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拼团”买家联系客服难 网购拼团隐患多

2016-03-14 12:44:00    作者: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当前日益兴起的网络消费的维权问题也格外受关注。其中,采购的消费方式,因其方便和价廉而拥有很高人气,但也因为缺乏对商家的约束机制,导致消费者难以维权。

  随着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临近,当前日益兴起的网络消费的维权问题也格外受关注。其中,采购的消费方式,因其方便和价廉而拥有很高人气,但也因为缺乏对商家的约束机制,导致消费者难以维权。

  这段时间马鞍山市民吴女士的朋友圈经常被各种拼单信息刷屏,5.9元团购9个泰国香水椰子、9.9元团购3个海南大木瓜,只要凑够一定的人数就可以很低的价格买进这些水果,这让爱吃水果的她很是心动。按照流程,吴女士参加了拼团,并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了足够的人参加,但是说好的特价优质水果却迟迟不能到货。吴女士团购的商品没有收到,商品的物流跟踪信息也迟迟没有更新,虽然老板最后把钱退了,但心里还是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记者在微信上搜索栏中输入拼单这一关键词,立马就出现了不少相关信息,记者发现这些拼单信息的内容大同小异,都会有链接的拼单商场,商场的在售商品价格十分优惠,要参与拼单也很简单,只要填写手机号姓名和地址等信息,通过微信付款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商品不满意,想退货却并不容易。这些拼团的信息多数没有注明退货渠道,而且很难联系上卖家。

  消费者谢女士之前拼单买过一次化妆品,收到货之后发现,跟自己想要的牌子完全不一样。感觉自己上当受骗了。“下一次再也不买了。”消费者陈先生之前在微信上拼单买过几次水果,等收到货之后发现有的都烂掉了,根本不新鲜,和商家描述的完全不一样。

  如今,微信朋友圈已经从一个社交平台逐渐演变成一个生意圈,业内人士表示,微信拼团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营销手段,即通过裂变的方式,让更多人知晓自己的产品,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但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利用后,就出现了各种骗局。曾经开过微店的业内人士胡明方认为,现在的一些微团网站,是一些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劣质产品,或者推广自己的平台,让大家进行拼单,能不能收到快递不一定,到最后即使商家把货款退给你了,但是你的一些个人信息,比如说家庭住址、姓名、电话等信息已经泄露出去。

  对此有法律人士表示,如果微信商家只是通过营销手段吸粉,或者是获取消费者信息,最多也只是商家的不诚信行为。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商家将获得的消费者信息进行出售牟利那么商家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律师张秀红表示,在网络平台上参与微信拼单活动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明确商家的资质,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活动,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避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此外,我们也建议消费者,在微信购物时尽量保留证据,比如消费凭证的,以免出现纠纷时,难以维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张建亚 吉帆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