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享“C位” 谱写美丽淄博画卷

2019-01-24 21:04:00 来源: 大众网淄博·海报新闻 作者: 胥孜婕

  大众网淄博·海报新闻记者 胥孜婕

  环保、空气质量、污染排放成为每年人代会的热议词。一边是“淄博蓝”常驻,小时候的蓝天白云又回来了的欣喜感叹;一边是环保抓得严、罚得很。

  如今的淄博,蓝天白云重回身边,成为常事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几组数字“可圈可点”:2018年,全市良好天数190天。完成大气污染治理任务2383项,全市PM10、PM2.5、SO2、NO2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0.9%、12.7%、36.8%、8.5%。“蓝繁”天数261天,同比增加9天。在全省环保指标考核中,淄博连续两年实现位次前移,排全省第4位。

  经济发展挎上生态的行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只是标语,更成为人人心中的“明镜”,铁腕治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等,成为事关淄博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

  然而,环保方面的整治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各式各样的环保政策法规出台,各行各业的污染企业被查封通报,越来越多人对环保滋生出抵触情绪,甚至不断衍生出“选环保,经济倒退30年”的激进说法。眼前的现状似乎也证明了这个观点:环保设施投入和环境违法处罚让很多民营小微企业不堪重负,亏损乃至倒闭,短期内环境质量改善了,但工作岗位少了,失业人口多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成本提高了,对于像淄博这样,工业企业占绝大多数的地方县区来说,影响尤为明显。

  “通俗地讲,环保就是‘一把刀’,这把刀‘坎’向低层次、高排放等粗放式发展产业,而非新动能和‘高新青绿’产业。老旧产业在高排放的同时,也是高消耗、高成本发展。”1月24日,在2019年淄博两会上,淄博市人大代表、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于照春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下,环保对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有一定制约,但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特别是对‘高新青绿’产业而言,环保对其发展反而有支持和推动作用,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顾赚取经济利润,而没有意识到带来的环境代价,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企业赚到了利润,但政府不得不出巨资治理环境——企业的污染治理的成本转由所有纳税人共同承担。惊心动魄的“关停”风波与治理成效,看似是经济发展为环保让出了“C位”,实则是实现了“双赢”局面。对环保的重视,正悄然改变着淄博这个老工业城市。

  谈及绿色发展倒闭产业转型升级的实例,于照春提到了位于临淄的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最初这家企业是自制纸浆,因技术等限制排放不达标,还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但后来他们放弃自制浆,采用进口纸浆,走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绿色发展之路,效益反而提升了。这便很好的诠释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系。”

  从短期来看,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环境保护却可以对经济发展可以起到优化、引导作用,因严抓环保而被淘汰的企业,实则大多是“劣币驱逐良币”势态下的淘汰必然。

  对于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来说,振兴是一条负重前行、刮骨疗伤的持久战,任何一项变革都会伴随一定的牺牲,除了坚定环保不让步,还需更多的激励、引导政策,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将整体经济引向正轨。毕竟,经济发展不应成为生态环境的“羁绊”,生态环境也不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束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享“C位”,才能勾勒出淄博生态建设和转型发展的清晰路径,谱写淄博的美丽发展新画卷。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王盈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