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超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亓超 通讯员 李澄 淄博报道
淄博市博山区孝妇河畔的山头街道是传承千年的陶瓷琉璃古窑集中地,新中国成立前有圆窑140余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许多古窑随之消失,而以山头街道河南村为主的古窑村被保留下来,成为远近闻名的“颜神古镇”,穿越千年窑火,见证历史变迁。山头派出所就坐落于此,他们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派出所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党建引领、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群众工作“四大龙头工程”,努力打造平安建设的桥头堡,形成了具有山城特色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样本。
“打击+防范”,筑牢辖区平安圈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始终是山头派出所的主旋律。山头派出所坚持“打防结合、以打促防”。聚焦盗窃、电诈等涉及群众利益的多发性侵财案件,主动侦查、深度研判,近年来,先后破获侵财类案件7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累计破获各类案件17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9人,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山头派出所辖区有两大网红打卡点:“颜神古镇”、“陶琉大观园”,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今年5月31日,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辗转送到了山头派出所,端午节期间,外地游客毛女士在游览陶琉大观园时,不慎将自己的小背包遗失,急忙赶到山头派出所求助,接警后,山头派出所值班民警一边耐心安抚毛女士情绪,一边开展调查工作,几经周折,终于在一百多个商家中寻找到遗失的物品。毛女士连连道谢,手写了一份感谢信寄到山头派出所。像这样的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小事”,山头派出所每天要处理很多起。
为切实做好巡防工作,保障来博游客玩的安心。山头派出所每日坚持“四巡防”,即车巡、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防,各类街面违法犯罪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排查+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
早例会上,山头派出所负责人傅磊调度了前一日的警情情况,得知一小区因开发商未及时申办材料,导致小区无法完成门楼牌编划,整个小区几百名住户无法办理落户。了解情况后,社区民警联动户籍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帮助开发商梳理完善申报材料,在多方的通力协作下,成功为小区完成门牌编划工作,帮助小区居民顺利完成落户,居民徐某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像这样的早例会每天都要开,涉及矛盾纠纷的警情第一时间通过智慧警务平台向社区警务队推送,高质效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事解”“心解”“气解”。同时,依托警镇联动、警情直通机制,及时向镇办、政法委推送《公安提示函》与警示函,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位。三年以来,该所共发送《公安提示函》、警示函89份,推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余次。山头派出所创新推行智慧警务平台“山警码上办”小程序,村居工作人员、网格员、警务助理、重点企业相关负责人等群防群治力量摸排的矛盾纠纷、流动人口等情况,通过小程序及时推送给派出所民警,确保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搭建以社区民辅警为核心,警务助理、网格员、志愿者等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多元联控,综合治理。深化“1+1+N”网格治理模式(“1名社区民警+1名辅警+N名警务助理、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地毯式”排查,力争做到“人到网格去、事在格中办”。
“阵地+脚板”完善服务不缺位
2025年高考临近,山头派出所户籍民警全天在户籍窗口服务站值班,随时为高考学子开具证明,守护学子安心应考。山头派出所以打造“零失误”户籍室为工作抓手,不断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充分落实预约、错时、延时等服务制度,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小事快办,今年以来,累计上门为群众办理身份证25次,确保服务不缺位。
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山头派出所深入企业对接工作,协调帮助企业解难纾困。针对全市重点工程项目颜神古镇,山头派出所组成服务队,先后出动警力70余人次,调处化解纠纷30余起,保证景区秩序平安稳定,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赢得企业的高度赞誉。山头派出所始终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打造“陶琉枫警 平安守护”党建品牌,以党建带队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跑步、篮球比赛,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枫警微课堂、家属进警营等系列活动,活跃警营文化,渗透廉政文化,民辅警队伍风清气正、奋发有为,促进了派出所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初审编辑:亓超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