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跌7.7%创7年最大跌幅 证监会否认打压

2015-01-20 07:4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11


  上涨自然让人喜悦无比,但大幅的下跌同样让人心惊肉跳。
  1月19日,受证监会公布券商两融业务违规及处罚消息影响,权重股集体暴跌,这使得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当日,沪指暴跌7.7%,创近7年最大跌幅,A股满盘皆绿,约2000只个股下跌。
  这种大幅下跌一度让投资者变得恐慌起来,他们内心忍不住发问:连续上涨的A股怎么就突然暴跌了?
两市跌停个股近200只金融股近乎全线跌停
  16日证监会通报了对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检查结果。在明确未发现重大违法行为、两融风险相对可控的同时,证监会对12家券商进行了处罚,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三家券商被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与此同时,证监会将融资融券“门槛”重新抬升至50万元。
  同日,银监会也公布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业界评价认为这对遏制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变相规避银行信贷规模管制将起到一定作用。
  当时,在网络上,就有投资者大呼利空来了,A股要暴跌。果不其然,1月19日,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沪指临近尾盘一度大跌逾8%,深成指低开低走一度大跌近900点,跌幅超7%。两市跌停个股近200只,约2000只个股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报3116.35点,下跌260.14点,跌幅为7.70%;深成指报10770.93点,下跌761.87点,跌幅为6.61%;创业板报1630.07点,下跌9.49点,跌幅为0.58%。记者注意到,此次A股下跌创下了近7年来的最大跌幅,2008年的6月,沪指曾下跌7.73%。
  伴随恐慌性抛盘出现,沪深两市成交有所放大,分别为4099亿元和2914亿元,总量突破70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权重股在指数上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受证监会公布券商两融业务违规及处罚消息影响,权重板块暴跌。
  当日,金融股近乎全线跌停,券商股除停牌的宏源证券外集体跌停;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保险股跌停;银行股全部跌停。
  石油行业大跌,石化双雄近跌停。此外,铁路基建、电力板块也大跌。
证监会否认打压股市50万以下两融老客户无需强行平仓
  1月19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称,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答了相关问题。
  有记者提问:上周五,证监会通报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司官员撰文称要防止过度“放水”。受这些因素影响,股市19日暴跌。请问,金融监管部门是否有意联合打压股市?
  邓舸表示,周一股市跌幅较大,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这被市场解读为监管部门联合打压股市,这与事实不符。大家都知道,我会于2014年12月中下旬,对45家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例行检查,1月16日我会通报了检查情况。从检查结果看,目前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运行平稳,整体风险可控。对12家存在违规行为券商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融资业务规范发展,市场不宜做过度解读。”
  对证券公司开立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时证券资产低于50万的客户是否要平仓?这类客户是否继续参与融资融券业务?
  邓舸表示,对证券公司开立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时证券资产低于50万的客户,继续按证监会原有政策和规定执行,不因为这一资产门槛而强行平仓。对这类客户,证券公司要加强风险评估,切实做好风险提示和客户服务。
  本报综合
  记者 张顺军
网友调侃
  走得稳的是券商开盘后就没跌过
  沪指放量暴跌7.7%创近七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网友们纷纷发文调侃。
  最励志的话:如果你手里没几只跌停的股票,只能说你前期一直没踏准节奏。
  学到两个新词:连环踩踏、卖票补仓。
  走得最稳健的就是券商,开盘以后就没跌过。
  股指期货跌停的时候,我赶紧截个屏。后来我发现,原来自己多虑了,有的是时间慢慢截。
  上周五买了国信证券,19日开盘我走上阳台,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留恋了,纵身跃下。可是我竟然没有死!原来楼下躺满了买国元证券的朋友,他们居然也没有死,原来他们身下躺满了买了海通证券的朋友,他们居然也没有死!因为下面还压了密密麻麻买了中信证券的朋友。
  深交所:“沪市!沪市!我是深市!我方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你方损失如何?”上交所:“深市!深市!我是沪市!我军已全部阵亡!这是录音,不用回复。”股民担忧“5·30”行情重现
记者 张顺军
  自去年央行降息后,A股就重拾了上涨步伐,而且表现出疯牛的一面,投资者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上涨节奏。
  然而,大跌还是来了。“觉得很恐怖。”1月19日,在柳泉路和人民路路口的中信万通证券营业部,投资者马康强似乎很不习惯这种大幅的下跌。
  作为新入市的股民,马康强在去年听从朋友建议买了股票,自他入市以来,市场的主要节奏就是上涨,这次大跌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新入市者如此,资深的投资者也显得无可奈何。有投资者感叹说,很长时间没有经历这种大幅度下跌了,而且是权重股集体暴跌,盘面有些让人心惊肉跳。
  就在上述券商营业部,投资者刘先生说,他炒股已经很多年了,也经历过暴跌,心理素质还算过硬,但这次暴跌,让他有些捉摸不透。他说,最近一段时间,A股一直上涨,但这次下跌来得很突然。这让他想起了2007年的“5·30”事件,那时股市也是暴涨,但管理层突然上调印花税,股市出现接连暴跌,这次,管理层整治了两融业务,股市是否也会持续下跌还看不透。
  2007年5月23日,媒体报道,财政部及税务总局澄清,将要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的传闻是谣言。然而,5月29日深夜,财政部就宣布,自5月30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这一出乎市场意料的举措被理解为政府调控股市过热。刚刚在2007年5月29日创下历史新高4336点的上证指数,一周之内暴跌到6月5日最低的3404点,跌幅超过900点。这段行情让市场领教了政策变化的速度。
  事实上,1月19日的大跌已让一些投资者变得犹豫起来,他们不清楚是该减仓还是坚定持有。“看看再说吧。”马康强说,说不定下一个交易日就能涨起来,如果再跌,就减仓。
  收盘结束后,一些投资者看上去很受伤。下跌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