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移动周村分公司用5G直播展示周村芯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2025-02-13 09:5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萌

  大众网记者 刘江 张琦雨 淄博报道

  “周村不是城,大街挺有名;锣鼓喧天庆元宵,芯子杂耍闹花灯。”每逢元宵节来临,山东省淄博周村便会迎来新年中最热闹的节庆高潮——“周村芯子”民俗表演。周村芯子又名抬阁,是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民俗,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山东移动淄博分公司的志愿者来到爱国社区,参与周村芯子的表演中,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独特魅力。

  “周村芯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鼎盛时期是在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芯子有“抬芯子”“车芯子”“撅芯子”之分,又有单人芯子、双人芯子、多人芯子之分。周村芯子历来多是“双人芯子”,由上下两人组成。表演时,两位小演员化装为戏曲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张生与崔莺莺、许仙与白娘子等等,而后扎缚在铁芯上,先将一根钢筋(铁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紧贴着下面一人的身躯通过,再从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面一人的腿和腰背部;然后再将底部装饰为花草或神台,看去恰似上面演员站在下面演员的手掌或其他景物上。缚在铁芯上的演员身形稳固,动作轻俏,随着锣鼓的伴奏翩翩舞动,将故事中的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内容丰富,成为移动的“活舞台”。

  此次,山东移动周村分公司的志愿者亲身参与,与参加的小演员们一起将这项文化遗产,通过5G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这些小演员们大多6至9岁,他们表示虽然需要从早上8点化妆开始一直到表演结束,期间无法上厕所,表演过程中还要保持笑容,虽然很辛苦,但觉得也是一次很宝贵的经历。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一座深邃而璀璨的宝藏,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每一项非遗技艺,无论是精湛的手工艺术,还是独特的民俗表演,它不仅是过去的遗产,更是未来的财富。山东移动淄博分公司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使者,用5G直播向世界诉说中国故事,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