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淄博社区文化书院“春意”浓

2025-04-04 08:43:3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田泽文

  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

  当春风拂过嫩绿的柳枝,淄博张店马尚街道博大花园社区飘出的缕缕艾草香,唤醒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文化记忆。82岁的韩奶奶把刚蒸好的青团端上桌,碧玉般的团子还冒着热气,邻座的几位老街坊已迫不及待要“尝鲜”。这场以清明为主题的非遗技艺培训,让传统节俗从记忆里的符号变成了可触摸的文化体验。居民们围坐一堂,揉面、裹馅、塑形,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今年以来,淄博正以社区文化书院为支点,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深化“文化淄博”建设。这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在街巷阡陌。

  清明节之际,走进淄博的社区文化书院,热气腾腾的场景让人眼前一亮。老人手把手教孩子捏青团,宣讲团讲述革命故事,党员与志愿者徒步祭扫……这些“藏”在社区里的文化空间,成了居民最常扎堆的地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淄博经开区傅家镇盛世社区的孩子们诵读《少年中国说》,激昂之声点燃全场的爱国热情。他们亲手制作的清明追思书签在文化长廊随风轻晃,仿佛历史与未来在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将红色基因融入传统节日的创新实践,让文化传承既有了历史厚度,又注入了时代温度。

  在周村区永安街街道郑家社区,书法老师们精心创作的清明寄语钥匙扣,成为最特别的文明祭扫纪念品。当居民们接过这份墨香四溢的礼物时,接过的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对移风易俗的无声承诺。

  桓台县少海街道兴华社区开展“礼安齐鲁·文明清明”主题活动,表演者们依次登台,以诗文寄托对先人的追思,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绿色祭祀,让文明新风吹遍千家万户。

  健康义诊走进了高青县田镇街道高苑社区,医生们根据清明时节的特点,送上中医养生小妙招,并开展针灸、艾灸、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淄博,社区文化书院可以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老人的“社交俱乐部”、居民的“服务驿站”。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握手言和,邻里温情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当老人教孩子捏青团的手指相触,当志愿者与居民共同布置文化长廊,当不同年龄层在书院里找到归属感,社区真正成为了有温度的精神家园。

  这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社区文化书院,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延续,让邻里温情在互动中升温,让基层治理在共建中增效。当青团的热气氤氲了玻璃窗,当稚嫩的诵读声惊醒了老槐树,我们看见,文化正深深扎根于淄博的社区土壤之中,与居民的喜怒哀乐同频共振,在时代变迁中书写着文明新篇章。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