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大行动描绘"淄博美丽蓝图"

2015-08-21 14:36:00    作者:   来源:淄博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焦点3: 县域城镇化行动,小城镇成小城市
  昨天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已于2015年6月7日通过了省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可行性,昨天开始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据悉,该规划将在市规划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5年8月20日至9月20日,市民可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采访中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市民在提出意见和建议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的请加盖公章,联系电话0533-3170325,电子邮箱ghj3170325@163.com。
  加大区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力度,对除张店区以外的淄川、博山、周村、临淄等四个区享受与各县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强县城人口和产业聚集,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增强县城综合竞争实力,到2017年,三县人口城镇化率均达到50%以上。抓好17个省、市级示范镇建设,立足示范镇优势资源和发展特色,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示范镇的人口集聚能力。选择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培育发展成为小城市。
  加快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础,涵盖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商业及水、电、暖、气等内容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服务需求,逐步实现农村居民向社区集中。
总体目标: 主城区2020年建成“双百城市”
    焦点4: 绿色城镇行动,200个绿化示范村
    2014年淄博市各区县 城镇化率对比图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发展全过程,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打造绿色城区;完善林业生态红线制度,加强湿地保护和水生态保护;开展镇村绿色美化工程,推动绿色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绿化覆盖率。
  按照《淄博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2014-2020年),我市计划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省级湿地公园8处。截至目前,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总投资4.3亿元的生态蓄水工程已基本竣工,近期将开展验收评估工作。推进五阳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开展大芦湖申报省级湿地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原则,突出各自特色搞好村镇绿化美化,建设环镇林、围村林、镇村游园、园林小品等,提升镇、村绿化水平。到2017年,完成200个绿化示范村的绿化美化。
焦点5: 文化传承行动,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焦点1: 市民化行动,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以城镇化和市民化目标为导向,实行差异化的落户政策,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降低农民进城落户门槛和成本、让农民工在就业和转岗培训、工资福利、公共服务、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和谐融入城市、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规划重点是以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制定阶梯式、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引导这部分人群有序向城镇流动、合理分布,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建立城乡人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实现全市城乡就业供求信息联网。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的机制。至2017年,全市组织各类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2万人,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培训后就业创业率达85%以上。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2015-2017年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4.5万套。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计划2015-2017年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总户数3.3万户,至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推进区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权利。
  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并发扬齐文化,保护传统村落,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推进民间博物馆建设;建立城镇化与文化传承互促发展新机制,提升城乡建设文化品质。
    焦点6: 设施建设行动,公交村村通达
    焦点2: 产城融合行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
  规划表示,将采取6大行动,按照“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快构筑由主城区、次城区、中心镇(一般镇)、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组成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的四级新型城镇体系,促使人口、产业及各类要素资源向主城区、次城区、中心镇、各经济开发区集聚,规划至2020年,淄博城镇等级体系形成四个等级的城镇体系,即主城区1个,即张店城区;次城区7个,即临淄城区、周村城区、博山城区、淄川城区、桓台县城、沂源县城和高青县城;中心镇23个;一般镇28个。至2020年,沣水镇、南定镇、马尚镇、傅家镇、房镇镇、洪山镇、域城镇纳入城区。
  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做强做优主城区,在“双百”(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00万)基础上,以新区建设为龙头,调整优化主城区规划和功能。老城商业服务区以综合整治为主线,加快推进东部化工区搬迁,改善城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新城金融文体商务服务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商务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设,实施“清水润城”、核心区水系、休闲公园、黄土崖湿地公园、路网绿化等“五大生态工程”。北部科技服务区,着力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建成对全市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示范区和高端产业服务区。南部商贸物流服务区,以市场建设为重点,抓好大型商贸物流设施建设,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商贸物流服务区。到2020年建成“双百中心城区”。
  完善对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济青高铁淄博段及淄博客站建设,计划2015年内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通车,加强与济南和青岛联系;积极建设南北向的对外联系通道。积极推动民航机场建设。
  建城市总体交通运输网络,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一批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打通丁字路和封闭街区,优化完善市域铁路干线网络,形成济南至滨州城际铁路、邹平至寿光铁路、胶济铁路及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淄东铁路及张博铁路(规划张博铁路由大昆仑站南延至辛泰铁路苗山站)、辛泰铁路组成的“两纵四横”的铁路干线系统,同时启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新建济青高铁淄博客站、高青火车站、沂源火车站;新建张店北客运站、周村客运站、临淄客运站、博山客运站、淄博北客运站、高青客运站、沂源客运站等7个客运枢纽场站。扩建淄博火车站,续建淄博客运中心,改扩建淄川客运站。
  以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为主线,优化功能布局,以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规划融合、产城互动发展、职住平衡为重点,促进产业活动向园区集中、城市功能向园区拓展,构建要素匹配、功能齐备、服务完善的城市功能区。
  老城区本着完善、提升的原则,实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附加值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完善市政环卫公用、文化体育和社区服务等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宜居宜业水平。新建城区本着开发、建设的原则,积极培育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强化现代服务功能,构建生活便捷、环境优美的新市区。
  加速构建覆盖城乡的交通、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电信、环卫、防灾等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四个层次”的总体布局,建立“城区公交化、乡镇专线化、村村通达化”客运模式,力争到2017年,基本建立城乡衔接顺畅、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服务优质、经济可靠的公交客运网络。
  城区公交化。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提高站点覆盖率,基本建立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中心城区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15标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0%以上。对中心城区周边区县、镇(街道)实现公共交通适度延伸,提高覆盖率,满足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区县汽车客运站为枢纽,发展中心城区与次中心城区之间及次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完善“大十字”公交线路,建成主副紧密、区内成网、辐射中心城区和次中心城区的公交客运网络。
  乡镇专线化。建立以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为中心,直通中心镇的公交客运专线,建设中心镇汽车客运站,完善中心镇与各镇之间线路设置。村村通达化,建立以中心镇为核心,突出中心村,辐射各行政村的公交支线网络,使农村居民一次乘车直达各中心镇,一次换乘到次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
  更换城区老旧供水管网,基本完成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中心城区实现对重点区域管网水的浊度、余氯的在线监测。加速构建覆盖城乡的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电信、环卫、防灾等基础设施网络,确保城市安全。(晚报记者董振霞 通讯员秦立斌)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