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08:50:00 来源:中国法治 我要评论
今天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一审宣判,因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但又有检举立功表现,法院最终对其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2年。
马上就有网友发出疑问,“高官贪污1600万被判12年,俩大学生掏16只鸟被判10年半。”,这是为啥?
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大老虎”们量刑究竟有啥门道? 沈培平被判12年最应感谢谁?
沈培平收礼只收茶和玉
在介绍官居副省长的沈培平之前,小编先给大家看两张照片人称“拆迁大佐”的沈培平受审标配:黑西服白衬衫
上图是今天宣判现场的照片,下图是他4个月前受审的照片。
他本人着装几乎没啥变化是不是?
但第二张图是他8月份受审时后的照片,当时北京的室外温度为32摄氏度。
心理专家说,一贯的颜色(黑白)、质地、款式的穿着,能反映出他内心的一些需求——相对保守、传统,对经典的文化类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看来是这样的,作为被认定受贿1615万元的副省长,他收受的贿金大部分不是钱,而是普洱和玉器,以至于他落马后,人送“雅贿”副省长。
如果有人不服说普洱能值几个钱?小编了解到,省部级官员收的可是百万元的天价普洱。
不仅如此,他对“普洱”的热爱,使得他不仅被封“茶市长”的称号,还出任了北京普洱茶研究院院长、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韩国韩瑞大学普洱茶学院名誉院长。并发表了大量有关茶的文章,还主编了《走进茶树王国》一书,被称之为“我国第一部由地方政府主编的,关于茶树、茶树品种资源、古茶树资源的巨著。”
副省长的另外一面则是“插手“当地的铁矿开采权,以此为相关的当地企业提供帮助谋取好处,检方指控,2000年到2012年,沈培平利用职务便利,为多家企业提供矿产开采经营方面的帮助,收受贿赂1615万元。
受贿1600万判12年 ?是不是轻了?
受贿这么多才判12年 ?是不是轻了?
尤其前两天,有同学掏鸟窝就被判了10年半
今天上午,法院一审判处沈培平有期徒刑12年。在判决中法院是这么说的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沈培平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
归案后沈培平能够如实供述其所犯罪行,认罪悔罪,依法可对其从轻处罚。
沈培平主动向办案机关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查证属实,有重大立功表现。鉴于其在接受审查之前有毁灭罪证的行为,且受贿赃款、赃物未全部退缴,对其重大立功表现,依法不予减轻处罚。
那么小编带大家来回顾一下大学生掏鸟的案子。
最新的进展是,河南辉县检察院办理此案的法官说被告人闫同学掏鸟是“主观明之”行为:
1、被告人闫同学是“河南鹰猎兴趣交流群”的一员,闫某曾经以QQ网名“兔子”非法收购凤头鹰一只(后转手出售)
2、被告人在网上兜售时,特意标注信息为“阿穆尔隼”(那可是小型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被告人王某家中是养鸽子的,说是个鸟类知识小专家也不为过哦……
有网友就说啦,“掏鸟都能判个10年半,贪官们是不要笑啦!”
那么小编告诉你,这两个案子没有可比性。
受贿罪危害的是国家公务员的廉洁性,破坏的可能是一个行业的规则。
但是,那位同学掏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窝,而且掏了16只,破坏的生物多样性。
根据《刑法》第341条第1款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小编危言耸听一点,如果这个物种被掏几次窝然后灭绝了肿么办?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与贪污受贿的危害性,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只判12年 ,沈培平应该感谢《刑九》
但是,沈培平的刑期,与之前的问题官员相比,确实是“轻”了。怪不得今天听到判决结果后,“沈副省长”果断表示不、上、诉。
他需要感谢的是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我们来看看10年前的一个贪腐案件
2005年,他被法院认定受贿、私分国有资产1304万余元。
结果,最终获刑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在之前的司法审判里,法院裁量官员的刑期,一般会将数额最为主要的判罚依据,贪得越多,刑期越重。学界通常称之为“唯数论”。
那么根据法治进程的发展以及《刑九》的立法精神,在受贿罪中,越来越强调数额+情节的综合因素考量。
经济犯罪的数额是司法裁判的重要情节,但不是唯一情节。
受贿罪在审理时,还要看看当事人有没有索贿、有没有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等等因素。
也就是说,判决考量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客观。
沈培平案件中,他的揭发检举,被法院认定为“重大立功表现”,因此被法院从轻处罚。
记者:王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