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9 17:48:00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呕心沥血终无悔,但求桃李枝头俏;
立志创新辟新路,双手托你飞云霄。
——边文艳同志事迹材料
边文艳,她一直梦想能够让现代化技术带给孩子们最优质的教育,因此,她始终坚持以爱心和智慧为底色,以创新和奉献为路径,以学生快乐成长为目标,潜心探索以现代技术为背景的云课堂网络教学实验,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短短四年时间,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脚印。2014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临淄区最美教师、临淄区巾帼十杰;获得山东省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全国新媒体技术教学课一等奖;2015年获得淄博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初中组第一名等。自2011年以来,先后荣获淄博市十佳班主任、淄博市教育创新人物、淄博市骨干教师、淄博市行业岗位能手、淄博市信息技术创新优秀教师、淄博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德育先进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教师、临淄区优秀教师、优秀任课教师、学科带头人、首批名师等称号。
2011年8月,她校经过半年反复论证,利用暑期开始打造网络实验班。实现学生人手一机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她有幸参与云课堂网络实验教学。她校虽是区属学校,但生源90%多来自梧台、孙娄、大武三所乡镇的农村,而且学校整合才两年。在实验过程中,她教的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60%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教师点拨能掌握30%的学习内容,通过检测作业能掌握剩余10%的学习内容,年年是级部16个教学班的第一。2015年6月中考,成绩喜人,38人(生源都是农村)中考,19人考入市重点淄博七中,占全班人数的50%,16人考入临淄中学,考入高中人数占全班人数的93%,这个成绩可以比肩区内老牌名校的最优班。
(一)教学,要用创新书写辉煌
信息化服务于教师的‘教’的时候,它是一种媒介,只有当信息化与‘学’直接发生作用,信息化才是工具。
她认为:目前教育教学上的教材统一,学时统一,进度统一,测试统一等等,追求的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和完美,阻碍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求知应是人的一种生理自然行为,在求知过程中产生挥洒生命的灵性与智慧,方是当今教育的真正使命,而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反思求证的时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求知过程,先进的信息技术就是解决之道。
1. 创新翻转课堂,彰显个性。
在整体建构的基础上,将知识分解到每个阶段,每个过程逐个来突破。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时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单凭老师一己之力难以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发挥论坛、QQ等软件功能,学生可以将问题在这里进行研讨,把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制作微视频、PPT或图示等形式一起来翻转课堂,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此问题的理解,比单纯看老师的微视频讲解记忆会更深刻。学生的上进意识演变成竞争态势,孩子们与时间较量,思维打开,跃跃欲试,聊天工具、微视频、学件制作等成了学生学习上能找到自己的发展场。
2.数据分析,以情定教。
改变过去凭经验上课为根据学生课前反馈问题数据和学生预习反馈检测数据分析,确定课上集中突破的知识点,先鼓励学生来展示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出手重点点拨。然后学习效果即时反馈,每节课都落实到一个“效”字,通过基础关、能力关、拓展关的闯三关,来反馈学生当堂的学习效率。她手里鼠标轻轻一点,网络平台“零”时间反馈,投影上全班学生的达标率全部现身:基础关达标率96%,能力关88%,拓展关41%。每一知识点的正确率,优分率,及格率,错题分布用条形统计图显示,也是一目了然,谁对谁错又以黑色与红色字体呈现在她面前,哪个知识点是该重点来点拨,也迅速了然于胸。同时每一知识点的出错次数数据,又为她下一步教学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多年实现了“教”(教师课堂演示、教学资料的获取)的信息化,而“学”中“反馈”环节仍是最原始的人工方式,批一摞一摞的作业,挨个检查学生练习,上课提问,直接造成了反馈滞后和矫正延迟。其结果就是教师教的盲目,学生学的辛苦。
而今这个学习困境被一攻而破,张振斌校长的评价一语中的:“学生自主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会学而善学;教师准确地进行针对性的教,会教而善教!”
因此,她提炼出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学、展、点、练”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师,要用责任与坚守书写传奇
2012年10月,要去北京101中学为期两周的影子工程学习,恰巧是期中考试前两周,为不耽误学生的课程,将教学内容整合提前两周讲完,接下来就是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远在北京指导学生,班级管理也是“摇控指挥”,这正是考验她和学生的时候。
两周后,身心疲惫的学成归来,立马收到了两大欢迎礼物,她的二班常规考核和期中成绩再夺双冠。“你出去学习,她放心,学生放心,家长放心。”教导处张主任在教学楼前由衷地对说。同事对她说:“你在家与不在家都一样,你班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都很强。”
这两周,她是身在北京心在班。身在繁华京城,却是每天吃完晚饭她就钻在宾馆里,17:30—18:00准时与学生相约QQ,这聊天可是“遥控指挥”,通过QQ语音会话和所教两班学生交流,分析学生白天的班内学习成效与常规表现,并对晚自习的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班长和课代表每天早、中、晚三时利用QQ向她汇报课堂上的学生表现。白天学业务,晚上登录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仔细浏览网络技术提供的学生学习反馈数据,找根源,想对策,选习题,仔细叮嘱拜托代课教师。还及时把问题利用飞信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的家长主动到校与孩子谈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责任与坚守,这就是她从教18年来坚守不改的教育本色。
(三)团队,要用合作铺就荣耀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成长的同时,她也在区域和校内带起了一批青年教师。多名青年教师分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淄博市中小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二等奖,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被区内多所学校聘为学校的指导教师,引领他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快速发展。
2012年、2013年本人连续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作教改方面的典型报告, 2014年分别应邀在江西、安微、贵州、临沂等省、市教育局组织的高层培训会上作专题发言,多次在淄博市校长论坛上作专题发言,近三年内先后在周村、淄川、临淄等区域内作报告,四年内共计40余场,她的实践引起《中国教师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报》、《淄博日报》、江西电视台、临淄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关注,并为她做专题报道,引来了全国各地学校来校参观学习:
“您来之前她还很担忧,早知道你们信息化教学做的已经这么成熟,她就让所有中小学校长都来参加这次会议了。”她去江西省九江市作报告时教育局童馆长对她说。
“你们有三无:信息技术无处不在,专业研究无怨无悔,云课堂网络教学经验更是无价之宝。”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国华来她校观摩学习后评价道。
如果说她刚刚从教时的热情,是一种激情的促使;现在她更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和不悔的执著。她常说:作为一个具有个性尊严的人,是需要有所追求的,她必须找到事业的附着点,并有所创造,在创造中体现自身的价值。面对诸多的选择,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选择乐于倾注真爱的园地,放弃近在眼前的诱惑。作为一名教师,日夜操劳,真正渴求的是内心的纯净和丰富,而不是浮华与喧嚣。这就是她——教育事业中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