘假性痴呆’其实是早期抑郁症的一种表现。”邱昕告诉武汉晚报记者,很多人看到老人出现懒言少语、记不住事、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反应漠然,就会误认为是老年痴呆。
“我今年统计了近百例老年痴呆的病人,发现有超过三成的人其实是抑郁症。”邱昕发现,退休后只在家带孙辈、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不关注自己的老人,最容易出现“假性痴呆”。
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科主任冯少慧认为,“假性痴呆”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做事认真、性格内向、有事放在心里不说、考虑事情较周全、对自己要求高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假性痴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