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董玉歌 丁稳 通讯员 杨念方 安昊 淄博报道
新春的第一缕晨光,轻柔地穿透薄雾,洒落在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的新厂房之上。厂房顶部,“新华医疗”四个大字闪耀夺目,与智能产线中激光划过的轨迹相互交织,绘就出一幅红蓝交织的科技光谱。
尽管新春寒风依旧凛冽,新园区里却洋溢着热火朝天的景象。随着剪刀落下,红色绸布应声而断,新华手术器械高端精密微创手术器械生产基地正式启用。这场别具一格的“新春开工礼”,不仅是新华手术器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宣告着中国手术器械制造领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新起点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作为淄博市重大项目,高端精密微创手术器械生产扩建项目的启用,标志着新华手术器械站在了全新的发展起点。”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王正发在仪式上表示,话语中满是自豪与期待。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开放手术器械470余万件,微创腔镜手术器械1.9万套,产能提升显著,将有力夯实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走进新厂房,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采用了行业领先的工艺布局设计,引入国际先进的制造装备,对传统工艺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核心关键工序自动化、智能化。王正发介绍,面对国内外同行业工艺技术滞后的现状,新华手术器械主动求变,深度探索智能化电气控制技术、高精度多轴机器人、视觉识别技术等集成应用,推进关键工序技术迭代。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王正发告诉记者,通过产学研合作,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和大学院校联合研制了一系列自动化加工的机器人,已成功实现智能化加工技术在传统锻压、磨削以及机加工等重点工序上的应用突破。目前,在手术器械生产车间已应用了8台自动化类工作站,完成了上百万件产品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提高20%-30%,同时实现了传统高劳动强度岗位的人工替代,极大提高了生产安全系数,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掌握手术器械全工序高效、绿色、安全的智能化加工工艺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变革 科技创新打破垄断
在新华手术器械展厅,一台3D荧光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被置于醒目位置,它承载着企业的创新硕果,也肩负着打破行业垄断的重任。“这是我们的最新研发成果,即将完成产品注册,随后上市销售,有望打破同类高端医疗装备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王正发介绍道。
这款产品集三大创新技术于一身,国内领先的3D+4K+荧光三合一融合成像技术,让手术视野更清晰、立体;企业独创的全焦段自动聚焦技术,确保手术过程中画面始终精准对焦;全省力推的AI人工智能+5G前沿技术,为手术安全与医疗资源共享提供保障。其中,4K超高清成像技术以高分辨率提供精准观测,让微小血管和筋膜组织无所遁形;特殊的荧光成像技术突破传统白光成像的局限,能探测到白光成像下难以辨识的病灶组织,助力肿瘤边界精准识别,降低术后复发风险;而3D立体成像功能增强了医生对空间和位置的感知,提升手术操作精度。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AI人工智能技术是首次在该类产品上应用,不仅能识别和追踪纱布、器械和神经组织,引导医生规避手术风险,还具备“自学能力”,贴合医生个性化需求,而5G视讯技术将摄像系统、数字化手术室、示教中心、远程会诊紧密相连,实现智慧化、网络化、实时化管理,拓展医疗资源可及性。该产品科技成果被山东省行业协会专家组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并入选省工信厅“2024年山东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计划,还先后荣获“山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科技工作者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实力备受认可。
新征程 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回顾2024年,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全面落实新华医疗“三个毫不动摇”发展战略和十二字工作方针,在多领域成绩斐然。取得胸腹腔内窥镜等7个全新二类产品注册证,突破4K+荧光+3D三合一融合成像等5项关键技术,揽获多项荣誉,荣获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市重大项目高端精密微创手术器械扩产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随着新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公司步入全新发展阶段。”王正发展望未来,信心满怀。高端精密微创手术器械生产扩建项目,将助力新华手术器械产品迈向高端、精密、微创化,加速向一次性手术耗材领域转型,为国产化替代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2025年,新华手术器械有限公司规划明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推进微创手术设备及耗材类战略产品研发,拓展产品线深度广度;优化销售区域布局,激发团队活力,加大新产品推广,实现重点新产品销售突破;做好国际贸易规划,开展微创产品CE注册取证,加快国际市场准入,挖掘国际市场新增量;优化管理流程,降本增效,提升产品成本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暮色中,新厂房顶部的“新华医疗”logo,与车间里流转的机械臂蓝光交相辉映。这里诞生的每把手术钳都在述说一个故事:从跟跑者到破局者,从制造到智造,新华手术器械正以毫米级精度丈量中国医疗装备的突围之路。流水线上流转的不仅是精密器械,更是中国智造破茧成蝶的信念——从毫米级精度的坚守到纳米级工艺的突破,从国产替代的破局到全球标准的定义,新华人用焊枪作笔,以创新为墨,在手术器械的“钢铁丛林”中镌刻下春天的誓言:让世界看见中国医疗器械的锋芒!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