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中国旅游日特辑 | 远方不远,博山相见:在这里,读懂山东的一半春秋

2025-05-19 11:37: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亓超

  编者按:

  作为齐文化发祥地,淄博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千年文明的光辉。从周村古商城的青砖黛瓦,到鲁山溶洞的鬼斧神工;从蒲松龄笔下的聊斋秘境,到红叶柿岩的万亩红叶与沉浸式奇幻剧场,淄博将历史、自然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一个个文旅新场景。5月19日,在第十五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品游淄博·齐乐无穷”文旅特辑,带您走进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时代活力的城市,感受“泱泱齐风”的文化脉搏,体验“陶琉之乡”的匠心传承,解锁“青春淄博”的潮流玩法。

  大众网记者 亓超 通讯员 徐晓东 淄博报道

  博山,古称颜神,地处鲁中腹地,被誉为“齐鲁之心”。698平方公里的丰饶土地上,四十二万人口的温情,博山以她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里,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故乡,山川间流淌着不屈与奉献的赞歌;这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画卷缓缓展开,“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光芒闪耀,映照着“华夏孝乡”的温暖、“中华陶琉名城”的辉煌、“中国琉璃之乡”的梦幻和“中国鲁菜发源地”的醇香;这里,滨莱、济潍、临临三条高速全面贯通,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姿待展,织就一张便捷的交通网,您可以轻松踏入这片诗意的土地。

  人杰地灵,文脉悠长。漫步博山,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康熙帝师孙廷铨的智慧,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的才情,孝妇颜文姜的赤诚,如星辰般璀璨在记忆的长河。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蜿蜒在博山境内八十四公里的风霜,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坚韧。陶琉文化、饮食文化、孝文化、红色文化、匠人文化、工业文化源远流长、交相辉映,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博山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脉的厚重。

  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博山依山而建,大小山头800多个,森林覆盖率达47.85%,素有“鲁中山水画廊”和“淄博后花园”的美誉。集“山、水、林、泉、洞”之胜,汇“寺、庙、宫、观、门”之优,拥有A级旅游景区13个、景区化村庄13个和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购物旅游示范城市等诸多荣誉称号。山水之间皆诗意,博山山城、水系特色鲜明,气候适宜,每一处都是自然的馈赠,具备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

  红色热土,一脉相承。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多次来博山宣传革命思想,撒播革命火种。博山是原淄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委旧址被评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涌现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模范,创造了博山的红色荣耀。王尽美的足迹,焦裕禄的精神,还有博莱蒙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旧址、中共博山县委旧址、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让博山成为一方红色热土,革命薪火相传,每一处红色遗迹都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颂歌,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这里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琉璃炉遗址,陶琉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陶瓷和琉璃双重元素的城市。中国第一块平板玻璃、第一部琉璃专著、第一家琉璃博物馆、全国唯一的炉神庙都在这里诞生。全区拥有省级以上陶琉大师134人,“博山琉璃”“博山陶瓷”均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美食之城,味之天堂。“待要吃好饭,围着博山转”,博山是“中国鲁菜发源地”“中国鲁菜烹饪之乡”“中国鲁菜名城”,拥有120余个“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和“山东名小吃”。美食瑰宝——博山“四四席”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11位中国烹饪大师,17位中国鲁菜大师,120余种特色美食,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历史的味道和大师的匠心独运,让你享受一场场视觉与味觉交融的饕餮盛宴。

  安居乐俗,康养胜地。康养博山,让身心得到释然与放松。综合康疗服务体系集健康管理、康复疗养、休闲养生为一体,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药养生相结合的特色服务项目,康养产业已初具规模,是全省首批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被评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

  奔赴山海,不负热爱。博山,一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魅力之城。诚邀各位朋友,到博山来走一走、看一看,共品博山美食、共赏陶琉美器、共游千古长城。远方不远,就在博山!

初审编辑:亓超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