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莹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张言丽 淄博报道
在淄博陶瓷“千年窑火”的谱系中,有一家企业以技术突破奠定行业高度,用国宴标准定义品质标杆,它就是被誉为“国瓷缔造者”的淄博鲁玉陶瓷有限公司。从实验室里的配方革新到中南海的接待餐桌,鲁玉陶瓷的七十余载历程,书写了淄博陶瓷从技术追赶到标准引领的辉煌篇章。
基因溯源:从技术突围到“国瓷”诞生
鲁玉陶瓷的历史可追溯至1951年创立的淄博工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2010年正式更名转型后,完整承袭了母公司近六十年的陶瓷生产积淀与技术遗产。其品牌根基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场技术革命,突破传统陶瓷原料配方局限,以高岭土—长石二组份为核心,研发出中国首款高档日用瓷“鲁玉瓷”,成功解决了坯体透明度与变形控制的行业难题。这款历经无数次配方调试的新瓷种,凭借“瓷质细腻如脂、釉面莹润似玉”的特质,1983年斩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次年便摘得陶瓷行业最高荣誉国家银质奖。
硬核实力:行业铸就标杆
在淄博陶瓷发展史上,鲁玉陶瓷以多个“首次”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作为中国陶瓷新材质实验制造基地,它建成全国首条合成骨瓷生产线,首创人工合成骨粉陶瓷原料;率先研发无铅无镉绿色陶瓷配方,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研制出“大明湖青花瓷”,奠定淄博陶瓷高端化起点;不仅是淄博首家荣获国家银质奖的陶瓷企业,更是“国宴瓷供应商”。如今,鲁玉陶瓷的产品矩阵已覆盖合成骨瓷为主导,配套礼品瓷、宾馆瓷、艺术瓷三大系列,凭借“白度高、透明度好、机械强度强”的核心优势,既服务于高端政务接待与星级酒店,也通过“山东老字号”品牌认证走进大众生活。
时代坐标:见证淄博陶瓷的升级之路
鲁玉陶瓷的发展轨迹,正是淄博陶瓷产业从“规模扩张”到“品质突围”的缩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鲁玉瓷、鲁光瓷为代表的“五朵金花”新瓷种诞生,其中四种获得国家发明奖,推动淄博成为全国陶瓷科技大会的举办地,迎来“当代国窑”的高光时刻。
鲁玉陶瓷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近年来,鲁玉陶瓷与淄博陶博会这一行业盛会有着深厚的渊源,截至 2025 年,鲁玉陶瓷已连续参与25届陶博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全勤”企业之一。
未来展望:老品牌的新征程
面向未来,鲁玉陶瓷延续着“技术立企”的初心,在保留国瓷工艺精髓的基础上,通过设备升级与工艺改良,让产品既符合现代环保标准,又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从核潜艇核心部件研发的保密车间,到如今的现代化生产线;从国家发明奖的荣誉证书,到“山东老字号”的金字招牌,鲁玉陶瓷用七十余年的坚守证明传统产业的生命力,永远藏在对匠心的执着与对创新的追求之中。
初审编辑:孙莹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