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6 08:29:00 来源:水母网 我要评论
水母网1月26日讯 (YMG记者于明君 通讯员王世军)临近春节,不少市民都开始张罗着订票返乡回家过年。然而,也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对春节回家充满了烦恼与恐惧,甚至害怕、厌恶过年。这其中,有大龄的男女青年,回家过年就要面对父母、朋友关于婚姻大事的追问;有因未能“衣锦还乡”而产生愧疚心理的外地务工人员;还有因对自己要求过高没有达到年初期望值的人群……
硕士女白领过年不想回家
小雯(化名)今年32岁,硕士毕业,是烟台某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在牟平老家,父母每天为她的婚姻大事着急,几乎每次打电话都要问起这事,因为小雯尚未婚配,父母都觉得很没有面子,而此前父母很为小雯能考上研究生而骄傲。
小雯说,其实在上大学的时候她也谈过恋爱,但最终还是划上了句号。毕业后小雯的工作一直很繁忙,虽然周围同事朋友经常给她介绍对象,也相过亲并试着谈了几个,但一感觉关系近了,就会出现各种状况,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找到如意郎君。小雯说,“每次过年都是一场浩劫,父母去年已经给我下了死命令,让我一定带个男朋友回家,我今年干脆就不回去了。”目前,她正准备报一个旅行团,去外面旅游过年。
临近春节心理门诊业务增
昨日下午,在位于文经大厦的烟台毓璜顶心理咨询中心,问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这两天咨询心理问题的市民每天有二三十人,比平常增加两三成。据心理咨询师介绍,咨询者的年龄段以中、青年人为主,比较集中的特点是“焦虑甚至害怕过年”,其中有三类人的“过年恐慌症”表现得格外明显,除了大龄未婚男女青年恐婚之外,还有外地务工人员和对自己期望值特别高的人群。
“春节马上又到了,又不得不在春运期间坐火车回河南老家,今年生意不好也没赚到多少钱,一想到回家就浑身难受。”在港城做生意的“80后”青年小郑说。几年前,他和同学一起来烟台打拼,每年回家过年时,父母对他的期望值都很高,而他却总是令父母失望。记者了解到,有一部分像小郑这样的外地务工人员,他们或是因为经济问题,或是因为春运车票难买,而产生心理焦虑或恐慌。
还有一部分是对自己期望值特别高的人。前来就医的宋先生告诉记者,过了春节他就30岁了,虽然在单位一直很努力很上进,也有一个相爱多年准备结婚的女朋友,有同事羡慕他,但没人知道他的焦虑。原因在于,去年春节宋先生就给自己定好了年度“规划”,要在而立之前升职加薪年收入过10万元,与相爱多年的女友结婚……然而一年就要过去了,不但升职加薪无望,连女友也要出国,感情路上亮起了“红灯”。
以平常心置办“精神年货”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梁巍认为,其实以上这些市民的心理压力早已存在,只是临近年关,积累了很长时间的压力愈加凸显出来,才会出现“年关心理综合征”的各种表现。在梁巍看来,市民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调整好情绪,正视并解决问题。
“在前来咨询婚恋问题的人群中,很多大龄青年都反映自己甚至不如年轻时会交友。”梁巍称,过去一年,前来咨询婚恋问题的大龄青年至少增加20%以上。梁巍建议,大龄青年要想尽快解决个人问题,首先心理应该健康积极,不要过分看重经济、外貌等外在条件,其次,要尽量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多参加聚会,最后,不要期望值太高以免贻误良机。
梁巍强调,春节作为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眼下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年度总结”的日子,这令春节的年味走了样变了味,甚至变成了一种折磨、一种负担。过分地看重“衣锦还乡”、“年度达标”而忽略了亲情,这是引发问题的症结所在。
梁巍表示,过年了,团圆了,子女平安地回家对父母而言就是最大的安慰。梁巍建议市民,岁末热热闹闹置办年货的同时,不妨给自己置备一点“精神年货”,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及时排遣不愉快的情绪,或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都能帮助市民尽快地拥有健康的正能量。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