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三端发力、对标施策 推动淄博垃圾分类见行见效

2024-03-14 11:37:3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田泽文

  大众网记者 李玉娟 淄博报道

  3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徐统兵,向社会发布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情况。

  张店区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收益”的桶前指导激励机制,淄川区探索实施生活垃圾智能精细化分类新模式,临淄区实行生物处理厨余垃圾模式……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淄博市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不断完善,宣传氛围日渐浓厚,群众习惯逐步养成,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排名中位次稳步上升,推进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23个部门为成员的淄博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局均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资金保障、协调调度等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发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协调推动作用,建立健全协调联系机制,加强同责任部门间的沟通配合,协调解决问题,形成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聚焦三端发力,完善收运处体系。抓实前端分类,推广“撤桶建房+定时投放+桶前指导”“上门收集”等行之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持续完善前端投放设施,强化督导员配备,目前,全市升级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房(亭)8820个,其中,垃圾分类房1243个,布设智能投放设施1100余台,配备督导员2297名。完善中端收运,健全与垃圾分类收集相衔接的运输网络,规范分类运输环节,全市配备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822辆。开展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建、改建、整合、提升行动,不断提升中转站建设管理标准,提高分类收运全流程的规范管理水平。补齐末端短板,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电厂3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实行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模式,2023年生物处理厨余垃圾965.64吨、生产有机肥193吨。加强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统筹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6处。

  坚持示范引领,加强宣传引导。有序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经前期推荐,临淄区辛店街道、张店区柳杭社区、桓台县后鲁村等1个街道、12个社区(村)被省住建厅评为2023年度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村)。及时挖掘特色

  亮点,向省厅推介淄博市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8个,其中爱分类·爱回收典型案例被省大数据局采用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资源力量,发挥14座垃圾分类体验馆、志愿者、宣讲团作用,持续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走深走实。

  完善制度保障,推进科学立法。印发《淄博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设置标准(试行)》,规范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健全政策法规,出台《淄博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对违反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行为设定相应处罚。《办法》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淄博市垃圾分类步入法治化轨道。

  徐统兵表示,虽然淄博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下一步,将立足住建部新评估细则,结合淄博市实际,稳抓重点,对标施策,推动淄博市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抓好宣传贯彻,全方位推进《办法》落地实施。进一步加大《办法》宣贯力度,组织开展《淄博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业务培训班,对各区县局、物业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业务骨干等进行培训;在利用新媒体、“淄博生活垃圾分类”公众号、垃圾分类体验馆等开展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宣讲团作用,持续深入镇办、社区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加强窗口单位的宣传氛围建设,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旅游景区、星级饭店、超市、商场等,依靠面对面服务群众的优势,形成辐射扩散效应;联合教育部门持续深化学校教育,做好幼儿园、中小学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和家校互动工作。聚力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压实社区、物业企业垃圾分类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做好入户宣传引导,积极探索推广“积分兑换”等桶前指导模式,通过“微收益”激发居民垃圾分类内生动力。

  强化示范引领,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活动,以城市社区为重点,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提高分类投放准确率、厨余垃圾分出率。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打造垃圾分类示范机关、示范学校、示范社区、示范企业等,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典型,以点带线、以线成面、提质扩面。

  聚焦关键环节,补齐收运处理短板。提高投放、收运设施建设标准,新建小区高标准设置密闭式垃圾分类投放点,老旧小区改造时将分类投放点纳入升级改造范围,按照简便易行的原则实施“撤桶并点”。推进可回收物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合理布设回收站点、打包网点等设施,进一步扩大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施建设覆盖面,探索回收企业与物业服务企业建立“收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新模式,推动回收站点、打包网点、分拣中心三级有效衔接。高标准推进垃圾中转站新建、改建、整合、提升力度,及时更新、增配分类收运车辆,尤其是家庭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分类收运车辆,做到科学合理配置。加快厨余垃圾处理终端建设,提高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打通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链条分类体系。

  强化督导检查,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质效。对照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细则》调整内容,建立完善工作评估机制。在2024年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重点完善家庭厨余垃圾称重、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分类运输GPS监控等智慧监管系统的运行以及有害垃圾暂存点配置等内容,加快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检查机制,加大对单位、个人垃圾分类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促进全社会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