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孙莹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许炳棋 淄博报道
山东英吉新材料的纳米氧化锆与高纯氧化铝畅销海外,山东能源钙基新材料产业园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一期即将于9月正式投产,广通新材料母公司长裕集团沪市IPO已获受理、有望年底主板上市……从深山矿石到高端新材料,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经济提质增效,一步步将“点石成金”的传奇写进现实。
深山矿石熬出“材料黄金”
龙泉镇拥有江北最好的钙石资源——柳泉石矿,为发展钙基材料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山东能源钙基新材料产业园靠着这处矿,瞄准“三大产业链”和省内首个“四化四零”示范园目标,在绿色低碳和技术创新上一路快跑。
园区集成建设了碳效数字化管理“双碳”平台和全国首个水泥“工业大脑”,实现了对碳足迹的精准管控,率先完成山东省首条SCR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并严格遵循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同步推进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
柳泉矿石项目坚持“绿色开采、梯级利用”,将每一块石灰石都“吃干榨净”。每年200万吨石灰石从这里“走出深山”,低品位矿石变身脱硫剂、饲料添加剂,高端矿石则用于年产30万吨高活性氧化钙和高端纳米碳酸钙。后者更是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成功替代进口,年产值超3亿元,被誉为材料界的“皇冠明珠”。
山东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山东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全说,这种“矿山—精深加工—终端应用”的全链协同模式,有效将传统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新材料,不仅示范带动了当地钙基产业向集约化、高端化跃升,也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成功范式。
现在园区工业钙石加工线年产800万吨、产值超4亿,9月底纳米碳酸钙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还能再添3亿。
锆基新材料闯荡全球市场
如果说钙基材料是龙泉产业的“根基”,那么锆类新材料则是其“锋芒”。从这里产出的氧化锆,走向世界,闯进医疗、航天、电子甚至国防领域,成为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工业粮食”。
山东英吉新材料有限公司深耕纳米氧化锆、高纯氧化铝领域十余年,产品纯度高达99.999%,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远销至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山东英吉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聂峰的话说,“小粉末”也能撬动“大市场”。
能有这底气,全靠真金白银的创新投入。山东英吉新材料有限公司每年超过6%的年营收投入研发,并与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巢湖学院等高校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目前,公司年产高纯超细氧化锆粉体达1200吨,各类锆基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芯片、生物医疗等高端领域。2023年,山东英吉新材料被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成长轨迹正是龙泉镇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双高速+产业团”龙泉新材料赶上“好时候”
随着济潍、临临高速通车,龙泉镇迈入“双高速时代”,路网纵横贯通血脉,创新活力奔涌不息。交通优势的叠加,产业链协同,这里已成为资本、技术、人才汇流的洼地。
东华科技、广通新材、电航电力、道新新材等龙头企业协同发力,助推龙泉新材料品牌崛起。目前南部片区集聚了全镇58.33%的新材料企业,35家企业抱团发展,形成了从钙基、锆类到软磁、碳化硅的七大产品矩阵。2024年,全镇规上工业产值33.81亿元,新材料产业占比近半,堪称“半壁江山”。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钙基产业园50万吨钙基粉体材料、30万吨高活性氧化钙项目落地,推动广通新材料4.5万吨氧氯化锆项目开工。”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党委书记薛奇表示,龙泉镇将围绕钙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加快打造全省有特色、全国有影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3年左右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翻一番,建成产业更强、动能更足的“新龙泉”。
初审编辑:孙莹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