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淄博孝妇河畔三大文人之一。原名王士禛(公元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王渔洋为官清廉,洁己爱民,可谓一代廉吏。王渔洋博学好古,尤工诗文。独创诗论“神韵说”,被尊称为清初一代正宗,文坛领袖。为官45年,27年为康熙近臣。王渔洋清明的官声和渊博的学识,深受康熙皇帝恩宠,屡蒙御赐,多达13次之多。我们馆里藏有3件。一件是康熙39年,康熙皇帝赐王渔洋的御书唐诗湘竹金扇。这个扇子,双面铺金,檀木作内扇骨,湘妃竹作外扇骨。该扇本是明代宫廷之物,也是康熙皇帝的珍爱之物。一面为明代唐寅的人物画,唐寅(1470—1523)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唐伯虎的人物画在早期以工细艳丽为主,画法继承了五代、宋人工笔画彩的传统。而进入中年后则变为水墨写意,到晚年后构图简括,逸笔草草。一面是康熙御书唐诗“主人能政讼庭贤,帆影云峰石窗间。每至夕阳岚翠近,只言篱障依前山。” 康熙帝将此诗手书在扇子上,赐予渔洋,是借刘商的作品赞赏渔洋在刑部尚书任上一方面“能政”,另一方面又超然物外,大有名士之风。末题“临董”二字,康熙好学工书,尤爱董其昌书法,因此,他也酷爱临摹董其昌书法,且喜欢把书法作品赐廷臣及外国,引首有两小御印:“中和后”、“康熙辰翰”。第二件是康熙四十一年,康熙亲书“信古斋”三字赐王渔洋,以褒奖王渔洋愿学以信古自居的孔子,笃信、传承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治学态度。该卷轴纵65厘米,横 690厘米,全绢本。用笔结体严谨,笔势舒展,显得雍容规整,两侧有泥金双龙图案,彰显一代“帝王之气”。第三件是康熙临米芾中堂,这幅素绢大字中堂,是康熙41年,康熙帝赐给王渔洋的。王渔洋《香祖笔记》有详细记载。共二十七字“惟正是视,玄黄匪惑,非礼不观,仪型是则。慎尔所觌,无愆斯德,临米芾。”首尾有三方玺印:“渊鉴斋”、 “康熙辰翰”、 “敕几清晏”。
这三件康熙皇帝的御笔墨宝,是目前国内罕见的康熙皇帝的书法珍品,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